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金融脱媒、贷款疲软、利差收窄、风险加大等一系列新问题。为摆脱困境,各家商业银行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战略转型问题。转型的实质是促使业务经营由原来规模导向型向质量导向型转变;由存贷业务为主的  相似文献   

2.
郭希超 《现代金融》2012,(10):38-39
在金融监管趋严、信贷规模从紧、金融消费升级、融资需求脱媒的形势下,推进经营转型已成为苏北地区农行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在新的背景下推进经营转型的突破口就是实施全面联动营销,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经济资本管理的要求,尽快使业务经营由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由原来的“做业务”向“做客户”转变,努力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推进负债业务由数量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是银行经营理念的重大变革。如何完成这一变革,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如考评体系、资源配置、观念转变等等,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基层行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上级行的作用却是关键性的。  相似文献   

4.
从盈利结构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经营上出现了向国际银行业主流模式转型的迹象,由传统业务为主逐步向中间业务为主的新型业务结构转变,以实现业务结构和盈利结构的均衡化和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国内商业银行在多种因素推动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首先是竞争,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已成国际、国内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舞台,不仅国际银行业抢滩上海,而且国内各大银行也纷纷在上海布局,不仅银行机构在发展综合经营,而且其他金融机构也在试水扩张,竞争广度和竞争深度将进一步拓展。其次是转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信用中介向现代意义上的全面金融服务提供商的转变,从原来重点支持生产型企业到高效服务于现代服务业的转变,从业务、地域的相对分割经营到高度协同运作的转变。再者是如何深化改革。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6.
洪蕾 《新疆金融》2008,(5):30-32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经营出现三个重要问题:一是业务同质化现象严重,经营创新难以推动,核心竞争能力的构建步履维艰;二是经营成本持续上升,盈利空间相对收窄,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三是国家规模调控越来越严谨,通过追求规模和速度难以长期发展,市场竞争白热化。这种增长方式与商业银行资源有限性和风险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重构新的发展模式,由传统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而通过对银行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是银行进行业务转型、实硎介值最大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加快从货物导向型向资金、信息导向型的转变,商业银行开展船舶融资租赁业务适逢其时,作为航运金融发展新模式理应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经营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个变化促使国内商业银行由办理最基本的商业银行业务逐渐向业务的全能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由从事最基本商业银行业务的银行朝着:“全能化”(混业经营)的银行转变,本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混业经营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业务经营转型.是农业银行新时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其目标就是要实现经营方式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业务结构从传统的存贷业务向综合性金融服务转变.收入结构从单一利差收入向多元化收入转变,竞争手段从同质化竞争向培育差异化竞争转变。县级行作为农业银行基层经营机构.要加快业务经营转型,就必须通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全行资源配置等有效途径,达到提高同业竞争能力,实现经营转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无论是在经营还是在管理上都沿袭着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和单一利差收入成为其主要特征。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形势。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业务发展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集约型综合金融服务转变;从单一利差收入向收入多元化转变;  相似文献   

11.
零售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运用现代经营理念,依托高科技手段,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不是某一项业务的简称,而是有着广泛的业务领域.既可以是资产业务,也可以是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还可以是网上银行业务:既可以是传统银行业务,提供货币兑换、储蓄存款、消费者贷款、贵重物品保管及个人信托等传统个人金融服务.也可以是新业务.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理财、财务咨询、信用卡、出售保单、退休计划.证券经纪及共同基金等创新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经济格局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提出新的课题,银行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而发展创新了供应链融资服务。与银行传统业务相比,供应链融资在融资模式、产品、对象、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供应链融资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转型和发展寻求了新的思路,转型的核心是转变传统信贷经营理念,市场面向中小企业转型,产品面向贸易融资转型,强调担保逐步向重视现金流转型,风险监控向全流程管理转型。目前制约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发展还存在经营意识、风险控制政策、业务流程、产品营销、外部环境等制约因素,围绕供应链融资业务现状,商业银行应针对市场竞争、风险防范、战略合作商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正由传统的存取款业务逐步向综合型的理财业务转变,开拓个人理财、眦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抢占市场份额、谋求生存与发展和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业银行在外部形势日益复杂和多变的情况下,要保持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转变业务发展方式,增强竞争优势,围绕建没“耐向‘一农’、城乡联动、融入因际、服务多元的一流商业银行”的目标,谋划和推进经营转型。认清形势,准确把握转型的内涵,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是指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唐玲 《新金融》2007,(10):9-14
本文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核心转型战略,结合国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经验,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一是转变产品的内涵,注重产品的综合化、个性化和差异化;二是提出产品销售渠道新主张,完全改造传统销售网络和充分挖掘电子网络资源;三是注重客户和银行的关系重建,全面实施客户关系价值管理;四是推行全球化条件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努力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平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小宪 《中国金融》2006,(12):16-18
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实行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型已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就是要从传统的粗放型经营向资本节约型经营转变,就是要从单一的利差收入向收入多元化转变,就是要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积极开展综合化经营。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商业银行通过加快经营转型步伐,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深化以银行为主体的集团经营模式,推行母子公司战略协同等举措,推动金融业综合经营化向纵深发展,初步构建了银行、证券、信托、基金、保险、资金资本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综合经营体系,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新趋势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公司金融服务主要以存贷款业务及支付结算业务为主。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结束,中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众多外资金融机构通过入股的方式参与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司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同时,企业对公司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由最初的存贷兑业务需求,向财务管理、风险管理、资本市场投融资等综合性、多元化业务需求方向发展。本期封面文章以“透视新型公司金融服务”为专题,以期对国内商业银行公司金融服务转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开始了数据大集中工程。数据大集中以后,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应由前台柜面业务处理逐步向数据管理集中化、决策管理信息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各项业务流程处理的改造也应由原来的网点处理、同一城市处理、同一区域处理,向全国范围内及跨行业务处理一体化转变。  相似文献   

20.
随着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我国的融资结构和金融资产结构发生了变化,直接融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证券类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功能定位提出了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借鉴美国银行业的成功经验,实现功能转型,由资金交易中心转变为金融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