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中国36家上市银行2009~2022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利用DCC-SVR-GARCH-CoVaR模型测算系统性风险溢出率,实证分析ESG评级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提高能够显著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水平,且ESG评级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削弱作用主要由公司治理(G维度)驱动;地方性银行的ESG评级提高对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削弱作用更强;ESG评级提高会通过降低银行违约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小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两种渠道削弱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会强化ESG评级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鉴于此,应充分完善ESG评级体系,将ESG评级纳入商业银行业务战略、内部治理与风险管理体系中,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内部评级法的核心技术要求对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阐明了只有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我国商业银行才能在开放与竞争的市场中不断前进,缩小与国际银行的差距,从而高质量地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一直是风险管理的重点,因而对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一直在不断完善。我国的银行市场化时间比较短,对信用风险的管理还比较落后。只有通过增加定量分析方法,建立完善的企业评级体系,完善银行组织结构,合理借鉴国外的经验,才能在较短的时间达到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风险管理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加入世贸组织,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我国银行业参与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的基础,也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举措。对此,本文从构建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198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资本协议以来,风险管理实践、监管方式以及金融市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广泛收集总结各国先进与成熟经验基础上,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最终形成。新协议的一大创新就是允许具有先进风险管理能力的银行采用自已的内部体系(即内部评级),来代替标准化的外部信用评级体系(即外部评级),对不同资产类别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说明了加强信息技术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风险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然后介绍了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信息化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从数据仓库、信息系统和健全风险评级体系等方面对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四个方面,即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普遍原则是:不消极回避风险.而是积极地度量风险、管理风险,并通过合理地承受风险来获取与风险相匹配的回报。这与银行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从本质上讲,银行经营的目的就是在可控的风险内获得最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8.
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它为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及管理提供了依据。虽然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条件,但认真借鉴新巴塞尔协议、积极准备向内部评级法过渡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内部评级法的重要意义及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支持力量及存在的差距进行了探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内部评级法在我国银行业实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已经融入全面风险管理之中,全面风险管理在我国银行业中得到确立。文章通过比较和分析现阶段民泰和永亨两个小型银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发现城商行与外资行在内部控制环境(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风险识别、监督等具有形式上的基本一致性,但在内部控制环境(发展战略和内部控制文化)、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永亨在技术和方法上更为现代和先进,内部控制力度更强。随着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确立,我国小型银行的内部控制需要在发展中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2004年颁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概括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操作风险为银行业监管中的重点。本文试图从银行的自身监管角度出发,探讨内部审计部门实施的风险管理审计对于银行业操作风险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风险在经济领域无处不在,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法兴银行事件充分说明了风险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生命线,必须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才能过滤和化解风险。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重点应包括:建立健全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构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违规问责机制、培育风险文化,提高风险意识和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强调系统安全性管理。  相似文献   

12.
白杨 《企业导报》2014,(20):184+177-184
随着银行业的快速发展,银行综合业务作为银行业务操作、资金流动的基础平台,作为操作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要求将更加严格。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建立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是银行员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风险在经济领域无处不在,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法兴银行事件充分说明了风险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生命线,必须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才能过滤和化解风险。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重点应包括:建立健全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构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违规问责机制、培育风险文化,提高风险意识和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强调系统安全性管理。  相似文献   

14.
自2004年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推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以来,我国银行信用评级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银行评级体系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仍然需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银行评级体系建设经验,并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本文将美国与中国现行的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从信用评级的法律环境、评级依据、评级机构和评级效果四个方面相对比,提出了完善法律环境、改进评级依据和促进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正确认识内部评级法及其在风险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入手,探讨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实施与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业作为一个高风险、高负债的行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如何防范银行业风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强化银行内部控制是防范银行业风险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及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在目前的金融法律有待完善的条件下,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对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提高我国银行的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银行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不仅决定着银行自身的经营业绩和竞争力,而且影响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基于项目风险管理思路,结合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特点,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一、银行业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理论概述企业是风险与收益的结合体,任何一个企业在追求收益时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在面临着风险时都存在着一定的收益获取机会。风险与收益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性,收益越大,风险也越大。银行业是一种高收益行业,同时也是一种高风险行业,银行管理在本质上就是风险管理。现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类型。在银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金融业领域政策的放宽以及外资银行的不断涌入,对我国本土银行产生巨大冲击。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更是让银行领域成为全球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银行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对于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关系重大。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方法的应用对于银行业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能够稳定内部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其经济效益与持久竞争力。当前我国银行业绩效评价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完善银行业绩效评价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申华 《新疆审计》2006,(4):44-45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向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风险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风险等。近两年,中行“高山案”、建行“张恩照事件”相继曝光,操作风险是导致这些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操作风险可以通过银行风险管理加以控制。内部控制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活动的综合评价工作,促进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增强银行防范操作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