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7月29日30日,湖北省政府国资委召开了“全省实施‘三个一批’战略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州经贸委(国资委)、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和列入“三个一批”(即在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方面,使一批大型国企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一批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企业的主要负责同志,会上,襄樊市、孝感市、东汽、蒲纺、华  相似文献   

2.
薛国友 《时代经贸》2008,6(19):152-152,154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批大型民营企业已经走出了国门,开辟了国际市场。但是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还有一定的缺失,这一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民营企业文化含义、怎样建设民营企业文化等四个方面论述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周书忠 《经贸实践》2008,(11):35-35
货币政策趋紧、物价上涨压力增大、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2008年注定是个不寻常之年,对于浙江民营企业尤其如此。在人们纷纷探讨如何应对这场“寒流”的叹息声中,在台州浙江恒勃滤清器有限公司,却是另一番景象:国际知名公司本田、雅马哈、富士通、TVS公司纷纷来访,同时带来的是一个个合作的项目和一批批订单。同样的生存环境,同样的企业性质,同样的生产工人却与那些遭遇寒流或正陷于困局的中小民营企业形成了巨大区别,这些正是源于不断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推动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是新时期民营经济发展的主旨,完成这项目标须着力从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快民营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科技进步,造就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集团和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引导民营企业科学发展,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保护好资源环境。而完成这两方面任务的核心与根本是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河北省民营企业与发达省份相比,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 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在谈到中小民营企业的现状和问题时,谈到两大问题阻碍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一是出身论,使中小民企在市场竞争中难获公平地位;二是民企自身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家族制严重制约了民企的发展壮大。所谓家族制就是企业使用具有血缘、亲缘关系的人充当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导致决策失误、不适合企业管理的人走上领导岗位、企业留不住有本事的人、产权封闭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一 不可否认,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中小民营企业的出现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6.
论稳健经营     
高文海  张耕 《经济论坛》2000,(22):28-29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即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一批“标志性企业”几乎同时败走“麦城”,或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麻烦。比如:天津大邱庄、南德集团、巨人集团、还有郑州亚细亚集团等等。其经营者曾是企业界的精英人物,然而,从如日中天到黯然失色乃至坠落却只有短暂的一瞬间。以前人们总有这样一个观念:国企举步艰难,民营企业则蒸蒸日上,人们从民营企业家身上所体现的创业精神、开拓意识,民营企业的运作模式、管理方法及民营企业创造的经济奇迹中似乎看到民族经济振兴的途径,然而却让人大跌眼镜。前面列举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引发了一系列变革,突出的变革之一是涌现出一大批民营企业,它们正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这些民营企业中,90%以上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的基本形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它们在促进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提供有效供给、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民营企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历程.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不断探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然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史,又是一部残酷的竞争史,在一批批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大量的民营企业又相继退出市场,甚至销声匿迹.为此,引发了理论界和实业界不断地思考与探索,民营企业何以能持续经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实施“三个一批”(即通过改革调整,使一批大型国有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使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使一批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战略,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湖北省委、省政府“三个三工程”的重要内容。实施“三个一批”战略,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秦辉 《技术经济》2004,23(7):3-4
一、企业家精神与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企业家是成就企业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甚至是关键因素。缺少企业家,是因为缺少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家精神,一般人们总是将其与创新、变革和敢于冒险等联系到一块,也有从制度上和社会化视角上考虑企业家精神的动因能力以及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程度。上世纪90年代,一批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先行。这已是企业实现经济腾飞的必要和先决条件,是每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共识。民营企业外部环境有待改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加之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民营企业正处在一个相当关键的历史时刻。就我国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说,民企文化的建立尽管不乏成功的案例,但仍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在肯定民营企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正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民营企业的波动乃至短命现象,已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社会问题。甚至有人惊呼:中国的民营企业怎么了,为何流星多恒星少?许多民营企业在中国迅速做大又很快破产倒闭,  相似文献   

12.
编前语:2004年7月29日-30日,湖北省政府国资委召开了"全省实施‘三个一批'战略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州经贸委(国资委)、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和列入"三个一批"(即在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方面,使一批大型国企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一批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企业的主要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而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直接影响共同富裕的实现进度。因此,厘清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动机与价值创造机制,对于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通过选取甘肃省一家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案例实践,在分析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探究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动机。研究结果表明:(1)扶贫政策能够给民营企业带来一定的便利,然而,随着扶贫政策实施的深入,如何建立具有长效、包容的机制才是真正解决“返贫困”问题的关键。(2)尤其是处于发展期的本土民营企业,对于参与贫困治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敏感。我国应最大程度的开发所处贫困地区的潜在资源,形成企业与地区贫困治理的共赢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开辟二板市场的意义在香港开辟二板市场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原因有三点:(一)解决民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民营企业的扩大、融资问题现在民营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讲,它的融资基本上还属于内部融资,而不是社会资...  相似文献   

15.
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之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实力。2004年前后,一批较大的民营企业,开始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向金融领域和重化工业领域拓展,投向钢铁、水泥、铝业、造船、化工等行业。但不巧的是,在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民营企业信用债券市场数据,创造性地构建了主体信用利差指标以精准刻画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成本,从企业内部会计信息质量视角对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问题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缓解投资者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显著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地,会计信息质量对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程度会因宏观经济状态而异,相比于经济上行周期,在经济下行时期,投资者风险厌恶偏好明显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对其融资成本的改善更为显著。建议民营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企业内部治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披露监督制度建设,改善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以从内部根源上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继《中国太湖史》、《无锡文化大观》、《国有企业模拟民营企业运行》、《苏南改革发展新思维》、《苏南模式的创新》等作品与读者见面之后,近日,无锡市社科界又有一批新成果问世。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冷祥初、周毅之、许夕华等主编的《农业产业化:中国农业发展之  相似文献   

18.
民营资金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为了改善民营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必须从民营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着手,促进民营企业资金管理环境的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税收政策变化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全球经济下行、供应链产业链不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民营企业投资不足与投资效率不高成为激发其活力的障碍。利用2017—2019年民营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增值税税率下调对民营企业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增值税税率下调的激励效应不仅可以显著地促进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扩大,而且可以显著地改善其投资不足的现状,以提升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下调在促进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扩大的情况下,还可以间接地改善其投资效率。因此,要完善财税配套政策体系,形成扶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合力;优化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发挥税收政策对民营企业的扶持作用;强化更加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力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构建民营企业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民营企业作为一种最富有生机,最充满希望的新经济形态,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得以迅猛发展,生产经营方式已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管理上从“家族式”、“作坊式”向实施科学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特别是一大批企业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之后,通过资本经营,以“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等手段组建成了企业集团,把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民营企业将是支撑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强基石,也必将是参与国际大竞争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