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运用旅区位熵指数、产业区域集聚弹性对欠发达县域江山市2008-2013年间的旅游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并分析了旅游产业集聚度与江山市GDP增长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江山市旅游产业各要素的集聚程度不均衡;景区景点、星级旅行社和星级饭店等要素的集聚度与江山市GDP增长分别呈高度相关、强相关和不相关;而在拉动经济增长排序上依次为:星级旅行社、景区景点和星级饭店。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综合区位熵指数法和产业区域集聚度指数法,定量分析了2010年~2014年京津冀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在京津冀已经具有较高的集聚度。但是,区域内各个地方的集聚程度以及不同行业间存在着不平衡;旅游产业不同行业的区域集聚度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同性质的相关性,部分行业的集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结合产业集聚理论对旅游产业集聚模式形成机理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鄂陕"两省旅游产业集聚模式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为:依托资源导向型产业集聚模式发展旅游业并不是最优路径,要将旅游资源,市场与政府宏观调控三大要素结合才能有效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旅游产业集聚进行研究,但从定量角度研究我国目前旅游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还不多见。本文尝试性地将经济学中用来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H指数(赫芬达尔指数)运用到旅游产业研究中,对我国目前总体上的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做一研究分析,从而得出目前我国整个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并根据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以后对旅游产业集聚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产业的高关联性,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特征.将产业空间集聚研究的分析框架,适宜的与旅游产业高关联性特征进行匹配,为探寻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灵感之源.该文将产业集聚理论应用于旅游产业集聚中,在分析旅游产业特征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的分析与解释框架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集聚现象不断涌现。准确测度旅游产业集聚度不仅是更加深入研究旅游产业集聚理论的基础,也是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空间布局的重要前提。本文对常用的产业集聚度测度方法及其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系统评述,是对旅游产业集聚理论的完善,对正确选择适用于具体研究目的的测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学锋 《市场论坛》2004,(11):62-63
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热点产业之一,和其他产业一样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业集聚成为其才提是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旅游产业集聚已初见端倪,旅游的产业集聚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创新可以保证集聚区域旅游业实现整体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把多勋  郭言歌  高力 《商业时代》2012,(34):130-132
文章以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为例,对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首先对甘肃省旅游产业影响程度进行评定,其次选取2002-2010年的数据测算区位商值,结合旅游产业集聚增长指数对甘肃省1 4个城市的产业集聚区按竞争力强弱进行划分,并给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是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逐渐成为新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和五地市集中度CR5指数对广东省28个制造业行业1999-2008年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2006-2008年广东省制造业集聚程度整体在下降,这说明广东省自从"双转移"政策出台以后,产业转移的趋势初见端倪,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应加快,重点加速移向珠三角核心区以外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定量地反映我国旅游产业的集聚状况,文章使用E-G指数从全国、区域和部门三个层面对1997-2005年我国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算,对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释了产生上述趋势的原因.文章认为:(1)大部分旅游产业部门不适合高度的地方性集聚,除非有较高的资源承载力作为支撑;(2)应该突破局部的空间限制,把更广阔的空间纳入到旅游产业集聚经济中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速铁路陆续建成投入运营,我国高速铁路的路网密度持续提高,客运专线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高铁加快了沿线城市的人口、物资、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沿线城市的旅游发展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本文结合武广高铁沿线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利用区位熵指数对武广高铁沿线地区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分析得出:武广高铁沿线地区旅游产业存在集聚现象,但集聚程度不均衡。  相似文献   

12.
文章梳理旅游产业组织演化规律,分析旅游业中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的相互关系,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利用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验证中国旅游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全行业和旅行社行业不存在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旅游景区在不同模型中均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旅游饭店及其他行业只有在考虑要素禀赋的模型中显示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在旅游市场化的背景下,中国部分旅游行业已受到规模报酬递增影响,出现旅游产业集群化趋势,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的规模经济同时存在于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及其他行业,本地市场效益将逐渐代替要素禀赋成为中国旅游业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以区位熵指数为指标测度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9~2013年的旅游从业者、星级酒店和旅行社的集聚程度,分析我国各省市的旅游产业集聚现状和变化趋势。以此为基础,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考察全国范围内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省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星级酒店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显著作用,旅行社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旅游从业者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借助CR5指标选择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六大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突变理论比较分析各地区产业集聚效率,构建制造业空间集聚适度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模型。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利润率两方面进行辅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典型制造业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但并非所有制造业产业集聚效率与集聚程度成正相关,过度集聚、要素拥挤及效率损失现象显著。最后,本文提出制造业产业区域性集聚适度问题及其产业转移方向。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集群探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张建春 《商业研究》2006,(15):147-150
集群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目的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旅游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在我国和世界许多地方已初露端倪。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吸引物及相关要素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和过程。因此,明确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形成机理,培植旅游产业集群,提升目的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经济亟待探讨的一个命题。  相似文献   

16.
流通产业集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必须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融入流通产业集聚全过程当中.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探究我国流通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影响.结果显示:国家层面上,流通产业集聚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体而言,东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水平、外商投资水平以...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旅游产业集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形成规模效应,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区域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影响旅游产业集聚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因子与集聚度的关系,最终提炼出影响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为旅游市场、旅游产业链、旅游交通、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8.
区域产业集聚的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区位商和产业集聚指数指标,对广西、广东两省36个二位数工业门类的产业集聚现状进行了测度;同时,根据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产业集聚强化、形成、退化和劣势四个部分,并对两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结果表明,作为西部地区的广西正在快速形成产业集聚,广东产业集聚速度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热点产业之一,和其他产业一样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业集聚成为其才提是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旅游产业集聚已初见端倪,旅游的产业集聚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创新可以保证集聚区域旅游业实现整体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依据现实中存在的旅游产业集聚这一现象提出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可能也存在集聚效应的假设,然后以西部12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测算区位熵的方法,通过相关数据测算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部12个省区市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较高,集聚效果较为明显,特别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冲击,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仍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最后依据测算的结果从西部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