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管理体制进一步步入了法制化建设的轨道,将成为今后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和所有粮食经营者依法经营的重要规范。为此,笔者个人认为当前各级粮食部门应该做到: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条例》共分六章五十四条,以法规范粮食流通秩序,统筹兼顾,用系统的方法将粮食流通中各个环节有机地连结起来,改变了粮食市场的监管主体,实行了内行监管内行,以便能最大限度地制止粮食流通中的混乱状况。这是我国粮食流通法制建设的重大突破,将对顺利推进粮食流通体…  相似文献   

2.
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具有全面性、科学性、明确性(一)全面性《条例》共六章五十四条,涵盖了粮食生产、收购、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的各个环节和运作法则。(二)科学性第一是符合当今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新趋势;第二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条例》是根据我国现有的有关法律制定,是建国以来国家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把粮食经营、粮食的宏观调控、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以法律责任固定下来,使粮食经营和流通管理有法可依。(三)明确性第一是目的明确。《条例》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粮…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国务院颁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一周年,《条例》的颁布,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对象由过去对粮食系统的管理转变为对全社会粮食行业的管理;管理手段由过去行政手段转变为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并且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加强对全社会的粮食流通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一、为什么要制定新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2004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最深入、最彻底的一次。我国的粮食流通自1953年11月起,在全国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从那时起,我国的粮食流通实行高度的计划管理,这也与我…  相似文献   

4.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粮食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近日,国家粮食局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通知》,要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严格依法行政,并做好各项相关工作,保证《条例》全面、正确的实施。 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管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条例》是我国规范粮食流通活动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对于建立健全粮食流通体制,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真正做好粮食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履行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赋予的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职责,必须对新阶段粮食流通的各项主要制度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和我省制定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和要求,从我省贯彻实施条例一周年来的实际情况出发,现将各项主要制度设立的宗旨、主要要求和需要把握的关键点、注意事项归纳总结于后。一、关于粮食收购许可制度条例第九条规定“取得粮食收购资格,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办理登记的经营者,方可从事粮食收购活动”。这是对粮食收购设定行政许可的法…  相似文献   

6.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稳定大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工作,尤其是2003年以来,针对粮食供求出现的新情况,国务院多次召开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7.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并相继出台了粮改《决定》和一系列配套政策。《粮食收购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广大粮食工作者期盼已久的粮食法制化逐步成为现实。这次粮改对国有粮食部门来讲,既是严峻的考验,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只有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了。这是在我国经历了七个年头的粮改实践后,且在《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以及《行政复议条例》等一系列行政法律、法规颁布并实施过程中诞生的一部单行法规。它不但能为粮食流通体制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而且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并逐步走向依法治粮的快车道。勿庸置疑,地方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几十年的实践,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管粮经验,也曾在前几年贯彻落实《粮食收购条例》和《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中初试了…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实施,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维护了粮食经营、消费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粮食流通秩序,保证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笔谈谈自己对《条例》的见解和安丘市贯彻执行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0.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后,粮食销区在依据《条例》实施粮食流通管理过程中,遇到了与粮食产区不同的新特点,面临一些具有销区特色的新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从依法行政的角度,用加强粮食法制建设的思路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齐鲁粮食》2002,(6):1-1
去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基本改革思路,这是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势出现新变化后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与时俱进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落实《条例》做好粮食质量监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粮食部门”)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进行质量监管的职责,同时赋予了粮食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以进入粮食经营者经营场所检查粮食的库存量和粮食收购、储存活动中的粮食质量以及原粮卫生”的权力。如何落实《条例》赋予粮食部门的质量职责,笔者谈几点认识。一、落实《条例》,保障粮食质量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落实《条例》赋予粮食部门的质量监管职责,明确监管任务,健全各项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是做好粮食质量监管工作的…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国家颁布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积极转变观念,认真履行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职责,为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条例》同时赋予了工商、卫生、质监、物价等部门在粮食流通管理领域相应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4.
粮食是重要的食品原料,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既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粮食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食品安全和粮食质量涉及多个部门监督管理,如何落实职能,分工协作,标本兼治,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长效机制,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重要内容。笔者就开展粮食质量监管中涉及的有关问题作简略综述,供粮食行政执法人员工作中参考。一、分段监管与品种监管相结合的粮食质量监管模式粮食质量监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条例》颁发后,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工作的决…  相似文献   

15.
齐河地处鲁西北平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8万亩,是山东粮食生产大县,常年粮食产量100万吨左右,占全省的2.3%。粮食购销市场活跃,年购销粮食25万吨左右。截至2009年底,各类粮食经营主体达135个。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及《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16.
余静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31(5):32-32,51
在绝大多数以行业管理为内容的政府部门纷纷撤并的改革年代,粮食部f-1自上而下得以生存,折射出政府对粮食问题不敢掉以轻心。不仅如此,2004年国务院颁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为新形势下创新粮食管理模式作了明确。两年来,《条例》被各级粮食部门所重视。但整体看来,全社会对这一变革的解读各取所需,并导致执行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粮食部门没有看到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绝佳契机.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一年前.规范粮食流通活动的重要法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施行,这是中国粮食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自此,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粮食流通问题上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8.
《齐鲁粮食》2008,(4):15-17
为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国家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条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粮食理念,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粮食流通安全保障体系。在此,结合莱阳市粮食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些具体作法,谈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了,作为粮食战线的工作者,由衷的为之振臂高呼。《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由系统内的行政管理向全社会粮食行业执法管理的转变;标志着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消费者及粮食经营者都同时有了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中,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完成了宣传培训、职能转换、人员落实及执法相关的配套文件、文书准备等,为全面执法做好了各项基础工作,成绩显著。但是,粮食流通行政执法工作才刚起步,路很长。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最近…  相似文献   

20.
2004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了各级粮食行政部门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的监管职责。为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精神,切实做好粮食质量监管工作,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保护粮食生产、经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粮食局等七部门又出台了《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对粮食经营者的质量责任和义务作了进一步细化.明确了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特别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和权限,同时进一步界定了粮食质量违法行为。这标志着我国粮食质量监管工作已经纳入法制化轨道。现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