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今 《理财》2005,(7):35-35
保险记住两个“10” 保险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那么,你应该买多少保险,负担多少保费才恰当?综合理财专家的意见,记住两个“10”就可以了:“保险额度为家庭年收入10倍最恰当”,“总保费支出为家庭年收入10%最适宜”。  相似文献   

2.
易敏 《中国保险》2001,(3):56-57
一年前,投资连结型保险、分红保险、万能人寿保险离我们还很遥远。而今,这些国际保险市场上流行的保险产品都有了相应的中国版本,如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推出的“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友邦保险公司推出的“年年红”和“节节高”分红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推出的“太平盛世·长发两全保险(万能型)”等。  相似文献   

3.
毛丽英 《理财》2013,(12):70-71
现如今,随着人们投保意识的增强,很多人已经重视购买保险。可是对于一些人而言,自己虽购买了保险,但对于自己拥有哪些特权,并且这些特权又对自己的保险保障权益有何“利处”并没有多少了解。  相似文献   

4.
每当意外事故发生时,人们总会想到防范风险的工具保险。“7·23”动车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已导致39名乘客遇难、192人受伤。在这一重大的交通事故中,哪些保险能为当事人进行赔付、究竟能补偿多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李媛 《金融博览》2010,(8):77-7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老百姓的钱袋子普遍鼓了起来,有钱了自然需要保值增值。投资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海市蜃楼”。但是“收益与风险同在”,有收益就会有风险。古语云:“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在我们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往往仅考虑收益有多少,而不去考虑是否有风险,就更谈不上具体思考风险有多大了。  相似文献   

6.
尽管国外保险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但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保险投资方式,并不能使保险的偿付能力和社会风险得到最大改善。在现代风险管理中,“风险最小化”目标是保险经营与投资的相对最优选择。在现代风险市场中,保险资金的“风险专用性”决定了保险承担着风险融资中介和风险投资主体的作用。在“风险最小化”与“资产专用性”界定和约束下的保险投资,可以实现保险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改善。  相似文献   

7.
投资型保险合同不同于传统保险合同,前者涉及保险与委托双重性质法律关系,后者主要由保险法律关系构成。但是,此种差异并不否定投资型保险的保险属性,其“投资”功能实为保险“保障”功能之增益。投资型保险合同在实践中主要涉及以下问题:各方权利义务关系配置、投资账户法律地位与投资资金运作监管、保险交易稳定性与保单效力维持、保单现金价值与投资账户价值归属等。关于各方权利义务关系配置,投资型保险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根据投资型保险合同项下的保险法律关系和委托法律关系,分别适用《保险法》《民法典》合同编关于委托合同的规范。《保险法》未规定投资型保险投资账户资金归属,此类问题可通过理清投资账户法律地位,制定个性化的投资账户开立方案来解决。对于具有“财产隔离”效果的投资账户,该账户资金虽不同于保险公司的自有资金,但保险公司运用投资账户资金的行为仍应遵循保险资金运用的法律规定。《保险法》对投保人解除权的规定突破了合同拘束力理论,应结合诚实信用原则检视投保人行使“任意”解除权的目的与后果,增设被保险人同意作为投保人解除投资型保险合同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8.
徐明 《中国保险》2001,(12):56-56
近年,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寿险市场上,保险产品出现创新浪潮,中外保险一齐登场一窝蜂地炒作分红型(投资型)险种,以吸引大众投资。“分红”保险以其独特的锋芒覆盖着庞大的市场,因而一进入市场便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成为百姓投资新宠。以至于全国各大城市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销售“火爆”的场面。平心而论,如果不是“分红”、“投资”类保险,想让老百姓兜里拿出很多的钱来买保险是极其困难的。买投资型保险的多为工薪阶层及高收入人群。低收入者要买一般选择购买健康型、保障型之类的险种。  相似文献   

9.
邱东岚 《时代金融》2005,(11):24-24
<正>消费者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保险保 障,同时也是储蓄和投资的一种途径。目前,在云南 境内出现个别港澳保险公司代理人承诺高收益率、 高回报率,诱导消费者购买境外保险。对此,业内人 士提醒消费者,“地下保单”陷阱多。 “地下保单”是指港澳地区的保险公司未经保 险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在内地向内地居民销售的保 单,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国现行法律,逃避国家税收,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保险公司不“保险”的情况,会使很多人痛苦不堪。其实,保险公司不“保险”,往往都有其内在的因素.一方面“问题”出现在保险公司,而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投保人自己的原因,现在保险方面的专家把最常见的保险公司不“保险”的案例介绍给投保人,以引起投保人的足够重视.从而避免不该发生的事件再次上演: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投资》2006,(4):61-61
你一定没有照过“能说会变”且稀奇古怪的相。让人感到神奇的是:当您走到相片面前,相片会自动与您打招呼.同时您还可欣赏到您自己:一会儿”在天上飞翔“一会儿又”在海里游”,一会儿”在骑老虎”,一会儿”坐月亮上”,一会儿”和唐僧师徒在一起”,一会儿又变成“蜘蛛侠”,一会儿是双胞胎,一会儿又和”明星、伟人”在一起……几千种稀奇古怪能说会变的魔幻相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与复星集团的保险价值投资模式,发现中国保险集团在投资生态圈建设方面还有待完善。本文认为通过海外战略投资和国内另类资产配置提高保险投资板块利润贡献度、通过发展“保险+”模式围绕保险主业与实体投资布局金融板块,才能最终形成金融资本与实体资本双向流动的保险投资生态圈。  相似文献   

13.
在此轮“扩内需,促增长”中,作为中西部大省的河南究竟能从中央开出的4万亿刺激经济的大单中分多少羹,早有准备的河南提出的1.2万亿的项目投资大单如何启动?  相似文献   

14.
银行利率持续走低,个人理财不断升温,传统意义上作为一种保障手段运用的保险逐渐被更多的人从投资的角度重新审视。《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无疑将为保险这一日益热门的行业走向成熟和规范保驾护航。记得2001年度经济人物中有一位被媒体普遍誉为“中国新好男人”,有关他的故事只围绕着两个字的主题——诚信,而这两个字在刚刚过去的2002年又被中国保险界奉为业内典范公司的衡量标准,泰康也因此在这一年赢得了一片喝彩。  相似文献   

15.
冷眼看热销     
叶燕 《中国保险》2001,(9):19-19
自平安保险公司在上海第一个推出“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之后,一时间,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各类投资型产品。面对投资型寿险产品火红的销售形势,不禁让人怀疑保户在投保时是否对产品的投资功能有理性的认识。而透过投资型产品的热销,反映了普通百姓寻求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心理以及创新保险产品较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6.
在6月11日有关部门于大连召开保险投资改革创新闭门会、保监会向投资机构征求意见之后,经历一个多月的“蚕蛹期”,保险投资新政于7月陆续出台。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博览》2008,(10):33-39
关于通货膨胀和意外风险等外部因素造成的财富缩水,本刊前几期的文章中多有涉及。比如《“本钱”之重》一文所探讨的保险规划、分散投资原则等;哪些人身险不可或缺;如何把家财装进保险箱;怎样通过“三分法”实现稳健理财;等等。再如《与CPI赛跑》一文向读者推荐跑赢CPI的秘诀,“老来俏”理财方式,十大省钱原则,等等。  相似文献   

18.
张忠义 《中国保险》2006,(11):50-52
人保财险河北省分公司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保险“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工作,进一步加强保险宣传,整合保险资源,让更多的人认识保险、了解保险、支持保险,以促进全省系统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为又快又好做大做强河北保险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10月23日平安公司在上海第一个推出“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之后,一时间,新华人寿的“创世之约”,中宏人寿的“理财通”,友邦的“年年红”,“节节高”,金盛人寿的“盛世佳人”、“盛世顺心”,泰康人寿的“世纪长乐”.中国人寿的“国寿分红两全”等一系列分红保险如雨后春笋.迅速红遍全国。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承诺在每个保险保单年度。  相似文献   

20.
五花八门的互联网保险,你了解多少?保监会曾发布风险提示,一些险种甚至带有博彩性质,涉嫌赌博。如今,网络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保险险种方面,考试不过险、贴条险等“奇葩险”也是层出不穷。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互联网保险,你了解多少?保监会曾发布风险提示,一些险种甚至带有博彩性质,涉嫌赌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