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技术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是通过对1995年上海市某工业大区技术市场的数据统计分析,较深入地研究一下技术商品这种辐射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而建立技术商品辐射能力的概念模型,以便指导与评估技术市场的建设。一、技术市场总体辐射能力的分析该区技术市场1995年总共成交登记各种技术合同1440项,合同成交金额为10509万元(合同中的技术含量为80.35%)。其中成交合同中均有一个位于该区的单位(技术提供方)和一个区外单位(技术购买方)。我们将每个…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提高.文章运用对外技术依存度来具体分析原因,并对我国目前大中型工业企业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对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城市排水建设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双重职能,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排水量越来越大,当前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与城市排水总量很不适应,城市排水管网与城市和工业建设总规模很不适应。在科技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不管它是大是小,都离不开技术,现在全国给排水行业都在为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上下功夫。同时也为各个行业带来无限生机,给排水技术将成为当前各界或相关单位所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詹长春 《当代经济》2007,(10S):69-70
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路径,社会各界一直存有不同争议。本文从技术能力的基础性作用及其生成的内生性角度,对汽车工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指出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开拓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是加速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前提。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的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两用技术的创新体系建设、市场平台建设以及市场化评估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煤矿工业的不断发展,快速掘进技术已成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煤矿掘进机械化技术,论述了制约综掘机单进水平的因素及工艺配套问题。  相似文献   

7.
吕超 《经济师》2008,(1):223-224
质量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根本.而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制造能力是军工产品质量的保障。首先,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制造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次,对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制造能力的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了提高自主制造能力的必要性;最后,从技术能力建设和生产机制建设两个层面,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制造能力的开发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水资源供求矛盾也日益尖锐。电力生产企业作为工业耗水大户,应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节水技术,确保我国水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电力生产企业节水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邓斯文  翟璐 《经济师》2023,(8):113-114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辽宁省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路径。文章在政策环境、数字技术等方面对辽宁省数字经济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数字经济在推动辽宁省工业绿色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引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治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贺俊  陶思宇 《经济纵横》2019,(10):64-7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最初几乎全部依赖国外技术支援到依靠归国科学家和自力更生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工业创新体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技术引进到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市场应用过程中不断形成再创新能力和正向设计能力,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形成,中国工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后发国家技术赶超路径。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是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日臻完善,由改革开放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到企业主体地位逐步提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有企业主导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成为主要的技术来源,再到后来不同所有制企业开展多元化的创新竞争,特别是民营企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逐渐形成了内生、自主的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当然,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仍然任重道远,针对技术标准、基础软件、核心零部件和复杂生产装备等仍受制于人的问题,应加快推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今,光互连技术正以极高的时空带宽、极小的电磁干扰和较小的互连功耗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性能,克服了电互连技术物理上的本质极限,为动态、灵活、高速、实时地重构网络互连结构,大大提高并行处理能力,开创出一个全新天地。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正在全面渗入到仪器仪表工业。  相似文献   

12.
论跨国公司对中国大陆投资的技术构成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制造业结构、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中的地位、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等方面考察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技术构成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影响这种构成的因素包括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中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工业企业的生产开发能力、对外开放程度与政策等。为提高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技术构成 ,我们应该为熟练劳动力的供给创造条件 ,保持投资政策的稳定性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堆石混凝土技术被广泛应用,不仅在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使用较多,而且在水利建设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水利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基础项目,需要国家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于水利建设的投入,发挥政府在公共设施建设中的智能和作用。水利建设关系着广大农村和城市整体的防洪抗灾体系能力,关系着国家的抗旱能力,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近些年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水利建设使用到了堆石混凝土技术,这一项技术不仅节约成本,部分地区可以就地取材,而且效率高,工程建成后的安全性和抗灾性强。本文主力于研究目前情况下,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情况,针对其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未来堆石混凝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能否把握住瞬息万变的信息动态,以准确的信息为依据进行正确决策,已成为决定现代企业能否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增强这一能力的必经之路。企业网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其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各企业网络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首要问题。本文就现阶段企业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工业R&D能力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以此为分析的基点,首先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R&D创新核心能力形成的客观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研发战略培育模式建设、研发平台模式建设以及研发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创新不足是我国企业受制于人的重要原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对于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能力决定绩效”思想,构建客户关系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在对客户关系能力、客户知识共享、企业技术学习及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上述概念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客户关系能力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而且可以通过客户知识共享与企业技术学习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因此,企业既需要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培育和研发基础设施建设,更要注重相关人才职业素养、职业规范和职业能力,以及优质产品生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建设,从而全面提升客户关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欧盟是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发源地,长期保持着工业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光子学技术,作为欧盟优先确定的六大关键势能技术(KETs)之一,欧盟已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和行动举措给予重点扶持,旨在提升欧盟先进制造业的世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欧盟光子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医疗保健、知识型社会建设、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先进工业制造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综合研究欧盟光子学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现状、研发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路径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詹长春 《当代经济》2007,(19):69-70
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路径,社会各界一直存有不同争议.本文从技术能力的基础性作用及其生成的内生性角度,对汽车工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指出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9.
对关键岗位人才队伍的建设要从招聘、培训和人才评估三个角度入手,技术负责人要从四个相关方面发挥能力,即战略相关或统筹各领域需求的部门规划的制定者;执行相关即项目阶段性交付产品、部件质量保障者;团队相关即专业技术团队的培育者;负责识别、发展和获取有竞争力的技术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重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文彬  王毅 《技术经济》2011,30(5):15-18,104
在对我国12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重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要关注的6个问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链创新能力的建立难以突破;国内市场需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面临深化问题;技术创新国际化面临严峻挑战;人才问题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然后,从供给导向、需求导向和创新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