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层收购(MBO)在减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着眼于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阐释,简要分析了MBO对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国MBO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呼声越来越高,MBO的实施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进行MBO的。本文对MBO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MBO应走向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层收购(MBO)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目前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具体分析了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收购主体、收购定价、融资渠道等,并提出了完善我国MBO的一些措施,借以促进我国MBO走上健康的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呼声越来越高,MBO的实施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进行MBO的.本文对MBO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MBO)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反叛,它具有股权激励和清理产权的功能.这种收购方式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我国于1999年引入这种收购方式.近期国资委对管理层收购设立了五条"禁区".本文将从定价、融资、合法性等多个方面分析MBO禁区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陈幸 《商场现代化》2009,(17):101-101
本文简要介绍了管理层收购(MBO)的发展历程和MBO的特征,并针对我国和欧美国家MBO实践的差异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对比.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企业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经济国家的管理层收购(MBO)是政府推行的专以公有制企业为对象的产权改革。转型经济中的管理层收购与典型管理层收购在实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俄罗斯的管理层收购的特点进行了剖析,总结出转轨国家管理层收购的特点,同时提出中国目前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俄罗斯管理层收购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苏舟 《商业研究》2006,(20):152-155
在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诸多途径中,管理层收购因定价问题和融资问题而备受争议。目前国内MBO信托融资有四种模式,即单纯提供收购主体模式、单纯提供融资模式、股份收购模式、与战略投资者合作模式,剖析各自的优缺点,在创设双向资金信托、要求管理层自有资金投入以及信托公司负责筛选项目三个原则下,MBO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信托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构是我国资本市场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而实行管理层收购是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了2000—2003年间我国实施MBO的32家上市公司在MBO前后两年的11项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财务绩效现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何宏莲 《商业研究》2007,(7):107-109
目前管理层收购(MBO)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叫停管理层收购的呼声居高不下,MBO与国有资产流失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法律的滞后是造成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固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只有解决我国国有资产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才可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收购(MBO)楚指企业管理层通过自有资金或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份,实现企业控制权从大股东转移到管理者手中的行为.MBO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分析了MBO的理论依据,同时深入探讨了实施MBO的制度设计,以期对我国MBO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管理层收购(MBO)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悄然兴起。然而,由于目前我国缺乏应有的法律支持,管理层收购在具体运行中可能会遭遇来自《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的法律障碍和冲突,这些冲突必然会增加MBO的操作难度。如何从法律上有效地规制管理层收购行为,是一个值得从理论上加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发展中遇到许多问题,我国是否应该进行管理层收购,政策面也不是很明确。对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文章还进行了适合MBO的企业特征分析,并提出了MBO后的整合问题,从而促进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管理层收购于20世纪末引入我国以来,作为明晰产权、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激励的有效手段,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国内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模式往往单一不规范,严重阻碍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进程。本文通过对双汇MBO融资模式的分析,对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现状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收购(MBO)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挖掘企业的资源潜力.为社会带来更多财富.当前,我国企业应对国内经济管理体制与产权形式的急剧变革,MBO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形式与手段对我国目前管理层收购的现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收购(MBO)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方式,曾一度流行于欧美国家,正在引起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企业进行资产结构调整和管理者实现企业家理想的一种途径,管理层收购对我国企业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从五个方面对管理层收购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卿智群  范芳文 《商业研究》2004,(20):138-140
MBO(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掀起热潮,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非流通股占比例大(约占65%)等特殊性,所以目前在上市公司推行MBO会造成严重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使全流通问题更加尖锐。根据我国经济政策、中小企业的特点、MBO的优点,目前MBO适合在非上市中小企业推行,同时应在通过公开信息,引入竞争机制确保MBO价格的合理,重视无形资产评估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流行于20世纪70—80年代欧美国家的管理层收购(MBO),主要是针对那些债务负担沉重的公司,原股东无力维持公司的财务运营,交由管理层进行重组。管理层收购以后公司虽然短期内表现良好,但假账、内部交易潜藏在很多公司的辉煌表象之下。即使在美国,这种收购也被指责为“掏空”公司资产的最后一招。西方社会,管理层收购虽然是一种成熟的资产并购形式,但是并不“热”,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兼并手段。如今,惊恐的华尔街已经开始重新审视MBO,可是在中国则兼具改革和财富的光芒,中国MBO似乎刚刚步入高潮。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市场、法规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MBO的实施一直备受关注。MBO价格的确定是MBO的关键,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道宣 《现代商业》2007,(21):265-266
从管理层收购概念与质疑、管理层收购的优势和缺乏的条件出发,阐明我国目前MBO运用到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国有企业改制中MBO运用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