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永光 《中国报道》2011,(12):82-85
如果因慈善组织透明度不高而发誓“永不捐款”,如果因慈善组织官办色彩重而把去行政化变成去组织化,如果把慈善组织专业化管理所需成本看成是“雁过拔毛”而倒退为陈光标式的个人布施行为,那中国现代慈善发展就没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经济现状与现代易货的基本特点及发展历程,探讨了易货贸易在中国发展的实践价值性,并从营销伦理角度提出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实践者,应承担营销模式创新改革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行为本身,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分别说明了企业实践现代易货对国家市场经济的益处及其对企业发展本身的正向促进,论证企业推行现代易货是顺应社会责任伦理要求的表现且其行为本身存在内在驱动力,现代易货在中国发展具有长期实践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主流公募基金会的低效,草根NGO的尴尬,以及政府角色的困惑,折射出了中国慈善管理体系的困境。扶持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加快对体制内的慈善组织的改革和转型,这就是促进我国慈善事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加快与国际接轨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田凤 《魅力中国》2011,(5):113-113,92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作为公共服务单一提供主体的地位已经发生变化,慈善组织成为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之一。本文介绍了慈善组织和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慈善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优势,列举了其提供公共服务的具体模式,最后提出了加强慈善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若干标志性负面事件的发生,导致我国慈善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机,其根源在于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缺乏导致的信息透明度不足。鉴于此.在对慈善组织公信力与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学者杨团在《公司慈善与培育中国公司的慈善文化》一文中提到,100多年前,欧美国家的富豪一开始采用慈善信托的方式,即委托信得过的人向慈善机构捐赠。后来,一批受慈善思想影响的工业巨头创造了一种公司形式的慈善基金会,1910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次年.卡内基基金会成立。之后,美国人的这一组织创新被全球的富豪们效法,现代基金会现在已遍布全球。  相似文献   

7.
苏竹青 《中国西部》2009,(12):56-57
倘若将慈善组织的捐赠客户进行分类,可以看出,慈善组织捐赠客户可分为长期、中期、智囊期和随机客户。吸引捐赠客户的关键是慈善组织的声誉。慈善组织需要在发展中建立长期动作 对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7,(3):64-65
一项针对近5000人的调查指出,71.9%的受访者认为“慈善事业人人有责”,78.7%的人表示自己曾经做过慈善。但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比较低,发展相对滞后,普通人对慈善组织信任不够。这项调查是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新闻中心、新浪新闻中心合作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刘润华 《中国西部》2010,(1):125-125
现在政府主动让渡空间,凡是社会组织可以提供优质服务的公益慈善领域,政府都尽量退出,为民间慈善组织提供生存和发展的舞台,同时也为民间慈善组织让出一块生根、发芽和开花、结果的沃土。  相似文献   

10.
王佳煜 《北方经济》2013,(12):18-19
慈善组织近年来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行政化倾向是我国慈善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目前,慈善组织研究主要集中在慈善组织的概念与类型、慈善组织与政府间关系、慈善组织的转型等方面,而关于慈善组织去行政化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对慈善事业进行立法,一方面不仅能够对慈善组织加强约束与监督,规范慈善市场,建立慈善组织在社会中的公信力;同时通过立法还可以更好的唤起公众慈善意识,吸收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慈善事业中,以保障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何若妍 《中国西部》2009,(10):28-29
针对慈善公益组织公信力不足的现状,要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全民参与、涵盖所有慈善组织的社会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史正保  邓亮 《发展》2014,(10):95-97
以郭美美事件为代表的慈善捐赠丑闻,严重影响了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为了提升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本文从慈善组织的设立、运转、监督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相关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14.
钟宇 《中国西部》2009,(5):28-28
经过5.12汶川特大地震,慈善组织可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认识到,公信力资源对慈善是多么不可或缺——简直就是慈善的生命,就像空气之于人、水之于鱼的生存一般。  相似文献   

15.
黄伟忠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4):113-115,205
慈善组织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如何处理好慈善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议题。文章介绍了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演变及模型,分析了政府对慈善组织的影响,探讨了慈善组织与政府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从某种意义来说,慈善组织提高公信力比慈善立法更能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因为慈善家的慈善行为追求的是精神满足.这一特点使慈善行为极易受到对慈善组织主观印象的影响,慈善组织内部的廉洁与否.慈善组织成员的社会声誉.会极大地影响慈善家的精神满足程度,从而极大地影响慈善行为。所以,应当努力加强慈善机构的内部约束.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善款使用的透明度,树立慈善机构的良好形象,形成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品牌。同时应减少慈善家寻找捐献机会的成本和监督成本。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问题引起社会各界深思.本文试图以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研究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分析捐赠者、委托人与慈善组织即代理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导致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并借鉴西方慈善组织发展经验,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快"政社"分离去行政化、构建合理的慈善组织公信力评价体系、鼓励第三方评价参与等途径,重塑慈善组织形象,提高其组织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发展以社会互助为基本特征、以促进社会公平为主要功能的现代慈善事业,对改善贫苦和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凝聚力、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融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的现代慈善事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慈善组织界定不明,关于慈善行为与善款使用等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慈善立法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26日.全国首家省级慈善公益组织行业联合会——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在京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区域管理、协调、服务慈善公益组织的平台,它的诞生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项伟大创举.标志着首都慈善公益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快讯》2011,(13):76-77
3月30日,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迎来了自己80岁的生目并在英国伦敦举办了盛大的慈善音乐会,为防治癌症的慈善组织筹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