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吕海龙 《特区经济》2012,(5):140-142
通过举办像全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有利于举办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提高举办地知名度。本文结合全运会对辽宁旅游业的影响,抓住全运会的契机,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分析辽宁旅游形象的现状,为提升辽宁旅游形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焦作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成功打造了"太极故里"、"山水焦作"两个世界级旅游品牌,但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焦作市文化与旅游尚未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融合发展。文章梳理和细分了焦作文化旅游资源,对焦作市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进行SWOT分析,从历史文化、太极拳文化、煤文化、山水文化、怀药文化等方面提出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体系,提升目的地旅游吸引力,促进焦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新疆体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威胁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为新疆体育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拳头产品;2、加强宣传,使体育旅游深入人心;3、积极培育体育旅游专业人才:4、承办有代表性的大型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珠三角旅游业发展所积累的经验对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珠三角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为基础,以珠三角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为分析对象,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政府间紧密合作、发挥区域优势、打造旅游品牌和强化营销与推介等五个方面总结了珠三角旅游合作发展的经验,提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应进行阶梯发展的战略规划,加强京津冀三地政府间的合作,充分发挥京津冀的区位优势,打造京津冀旅游品牌,强化区域互动与营销推介。  相似文献   

5.
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如何发挥区域内旅游业的竞争优势,促进整个经济区健康发展,成为很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旅游资源要素、旅游需求潜力、旅游产业竞争、旅游支持产业、机会、政府政策这六个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洞头区列岛的海洋地貌特点、旅游利用现状,从海洋功能区及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海上运动项目开发这三方面分别探索了各主要岛屿的海洋地貌旅游优化策略,以期洞头区海洋旅游业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素梅  张有山  王建梅 《特区经济》2009,240(1):176-178
北戴河正处于向“生态型、园林式、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区”的转型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转变开发思路,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应用于旅游开发研究,构建游客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实现旅游开发模式的创新。本文在对北戴河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和旅游发展水平三个方面对北戴河旅游业提出了建议对策,以实现北戴河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旅游人均消费和旅游结构4个方面分析了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近11年来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呈现增长的趋势,国内旅游发展速度快于入境旅游,但接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的增长率都明显低于辽西北地区、沈阳经济圈和辽宁省的平均水平,旅游发展速度逐步放缓,尤其是大连市,而盘锦市的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发展速度在全省都名列前茅;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平均消费水平增长缓慢。综合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呈现四方面趋势特征:旅游发展势头减弱、入境旅游市场比重逐步减少、旅游活动的吸引力缓慢下降、旅游产品结构急需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旅游商品的深度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静 《辽宁经济》2009,(2):89-89
东北地区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以及冰雪、民俗、史迹、边境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商品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薄弱的旅游购物环节制约着旅游业经济的发展,落后的东北地区旅游商品的开发与旅游业强劲的发展态势极不相符。因此,分析当前东北地区旅游商品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于促进东北地区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崛起,旅游地产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兴业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介绍和分析国内外旅游地产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旅游地产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梳理,对目前旅游地产的理论研究从概念、类型、范围、开发模式、投融资模式、规划设计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我国旅游地产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辽宁台湾客源市场分析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陆与台湾关系日益密切发展大大促进了两岸旅游业的合作。通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辽宁旅游产品和台湾来辽旅游者的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客源市场开发、促销理念、促销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后世园会效应下的辽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张宇 《特区经济》2008,(6):160-161
2006沈阳世园会已过去近两年之久,世园会的的成功举办,为辽宁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研究后世园会效应对辽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在分析辽宁旅游产业与竞争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世园会对辽宁旅游业在拓展客源市场、创新旅游产品种类、改善旅游形象、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积极效应。最后重点研究了这些积极效应对辽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诸多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张丽  段圣奎 《特区经济》2010,(12):159-160
苏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本文从整合角度,提出开发主体、开发空间、开发产品三个层面的苏北旅游发展新思路。通过不断动态综合,使旅游资源和谐、完整和一体化,促进苏北区域旅游业的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州武进旅游业发展现状,从"加强‘主题旅游’建设、强化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倡导低碳旅游、发展多元化旅游产品、完善行业管理"等方面,探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作为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望成为促进内需消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增长点.近几年来,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强劲,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沈阳旅游业大发展,重塑沈阳旅游业新形象,发挥沈阳旅游业对辽宁老工业基地转轨升级、增加就业、扩大开放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均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永乐  陈远生  张雷 《改革与战略》2007,23(12):123-126
文化遗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客的感知与偏好对于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对平遥古城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分别研究了游客对旅游商品、娱乐活动、旅游吸引要素、住宿地点和旅游服务的感知与偏好.分析发现,平遥古城应该从保护遗产原真性、深化体验设计、突出地方特色、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四个方面入手,推动文化遗产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深圳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瑛 《特区经济》2008,(9):51-52
滨海旅游业是当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发展滨海旅游业,对深圳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深圳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具备开发滨海旅游业的优势条件。但目前深圳滨海旅游开发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有针对性地从市场定位、产品设计、区域合作等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旅游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开发和保护,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旅游市场的竞争,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以上种种因素都要求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因此,对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主要研究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三峡库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背景、发展乡村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和三峡库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选择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详细论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三峡库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对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镇旅游开发理念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晨 《特区经济》2012,(2):177-179
随着古镇开发热和中国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古镇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一大热点。然而目前我国古镇旅游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其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古镇旅游开发理念的陈旧、不科学、不系统。因此,对于古镇旅游开发理念的创新研究极为重要。本文对中国古镇旅游开发理念进行了创新研究,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构建了科学而适用性强的古镇旅游开发理念系统,以期从源头上为古镇的旅游规划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实现古镇旅游的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