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下发后,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再就业税收政策.明确规定通过税收扶持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我们于2003年11  相似文献   

2.
历时3年,截至2005年底,我国于2002年制定的各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政策的最后审批期限已到,为继续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新的再就业税收政策加以明确.联合发布了《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6号)。新的再就业税收政策不再厚此薄彼,在对减免税方式、政策扶持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并将政策审批的截止时间延长至2008年底。  相似文献   

3.
方言 《税收征纳》2006,(1):9-10
2005年11月4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这是继2002年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后,国家出台的又一重要文件,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高度关怀。但应该看到,在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中,一些纳税人盯住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商机”,采取种种手段,骗取税收优惠,这已成为众人皆知的事实。下面是笔者调查社会公众评说再就业税收优惠中的假现象。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200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重点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制定了积极的就业政策,连续3年召开全国性会议,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5.
《税收征纳》2006,(3):I0008-I0010
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精神,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并轨工作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确保完成中央制定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中央财政在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的同时,要认真考核地方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会财会》2009,(5):62-62
为进一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精神,现就延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税务》2009,(5):35-3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进一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精神,现就延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认定和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和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建立社区工作平台,大力推行“一站式”就业服务,组织开展再就业培训,搞好再就业援助;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加强劳动监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税收征纳》2006,(4):9-1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围发(2005)36号)和《财政部、围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6号)的精神,经围务院同意,现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意见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村金融》2007,(2):26-27
近年来,宿州市农行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总、分行关于做好再就业担保贷款有关通知精神,以贷款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及时发放再就业贷款,帮助下岗和失业职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带资创业。自2003年至去年底,宿州市农行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1019笔,贷款金额2409.5万元,其中对下岗失业人员发放贷款991笔,贷款金额1481.5万元;对吸纳30%下岗工人的小企业发放贷款29笔,贷款金额928万元。2006年当年累计发放再就业担保贷款1258.2万元。向中央财政申请贷款贴息资金73.3万元,极大地减轻了下岗失业人员的财务负担,解决了近千名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初期资金不足的困难,带动了全市2500余人就业。为推进全市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促进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董沿 《浙江金融》2007,(4):50-51
就业是民生之本,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就业,是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国家再就业政策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2003年以来,在辖内各级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下,浙江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工作取得较快发展,促进了辖内经济和金融健康协调发展,切实帮助了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摆脱困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业务发展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从各方面着手,进一步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相似文献   

13.
《税收征纳》2005,(6):i008-i008
为进一步加强《再就业优惠证》管理,防止税收流失,确保各项再就业税收政策落到实处,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现就建立部门间信息交换和协查制度等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以下简称《通知》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银发[2004]51号)的精神,现将财政支持经办银行发放对新增就业岗位吸收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以下简称符合条件的小企业)贷款的具体实施意见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阿果 《湖南地税》2006,(2):45-47
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2006年1月18日下发《国家税务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6]8号),2006年1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6号)。新的政策对下岗再就业的税收优惠作出了具体规定,优惠政策审批期限为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税收优惠政策在2008年底之前执行未到期的,可继续享受至3年期满为止。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以来.贵州省德江县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制定《德江县促进返乡农民工及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2009年1—10月累计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467.4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73人,占任务的104.9%;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19人.  相似文献   

17.
就业和再就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随着一系列最新规定的出台,我国促进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再就业的外部环境。一、个人和企业享受如下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1.鼓励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方式。目前,在已经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谋职业。为了鼓励扶持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国家规定对下岗失业人员…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精神,经国务院批准,现就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勇 《金融博览》2006,(6):38-39
近几年.哈尔滨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哈商行”)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2004年9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上.该行下属的利达支行荣获“全国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第267期《简报》题为《实施小额贷款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调研报告.对哈商行承办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再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截至2005年4月末.哈商行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772笔,金额14279万元.有效带动近4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还款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程.2003年,由人总行、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和劳动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社会弱势群体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实际运作中.这项优惠金融政策在基层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在再就业过程中无法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