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浦东高起点开发的重要标志之一。至1997年,浦东新区经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8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以重点小区的开发建设,带动引入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浦东新区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分布在几个重点小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了浦东经济发展的亮点。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初具规模创建于1992年7月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是浦东新区重点开发小区之一,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园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微电子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三大产业,而以现代生物医药产业…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我国将进入实施第三步战略的关键时期,浦东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正按国家和上海市确定的总体战略要求,努力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世纪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地。浦东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机遇和优势90年代初,党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为浦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最大机遇。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浦东开发开放要“高起点”、要“后来居上”的指示精神,浦东新区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先行战略,采取外引内联、以市场换技术的跨跃式发展方针,实现了浦东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跃式发展。在199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10亿元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浦东新区金融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科技产业化“三个先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浦东民营科技企业在加快浦东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民营科技企业以机制灵活和高新技术的独特优势,在短短七年中实现了迅速发展。其主要标志是:在规模上逐步从小本经营向规模化方向转变。在技术上逐步从实用技术向高新技术方向转变。在产业结构_[逐步从咨询服务为主向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转变。在人员结构上逐步由离退休科技人员为主办企业向年轻人携带知识产权项目为主办企业方向转变。民营科技企业是浦东开发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促进浦东…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第一支柱产业。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的到来对浦东的发展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随着浦东进入功能开发阶段,新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为这一阶段的开发注入强大的能量,并日益成为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高地。培育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是促进浦东新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的重要手段之一。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新区把扶持高科技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以生物医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正在浦东迅速成长。一、浦东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创业中心是在我国科技体制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所引发的一系列改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在提高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转化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企业家等力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如果从浦东新区建设知识经济小范区、构造新K创新体系的高度来思考,我们认为,要充分利用中央给予浦东宛行试点的政策,大胆创新,有所突破,真正在浦东形成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体系。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强化功能定位,突出行业特色根据国家科技部对创业中心的功能定位,及浦东发展知识经济的目标,从现有金桥、张江高科技园区和产业的…  相似文献   

6.
浦东新区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浦东新区现已有大量高新技术企业,他们的迅速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有为企业提供国际化信息、融资、技术支持及其他支撑服务的中介机构,因此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乃大势所趋。一个发育完善的高技术中介服务体系,能为新区各类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就此意义而言,完备便捷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是高科技产业的内在要求,同时是浦东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实现聚焦张江战略的必要保障。  作为新区聚焦中心的张江高新技术园区是汇集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7.
服务贸易、高科技、头脑型公司取代传统制造业 浦东新区经贸局发布的一项分析报告表明,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浦东,今年以来,招商引资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服务贸易、高科技企业、头脑型公司已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浦东外商投资热点。 浦东外资工作还有一个显著特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多,跨国投资性企业加快集聚。近期,上海市首批认定的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中,浦东新区占了5家,分别为三菱商事、富士胶片、德尔富和霍尼韦尔等。柯达、亚东投资、YKK等跨国公司已在浦东设立“头脑型”投资性公司,巴斯夫、欧姆龙等也计划将投资性公司从境外迁往浦东。  相似文献   

8.
紧紧围绕增强上海综合竞争力这个核心,努力构筑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的浦东新区技术创新体系,着重抓好技术创新的主体和载体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基本形成浦东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群的自主创新优势和人才优势,基本形成以“一江三桥”高新技术产业带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基本形成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群,把浦东建成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区域技术开发中心,使张江高科技园区等新区技术创新园区成为上海乃至中…  相似文献   

9.
魏淮 《浦东开发》2002,(11):27-31
浦东开发开放12年来,坚持“高科技产业先行”的战略,浦东己从投资拉动型转入创新推动型的发展新阶段,应用型科技研发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目前中外企业在上海浦东所开设的研发机构己超过100家,其中跨国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就有75家,名列《财富》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大企业中,己有50多家在浦东新区内设立了生产基地或研发机构。  相似文献   

10.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达万亿元这一目标,浦东任重道远,而通过立法,来保障目标的实现是浦东人大的一次探索。新年伊始,浦东推出第一部带有立法元素的决定——《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决定》(简称《决定》),各大国有开发公司老总、高新企业负责人都在细细的研读,大家一致公认: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区很给力!  相似文献   

11.
设立高新技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远期目标是形成一个立足浦东、覆盖上海、面向全国的基于高新技术完整产业链的投融资平台,通过产业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以推动浦东高科技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请老外引进“老外项目”,这是浦东新区今年重点开辟的第二条招商渠道。目前新区已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个国际中介机构和企业建立了招商合作关系。1998年以来,浦东招商引资态势依然看好,1~5月新区新签外商投资项目232个,吸引合同外商协议金额18.66亿美元。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新区管委会双管齐下,形成国内、国外两个招商引资的渠道。前不久,浦东新区经贸局由日本大和证券株式会社牵线搭桥,在日本举行了“上海浦东投资环境和合作机遇说明会”,许多日本商贸企业和金融机构当即表示了投资浦东的意向。通过投资浦东成功的三…  相似文献   

13.
德国现有8000万人口,人均年产值37800马克。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已将发展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产业,采取措施鼓励创新企业的发展。自80年代起建立高科技中心(科技园区或企业孵化器)扶持创业者,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手段。到目前为止,全德国已建立了200多家高科技中心。高科技中心以其特有的优势吸引创业者,为德国的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一、德国一些作法1、德国把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德国联邦政府的教育、科学、研究技术部的《1996年联邦研究报告》中指出,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究与发展对未来的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4.
浦东开发开放八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邓小平同志对上海提出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实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提出并实施浦东开发开放“高新技术先行”的方针,极大地推动了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新区以高科技园区和新兴产业基地为载体,迅速集聚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形成新区六大高科技支柱产业,推动了浦东功能开发,成为浦东建立领先全国的新兴产业高地的有力支撑。新区高科技产业走廊初具规模19…  相似文献   

15.
在浦东新区九年开发开放进程中,科技先行是浦东开发“三个先行”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来,浦东高科技的发展,不断提升浦东产业结构,推进了高科技产品出口,带动了浦东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并在世界经济波动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中,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浦东新区提出了“要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战略要求,为浦东新区经济贸易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基本形成了新三年浦东经济贸易发展基本思路,即:在招商引资方面重点实现“三大突破”,在产业升级和提高国内外竞争实力方面重点推进形成“三个一批”,在繁荣第三产业,凝聚商气、人气方面重点加快发展“三大龙头产业”,全面推进浦东经贸功能开发,为浦东开发开放面向新…  相似文献   

17.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特征日益凸现,各国政府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南联盟的现实又一次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对此,江泽民总书记多次着重提到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委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高新技术的发展。这对浦东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浦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非常重视高新技术的开发、培育和产业化,几年来围绕这一命题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和配套政策。这些措施和政策对高科技企业的培育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毋庸讳言,由于对高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年间浦东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拓展功能,增强辐射,有序发展。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已有78家中外金融机构落户,其中外资银行达42家。在外资银行中,获准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有19家。已集聚国家或地区级的证券、交易、产权等六大要素市场,凸现了现代都内经济发展特征。在金融贸易区扩展功能上,联结张江、金桥、外高桥、孙桥,形成了“一江三桥”高科技产业带,推动了浦东新区以金融、贸易和高科技产业为重点的综合功能开发,形成了现代通信、微电子、生物工程、计算机及相关产业、汽车、现代家电等六大支柱产业的整体发展。 从…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浦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夏晓辉,徐永华  浦东新区要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浦东科技发展战略》已经提出,要有重点地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  相似文献   

20.
浦东新区要争当高科技产业化的领头羊开发开放浦东是党中央、国务院在90年代初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浦东开发开放的目标是要推动上海尽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建成能够参与对世纪国际竞争的经济中心城市。因此,开发开放浦东是一项国家战略。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关头,””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的步伐,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必然选择,也是浦东新区为“振兴上海、服务全国”应作的贡献。1.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是浦东新区增强为全国服务能力的需要。当代世界是高科技迅速崛起主宰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