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慧媛 《商》2014,(25):150-150
碳金融是指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各种金融活动的总称。在当前经济由高能耗、高污染向低碳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碳金融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从碳金融的基本概念出发,对碳金融市场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经济转型与碳金融发展的关系,最后提出对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吸纳金融创新的时滞效应及其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萍  吴宏 《财经论丛》2007,(5):48-54
长期以来,对金融创新在中国金融市场扩散吸收中的时滞效应的认识往往归咎于微观市场主体缺乏吸收能力或竞争所致,而忽略了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所具有的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与金融创新国在金融体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相关率、产权制度、市场结构等因素上存在的结构性不均衡,发现异质性金融市场间的结构和金融工具比例的差异性对金融创新扩散可能产生的阻碍机制也是引发我国采纳金融创新扩散中出现时滞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型期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金融市场发展中长期积累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对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论述,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工具作为促进、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力量,将统计学运用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并充分运用金融工程工具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成为金融市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统计学在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稳健发展,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新形势进行分析;其次,对加强统计学在金融市场中运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从大数据分析、金融工程、统计分析三个维度对推进金融市场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创新以及转型,金融工具作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充分利用金融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实体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举措。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对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在对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服务结构、改变农民对金融的看法等多个维度为深化农村金融普惠性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工程已经从理论研究步入到实践应用中,并在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实现经济的安全稳定发展、提高我国金融市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成为关键性问题。基于此,本文就从金融工程入手,分析其在金融创新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金融市场发生变化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处于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时期。金融市场能够推动生产要素在各个行业间的优化和配置,从而促进制造业的调整和升级。因此,金融市场须与制造业的发展相衔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中国为例,建立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脉冲分析与方差分解,来分析我国金融市场化、经济开放程度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得出金融市场化与制造业的发展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诗娅 《商》2014,(22):161-161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碳金融俨然成为全球关注热点。大力发展碳金融有利于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本文以碳金融为切入点,阐述了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同时指出了我国碳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试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金融交易市场的迅速膨胀,经济泡沫现象随之而来。事实上,在我国现代金融经济中,一直都存在经济泡沫现象。过度的泡沫经济,会直接影响到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针对于此,如何采取措施,抑制金融市场上经济泡沫现象进一步延伸,则成为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文章围绕"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这一主题,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经济转型的整个过程来看,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转型的发展。如何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充分发挥其在经济转型中的助推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发展及突出问题反映出金融体制改革在经济转型中的助推作用,提出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企业发展、活跃金融市场、稳定金融市场、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分析了股份制银行发展现状及战略转型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合作,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理念,健全相关机制;强化风险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型,为保证我国金融市场正常的发展,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制定正确的金融市场发展政策和相应的经济增长政策,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健全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我国金融市场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证券市场的发展则相对不足,金融市场效率比较低。为了使我国金融市场健康有序、有效地发展,我们一方面要深化金融改革,另一方面还要着重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金融法律法规,提高金融业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发展中,金融经济地位日益凸显,随着数学思想在金融领域的不断渗入,便产生了金融数学理念。金融数学已经成为金融经济的重要部分,可以充分借助数学和计算机的先进性来对金融市场进行深度分析,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从而更有力地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金融数学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的影响作用,希望可以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很早就在立法中提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具体要求.我国在加快发展金融市场的过程中,也必须重视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经济法保护是我国金融市场中一个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消费者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对金融消费者概念进行界定;探讨了金融消费者的经济法主体范畴;最后提出健全我国金融消费者经济法保护的具体权利内容.  相似文献   

15.
金融工具作为促进、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力量,将统计学运用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并充分运用金融工程工具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成为金融市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对当前金融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之上从大数据分析、金融工程、统计分析三个维度对推进金融市场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且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银行、基金公司等已经不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主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腾讯、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交易模式出现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不仅仅对我国传统的金融行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对我国金融市场中的经营经营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就对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分析及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贸易飞速发展的时代,离岸金融已经成为了国际金融中的重要金融资源。建设好自贸离岸金融市场不仅能够加大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更能够使我国的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有所进步。上海是我国经济贸易的龙头,建设好自贸离岸金融市场是帮助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科学的离岸金融中心模式。本文就将从自贸离岸金融的概念出发,对上海自贸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做出有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何小三 《商业时代》2012,(26):59-61
我国经济总量和经济地位不断上升,与之伴随着的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成长,规模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融合,密不可分,成为一个整体,我国经济金融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本文借鉴学者论述金融化的有关理论,分析了21世纪以来金融业发展、货币供应量和证券化率等统计数据,论述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化趋势,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促使我国金融市场获得了更加深入的发展,金融市场得以拓展。而在现代金融经济当中,金融市场发展的多样化,也使得金融套利的行为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并且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这些金融套利的行为通常都具有双面性的特征,因此就必须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发展。针对金融经济当中金融套利行为进行分析,分析其存在的利与弊,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我国既是能源产生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经济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发生变化的阶段,在这种条件下,我国的能源消费激增,使得能源的供需不平衡问题突出。这就要求我国及时解决能源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一个科学、经济、清洁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低碳金融的诞生,这是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金融市场,现如今也是最活跃的。低碳金融在发展低碳经济、正确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低碳经济的驱动力,低碳金融与能源结构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发展、调整不同经济主体利益,以此引导、鼓励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金融并举,可以最大限度的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获取最丰润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