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倍受关注的话题,目前,黑龙江省的国有企业经济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待大型和中小型国有企业,应有不同的改革思路,民营化是使中小型国有企业全面改观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低效率问题与其产权制度不合理有关。我国国企改革的分以路径,已涉及产权制度的调整,但问题在于这种改革是不彻底的。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国企公司化改制后难以克服国家所有制所包含的特殊代理问题。因此,深化国企改革终究绕不过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应从探索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入手,推进国有企业所有制形式的改革与发展,这样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5.
英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科学确立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制定渐进式的民营化步骤;充分了解国有企业现状,确定适当的民营化途径;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坚持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30年的改革中,国有企业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从增加值、利润、亏损、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评价国有企业改革的效率,发现国有企业在增加值、劳动生产率等领域已经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利润水平依然不高,亏损情况还较严重。这既有历史原因,也与当前的政策体制有关。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机制。  相似文献   

7.
将国有企业改组为公司制企业,目前在理论界和决策层达成共识,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上,尚存在比较大的争议。通过对目前国有企业公司制履行中所存在的改制定位、股权界定、国有股流通等问题的剖析,可以获取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把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公解为国有股权和企业的法人所有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1.敢企不分的体制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包括公共管理体制问题和国有企业产权管理体制问题。公共管理体制包括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经济和产业政策的管理以及社会保障政策的管理。(1)在金融体制管理方面,存在着金融体系条块分割的格局,这种状态不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2)在经济和产业政策的管理方面,经济和产业政策的执行者是政府,这类政策未理顺,政府干预、指导就会出问题,或者是出现”规范空档”.或是不合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充分依靠资本市场这个基础,以企业资产经营为主要内容,进行资本化经营的改革,选择改组和调整的正确道路,取得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本身具有宏观调控的功能。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力,国企的宏观调控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是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启动我国经济,就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再造我国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一些经济学家根据新自由主义思想,反对公有制,鼓吹私有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把"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作为既定的、无需论证的前提,由此来解释一切经济现象。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命题,由此得出私有化的必要性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在对待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上,应该用马克思主义来理解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不允许新自由主义者把这些方针政策朝私有化方向解释。  相似文献   

12.
运用差分法研究思路,本文考察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对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在确定1027家改革企业和1367家改制企业以后,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企业规模、市场竞争、贸易开放、技术溢出、行业、地区、经营年限等因素后,将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资本仍占主体的国有性质企业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非创新效率的;相反,将国有企业改制成非国有企业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有助于提升创新效率。这一结论在区分样本企业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征以及所属的东中西部区域特征都较为稳健。本文结论表明,实现长期的股权激励改革方案应该成为未来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现代公有制构建于传统公有制理论基础之上,其社会、经济特性使之仅能作用于“公共产品”领域,本质上不排斥私有制以及“中间产品”甚至能长期共存。国企改革既以之为理论支柱,针对业已显现的恶性路径依赖特征,改革路径的“应然”选择将内含产权的重新配置与最优治理结构的探索两方面。  相似文献   

14.
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思想不断变迁。改革的第一阶段,要求是扩大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改革的第二阶段,是学习农村承包制经验,推行企业承包制。在确定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改革的第三阶段是全面的股份制改革。目前,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混淆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的区别。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非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国有企业,只有公营企业。用公营企业充当国有企业,混淆公营与公有,以取消国有企业的存在,这对于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是最严峻的现实问题。明确区分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并明确地将目前处于非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制度演化为规范的具有国家一般性质要求的公营企业,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建设现代规范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分配制度和产权改革在企业分配方面造成的公平效率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分配不公造成的矛盾制约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企分配制度改革不公既有理论层面问题,也有要素分配导致的实践层面问题。现阶段应该将公平问题认真抓好,坚持国企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兼顾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的国有资产多级委托代理结构是一种带有行政性质的委托代理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使得“政企难以分开”成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克服不掉的“硬核”.本文认为,只有把国有资产直接委托给企业的全体职工,才有可能克服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各种弊端,同时也才能真正保证劳动者的发言权,实现国有资产的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对中国国有企业来说,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更显重要,也是解决当前改革与发展困境的一个现实切入点。培育企业家精神要从提高环境自由度和继续深化国企改革两方面着手,建议政府要从精神文化层面弘扬创新精神,适时破除行政垄断,完善经济法制建设;从国企委托-代理关系层面,继续深化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诱致企业家精神产生,实现国有企业效用目标并形成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对近年来日本的邮政私有化进行了追踪和分析,日本邮政私有化的原因在于其经济滞胀所积累问题的体现,指出了日本邮政私有化的实质,从经济学角度对日本邮政私有化将要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透过日本邮政服务私有化问题,对中国当前的邮政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现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已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在回顾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对比改革前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模式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有企业是进行国有资产投资而产生的,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效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有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是要按照“一个减少、两个规范”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