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途径之一。虽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作出了一定的变革,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革总体上是比较盲目的,制度建设缺乏针对性的缜密安排。现行的处理机制仅能处理现实中发生的劳动争议的一小部分,劳动仲裁制度存在不足。应通过实现劳动仲裁社会化,变革仲裁前置原则为仲裁自愿原则,完善劳动争议的时效制度,建立集体法判制度,健全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机制,实现对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构建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承担着十分繁重的任务,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通过对永嘉近年来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进行分析,指出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的新特点,部分劳动者存在过度维权现象,并分析了企业用工上存在的瑕疵。  相似文献   

3.
丁虹  江雪梅 《经济论坛》2005,(19):131-132
一、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的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简称仲裁时效),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不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而丧失请求劳动争议机构保护其权利实现之权利的制度。(王全兴主编:《劳动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29页。)1995年的《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1993年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3条规定:“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4.
周杏梅 《经济师》2008,(10):86-87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合法、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重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应当在现代司法为民和公正效率理念指引下,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双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来审理劳动案件;对现行法律程序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扩大劳动争议仲裁范围;完善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劳动争议仲裁在劳动争议处理中有其特殊地位,这要求它必须贯彻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原则。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首先应该扩大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把因利益争议而产生的纠纷纳入到仲裁的受理范围中来;其次,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应当摆脱行政化的色彩,实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的“三方代表性”;最后,在劳动争议仲裁人员的选拔和任命方面应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选拔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我国现阶段频发的劳动争议,从而实现劳动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白彦民  周文芳  单翀飞 《经济论坛》2006,(3):132-132,140
一、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渐露弊端 1.劳动争议仲裁的涵义。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委员会依法律法规和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申请,以第三者的身分就争议事实与责任居中进行调解或做出裁决。劳动争议仲裁体制作为诉讼前的法定必经程序,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劳动仲裁中确立财产保全机制,是一现实亟需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财产保全制度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现行适用尴尬及障碍进行剖析,阐明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确立财产保全机制的必要性,并进而提出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确立财产保全机制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波  张瑛 《时代经贸》2007,5(10Z):210-211
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是用来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手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确保两者二者都能真正发挥各自的作用,是解决好劳动争议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合同争议在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诉讼与仲裁是目前解决合同争议的两种有效手段,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对这两种争议的解决方式作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对仲裁的规定,与原来的三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相比,规定得更为全面、具体,合同的变更、撤消、解除、履行等所发生的争议,以及对约定违约金的增减均可通过仲裁解决,仲裁成为解决合同争议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仲裁解决合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劳动争议的发展变化与劳动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调解委员会受理案件的数量及成功处理争议数量逐年减少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选择先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经调解不成,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选择直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11.
毛丽冰 《经济》2013,(5):10-12
今年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正式施行5周年。5年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调解仲裁服务能力如何,未来的调解仲裁工作重点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经济》记者走进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对副司长李小  相似文献   

12.
《经济前沿》2008,(2):I0003-I0004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劳动保障局党组的领导下,我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要求,坚持“公正、公平、依法、稳妥”的仲裁理念,遵循实体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的发展方向,不断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劳动仲裁在劳动保障维权和化解社会纠纷的功能,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仲裁(Arbitration)又称公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作出决定”。仲裁有悠久的历史,据说远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城邦国之间即采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它们之间的争议。我国的仲裁制度,是改革开放之后恢复和建立起来的,继恢复对外贸易仲裁、海事仲裁之后,又先后开展了诸如经济合同、技术合同、房地产争议、消费纠纷、版权纠纷仲裁等等。虽然这些仲裁机构的设立,在计划经济时代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仲裁实践的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其不足之处。笔者以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行政色彩过于浓厚且而专业性不足,自身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而"或裁或审、各自终局"与单一机关处理模式的改革方向只着眼于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回避了这一根本性问题。仲裁程序的属性是法律性与专业性的统一,正确的改革方向应当是贯彻"三方原则",实现仲裁与诉讼差异化基础上的分工合作,以更好地解决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悠  周小浦 《江南论坛》2007,(12):24-26
长期以来,我国的仲裁实践中存在一种奇特的现象,同样是与用人单位的纠纷,却因此人身份的不同而遭遇截然不同的后果:如果此人是普通劳动者,则属劳动争议,可启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乃至最终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此人是具有干部身份的劳动者,则属人事争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提起人事争议仲裁,最终不能进入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转型期,社会的各种矛盾交织,特别是劳资矛盾较为突出,必须改变现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处理机制,改革完善法制建设和制度保障,还原仲裁的本质,全部实行"一裁终局",加强人民法院的执行环节监督功能;弱化劳动争议仲裁的行政性,强化其民间性调解功能,推动劳动人事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期案例:杜小姐在某公司做文秘工作一年多了。最近,在工作中出了几次差错,让总经理很不满意。于是,公司决定解除她的劳动合同。杜小姐对此不服,并诉于劳动争议仲裁。仲裁机构在审查公司与杜小姐  相似文献   

18.
王金兰 《经济论坛》2004,(10):111-113
仲裁作为解决商事纠纷的方法之一。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商事仲裁要解决的问题是私人间的纠纷,争议双方将其商事纷争协议交第三人来裁决是司法自治的精神体现。该第三人——仲裁机构因为当事人的仲裁协议的授权而获取了裁决的权力,这种协议可以表现为独立成文的仲裁协议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一项合同中的条款的形式。所谓的仲裁协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劳动争议机构的设立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应强化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能,尽量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并重新设计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建立"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双轨制,同时建议建立劳动法庭,改革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以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以利于劳动争议双方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职场     
《经济纵横》2006,(2):9-9
人事部举报电话:招聘会相貌歧视将严处;港企员工流失率最高 美企员工增长最快;2005年印度平均薪酬涨幅高出中国一倍;美国公司高管薪酬扶摇直上;深圳要率先出台劳动仲裁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