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首都经济》2012,(9):61-61
首钢老厂区将打造老工业特色文化旅游区域,利用工业遗存和周边环境推出“有山有水有河流”的特色夜晚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2.
龙烟铁矿公司创建于1919年3月29日,迄今已有96年的历史,它孕育了今天的首钢和宣钢,是新中国矿山冶金人才的摇篮。目前,以国家矿山公园为主要形式的矿山工业旅游在国内旅游发达地区逐步兴起,但在张家口市矿山工业旅游几乎还是空白。位于张家口市庞家堡镇的龙烟铁矿旧矿遗址保存形态完好,具备了开展矿业遗址工业旅游的优势条件,文章基于龙烟铁矿矿业遗址现状,将对其开发工业旅游的模式与产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首钢东迁 税收和污染成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钢”搬迁,北京的天空无疑会变得更蓝,但在北京和唐山、企业和员工之间,需要平衡的事情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4.
《首都经济》2005,(7):16-18
首钢搬迁使得石景山区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然而,首钢搬迁以后.石景山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城区功能如何转型?更为世人所瞩目。近期.石景山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打造CRD——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的设想.并提出了比较完善的发展规划。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石景山区区长侯玉兰。  相似文献   

5.
为弥补首钢搬迁给北京区域带来的经济下滑和产业空心化问题,北京市石景山区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于2006年1月正式加入中关村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6.
《唐山经济》2005,(11):F0002-F0002
10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长王岐山,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省长季允石等陪同下,来到曹妃甸工业区的首钢新址进行调研,并且就首钢搬迁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首都经济》2005,(7):19-23
CRD的论证和考虑.早在国家正式决定首钢搬迁之前的若干年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8.
郭莉 《首都经济》2008,(2):38-39
首钢搬迁调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福田打造国内最大轻型发动机基地,和利时签约深圳地铁~号线续建工程……那些记载着北京工业发展辉煌的老工业企业,如今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2007年的北京工业全面飘红,仅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就实现增加值1782.4亿元.同比增加13.7%.全年增加值预计突破2000亿元!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10,(9):F0002-F0002,1
京昌高科技信息产业园(以下简称“园区”)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园区开发商——北京首冶新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首钢冶金机械厂.近几年,结合企业搬迁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工业地产项目,到2008年底,相关调整和改制顺利完成.园区建设也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系统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文章在对工业遗产与工业遗产旅游认识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并将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划分为五大类,探讨其内在联系和文化内涵,最后提出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唐山经济》2005,(11):1-1
由首钢总公司联合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的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10月22日在我市曹妃甸正式挂牌,双方各占股份51%和49%。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成立仪式上指出,实施首钢搬迁,建设曹妃甸钢铁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决策,是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措施,对推进环渤海经济区的繁荣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后工业时代的工业遗产如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近年来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线划图的表达方式难以将工业遗产完整呈现;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工业遗址的原貌完整呈现于计算机中,为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在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并以首钢厂区和首钢二通厂为例介绍了项目中建设虚拟场景所使用的技术路线,为其它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声音     
《首都经济》2011,(8):61-61
石景山区与首钢心手相连,休戚与共。首钢的搬迁调整。石景山区的战略转型,极大地适应了中央关于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占得了先机,也赢得了主动。  相似文献   

14.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价值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在对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开发模式和开发效益等问题.分析了北京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并由此提出了北京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合作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过,世纪之交“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大北京”规划)再次以庞大阵容研究该问题,特别是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为确保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出对首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确定首钢生产基地外迁河北唐山曹妃甸。首钢成功搬迁为京津冀一体化奠定了基础,但不可否认,京津冀一体化进展与期望仍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老工业基地旅游研究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评述国内外老工业基地旅游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和对比国内外老工业基地旅游发展的差距,认为旅游业,尤其是工业旅游,在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还蕴藏巨大潜力。文章分析了我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开发建议,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为游客提供了参观工业生产的机会,加强消费者对公司品牌的认知。目前运城的工业旅游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旅游资源众多、市场潜力很大。通过对现有工业旅游开发成功模式的研究并对运城市现有的3个工业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其选取的旅游开发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老工业搬迁区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探讨了老工业搬迁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层的权重,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铁西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9.
《首都经济》2012,(4):62-62
据石景山区人力和社保局透露,该区历时7年的首钢搬迁调整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近日划上了圆满句号,从2005年起,首钢共向社会分流24680人,其中石景山区接收14958人,目前,他们中已有92.43%实现了再就业,实现了顺利分流、平稳安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旅游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旅游形式之一,是一种工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文章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对工业旅游自引进中国以来的理论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并在工业旅游发展现状、产品研究、规划开发等多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