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虽然只有半年多一点的时间,但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1.推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目的之一,就是以粮改为契机,加大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力度,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低效益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使农业全面走上效益农业的发展路子,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从实际效果看,这一目的已初见成效。2001年浙江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下降了34%,调减下来的粮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搞养殖业。在落实的粮食面积中,改种优质稻的比例有所上升。可见,发展效益农业已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2.拉动了粮食价…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人们始终把粮食问题看作生死悠关的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尤其是对粮食生产极为重视,把它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并强调指出:“我国是一个大国,有十几亿人口,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粮食的稳定增长。”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把粮食生产当作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使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在年连持续增长的同时,1996年粮食生产突破了300亿公斤的大关,夺大灾之年的大丰收,成为全国第一的商品粮大省,粮食生产形势令人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政策万宝瑞一、中国粮食及农业发展现状(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回顾1979年以来,中国粮食及农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这六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33.6%,年均递增4.9%。同时,其...  相似文献   

4.
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保证粮食有效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济问题》1996,17(9):2-7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始终是党和各级政府奋斗的重要目标,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我国粮食的供给潜力,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与吉林省农经学会于1996年8月11日至14日在吉林农业大学联合召开了粮食供给与商品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黑龙江省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发展农业,使粮食生产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品种布局日趋合理,粮豆产量逐年递增,农业大省地位日益突出。1996年,全省粮食总产突破300亿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8,创历史最高纪录。在如何将粮食产区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一问题上,黑龙江省不断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立足于发展农业强省,找准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获取最佳效益等一些问题还需深入研究和进一步解决。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粮食工作的实际,从粮食经营角度谈点拙见。一、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优化粮食品质,提…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际部分粮食品种价格再创新高。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布最新报告,粮食价格指数已经达到1990年以来的名义新高,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价格上升了32%,甚至超过了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市场前景李岳云朱晶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正在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其中又以中国的粮食问题倍受瞩目。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有着庞大的农业经济。近二十年来,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的进出口都增长很快,与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如美国的粮食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又是粮食...  相似文献   

8.
在湘西自治州农户全年粮食种植意向、截止2004年3月底农户春耕备耕情况、农户出售和储存粮食情况等调查基础上,对自治州全年粮食生产形势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随着中央一系列保护播种面积政策的落实及农业科技的推进,其粮食产量有望增加。针对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把自治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加以重视;依靠科学进步,加强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培育适合地方特点的新品种;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特色粮食产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条;统筹粮食与其他农作物生产,协调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提高农田粮食生产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兵团粮食生产问题分析钟义龙农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粮食生产又是兵团农业生产的起点和重点,兵团组建四十年来,已把戈壁沙漠变成锦绣田园,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技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兵团粮食生产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保证肩负着屯垦戍边重任的二百多万各族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农业碳排放效率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的规律与演变机制,对于差别化的农业碳排放效率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文章构建了农业碳排放效率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理论框架,分析了2000—2019年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碳排放效率及其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度,并探讨了其时空特征。[结果](1)四川省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放整体上增长态势明显,近几年增速有所降低。从农业碳排放结构来看,化肥的生产和使用是粮食生产过程产生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碳排放空间特征总体呈现西南低东北高的分布格局,农业碳排放主要集中于低值区。(2)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碳排放效率总体处于较高的水平,且呈波动上升趋势,各粮食主产县碳排放效率差异明显,大多数区县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均有较大提升。(3) 2000—2019年四川省粮食主产县粮食安全总体处于安全级别,各主产县粮食安全等级的变化总体较为稳定。从时间维度来看,粮食安全等级的变化处于波动状态,从空间变化维度来看,各粮食主产县粮食安全级别经历了“下降—上升”的过程。(4)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碳排放效率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度正向“优质协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粮食生产历程艰难曲折。到1984年,才扭转了粮食短缺局面,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6年以后,我国农业连续四年丰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千亿公斤,粮食供给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基本达到了小康要求。  相似文献   

12.
《齐鲁粮食》2006,(11):12-14
粮食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深人发展的产物,是粮食企业改革的一次制度创新,是推动传统粮食产销向现代粮食经营产业转化的过程。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既是贯彻实施“十一五”规划确立的现代农业建设战略、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又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在《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规定了在未来五年要健全完善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延伸产业链。现就当前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基本问题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月3日,银监会召开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全国各地农信制定加大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措施,持续加强和改进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金融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无农不稳”,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尤为重要。从1985年开始,我国农业(本文主要指粮食生产)在经历了1979-1984年的持续高速度发展之后,又一次陷入长时期徘徊不前的局面。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4073...  相似文献   

15.
《农村工作通讯》2005,(1):61-61
突出生产标准化是我们五常市在粮食发展上最成功的做法。2004年,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条主线,在粮食生产上,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坚持高规格、高标准,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2004年全市粮豆薯作物总产31.63亿斤,比2003年增长23.5%。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达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进程中的台湾粮食生产政策安徽农业大学农经系尹云松五十年代,台湾开始了其工业化的进程。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台湾实行的是农业歧视政策,即以农业培育工业,这一阶段的结束是以1974年颁布的《粮食平准基金设置办法》为标志的。在这一时期,台湾的粮食生产政...  相似文献   

17.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稳定大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工作,尤其是2003年以来,针对粮食供求出现的新情况,国务院多次召开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8.
“八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全区粮食年平均产量达到105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77.7公斤.列全国各省区的第三位.实现了粮食总量的自给有余,扭转了吃粮靠外调的局面。1996年.我区粮食生产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总产达153亿多公斤.比1995年增产48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我区农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其中一条重要经验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近年来,我区在农科教结合上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以推广适用增产增效技术为结合点,强化农科教结…  相似文献   

19.
《农村工作通讯》2005,(1):60-60
农业人口达128万的兴化市,1979年,以粮食总产92.2万吨荣登“全国粮食冠军县”,1983年以来,粮食总产保持在100万吨以上。2004年的增幅更是达到19.6%。兴化市一直在探索粮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两高一优”农业是促进我市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程玉荣一、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符合我市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在数量上已经满足需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很快,特别是玉米、水稻等优良杂交种选育推广以后,仅用了2至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