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王成周 《乡镇经济》2010,1(3):101-106
"十一五"以来,安徽区域发展无论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战略规划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了"一圈(合肥经济圈)四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北经济区)"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但安徽区域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仍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为此,要以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打造"产业安徽";以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打造"创新安徽";以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契机打造"文化安徽";集全省之力支持皖北经济发展以打造"和谐安徽";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以打造"崛起安徽",真正实现安徽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子敏 《乡镇经济》2010,1(2):120-121,124
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跨越发展、加快安徽崛起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以合芜蚌为主轴,创新体制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的率先突破,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3.
张亨明  朱剑峰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159-160
文章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状况、影响"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的对策建议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是安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伟大动力.整合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促全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十二五"时期,是六安市推进三大跨越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六安市位于合肥经济圈的核心位置,应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辐射带动下,快步融入合肥经济圈,加快承接产业和技术转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14,(23):18-19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目前召开的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1)把6项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推向全国。(2)在所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绵阳科技城,推广实施4项先行先试政策,包括:一是给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股权奖励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7.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在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众多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批复武汉东湖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试行支持自主创新三项优惠财税政策,这表明东湖示范区在开展先行先试、探索我国支持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称试验区)包括合肥、芜湖、蚌埠三市,是全省重要的经济社会区域,其中合肥是省会城市,芜湖是皖江城市带的中心城市,蚌埠是沿淮城市群的龙头。2008年试验区总人口1076万人、生产总值2900.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6%和32.7%;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家电、汽车及原材料生产基地,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汽车产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七成;  相似文献   

9.
结合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2007-201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RD投入对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合肥和蚌埠的研发人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研发经费。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莫玲 《科技和产业》2014,14(11):87-89
本文对国家及安徽省出台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行了梳理,基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了目前合芜蚌试验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对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阐述与说明,针对该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该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曾凡银 《乡镇经济》2010,1(1):86-90
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发展可以欧盟一体化的经验为鉴,推进区域创新一体化,建立一体化的创新规划、一体化的创新政策、一体化的创新平台、一体化的创新产业、一体化的创新支撑平台、一体化的创新环境。通过政府推动、企业联动、民间互动、市场驱动,形成政、产、学、研、资、介、民的有效协调、分工与协作有序推进、竞争与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促成区域自主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中关村、东湖、张江创业投资发展模式的剖析,并结合合芜蚌试验区的特点,得出从创业投资环境、创业资金的进入退出、人才等方面发展适合合芜蚌试验区的创业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政策解读     
国务院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四川绵阳市成为先行先试地区,众议科技城建设政策体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12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所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绵阳科技城,推广实施4项先行先试政策。包括:给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股权奖励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等。  相似文献   

14.
赵惠 《科技和产业》2018,(3):125-128
整理了国家出台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政策,基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税务调研结果,总结当前合芜蚌示范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政策的执行情况,并针对该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该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这是合肥高新区宣传片中的开场白,一语道出了这座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合肥高新区地处合肥市西部,作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和合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新区》2013,(2):17-1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总结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评价工作,交流3个示范区和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情况,研究共性问题和政策需求,研讨和部署下一步先行先试政策延长和扩大试点工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3”工作联席会第三次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7.
张根文  朱卫东 《特区经济》2010,(10):182-184
文章概述了合芜蚌试验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了该区创新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力求为该区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重庆经济》2007,(8):1-1
最近,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把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着眼于“加快”和“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推进试验区建设,努力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路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区域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以模块化技术为特征的汽车产业欲进入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其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文章在分析合芜蚌试验区汽车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主配研协作机制的合芜蚌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并结合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两型社会的价值解读及导向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即“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这两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促进东中西互动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从价值哲学的视角来看,要取得“两型社会”的成功,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价值结构,促使“两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主体建立合理的价值导向,在不同的价值维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形成合理的价值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