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蔺莹 《三联竞争力》2009,91(10):58-58
正如那本畅销书的书名一样,李开复虽然没能做出最好的谷歌。但成功实现《做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2.
大师李开复     
业界称:李开复懂技术,懂管理,了解中国市场,并在中国政府与大学中间有着广泛的资源。在中国的企业界,可能只有李开复一人具有着让中国的年轻精英们追随的魅力,李开复在中国年轻人中的影响力是微软所忌惮的,也是谷歌中国研究院的希望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05年夏天,Microsoft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槽Google,一夜之间置身诉讼与新闻的风口浪尖。他在这本及时推出的作品中回答了公众的疑问:“Google和中国,这才是追随我心的选择。”(见“后记”)在这本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书里,李开复阐发了自己的成功哲学:成功是多元化的;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的“成功同心圆”将“诚信”这价值观置于核心位置,辅之以积极主动、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和胸怀六种当代社会必备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张娅 《商务周刊》2009,(23):58-59
这可以看作一个象征。从今年9月份开始,Google在中国转而实行和全球一致的管理层架构,由两位高管来分管运营和研发。随着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的离职,原来负责Google大中华区销售业务的全球副总裁刘允接替其负责在大中华区的商务及运营,杨文洛则接替了李开复在中国的工程与研发方面的职责。Google以后将不再设大中华区总裁的职位。  相似文献   

5.
《华商》2012,(2):26-26
认证资料显示为“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李开复1月30日在微博称,苹果公司应该释放部分利润来改善代工厂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6.
熊川 《连锁与特许》2005,(10):47-47
法庭作出了有利于李开复和Google的判决,李开复可以立即开始其在Google中国的工作.9月14日,《财经时报》从Google公司获得介绍此案的详细资料,其中涉及到大量鲜为人知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邹尧 《商界名家》2006,(8):60-62
李开复的职业品牌借用Google的新平台越来越强大,而Google除了刚开始的时候从李开复身上获得的社会效益外,公司在中国运营不仅成效不大,反而是“一地鸡毛”。[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拯救中概股     
《创业家》2012,(10):58
香橼(Citron)创始人安德鲁·莱福特(Andrew Left)大概没有想到,一份看多搜狐的研究报告,会引来谷歌中国前总裁李开复等中国商界人士的抗议。这份报告将搜狐旗下的搜狗与奇虎对比时,顺便看空了奇虎,并且犯下几个在李开复看来纯属低级的错误。于是,李开复抓住其中的破绽,用英语撰写文章谴责香橼。  相似文献   

9.
王瑶 《中国市场》2010,(5):22-23
李开复的新公司每天都迎来无数访客,有应聘者,有推销点子的,最夸张的是来过一位推销UFO捕捉技术的。新公司不会像Google一样为大厨预留职位,自称“美食家”的李开复如今经常跟员工一起吃快餐。他自己也开始养成新的习惯:机票订经济舱,去美国出差住70美元一晚的快捷酒店。接受专访时,李开复说:“创新工场不是一个教室,我们不是每天扮演教练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随着李开复跳槽事件的一波三折,Google、微软和李开复成为近段被人们关注的三个核心关键词。这场看似简单的“挖角”,伴随着此前微软频频有不少技术人员跳槽到Google,人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在众多技术型人才心中的天平上,Google为什么重于微软?  相似文献   

11.
段钢 《创业家》2010,(5):28-31
创新工场,有着强烈的李开复烙印,李开复经历的烙印。在这里,对李开复标准的称谓就是开复,带有敬意的就是开复老师。相应的所有的创新工场的成员都被称为工友。  相似文献   

12.
《三联竞争力》2007,60(2):45-45
李开复因为深受比尔·盖茨的青睐而成为中国学生的“精神教父”,顶着“成功学专家”和“技术天才”的光环。但现在,他的光环似乎黯然许多。在替Google开拓中国市场的这一年里,李开复经历了太多的怀疑和指责。  相似文献   

13.
《广告大观》2010,(10):58-59
李开复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智能手机的价格日趋便宜。未来3到5年中国手机互联网用户将由目前的约3亿增长到8亿。肖明超在《2010年中国媒介五大发展趋势》中提出,手机媒体市场机会凸显将是媒介市场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4.
对于离开一事,李开复自己有着明确的说法:"这是遵从心的选择。"李开复离职水到渠成李开复究竟为什么离开谷歌?这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把这个问题理清楚,李开复和谷歌中国的过去纠结以及未来就会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华商》2010,(8):23-24
背景:8月13日消息,创新工厂董事长李开复接受访问,他表示,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推动将会推动互联网第三波浪潮的到来。创新工厂的重心之一,也希望在建立一个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体系,降低中国人使用移动互联网的门槛。  相似文献   

16.
人物     
《中国对外贸易》2009,(10):10-10
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离职 9月4日,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正式辞职,在四年任期结束后最终选择离开。至此,自2005年谷歌正式入华以来组建的创始团队已经悉数离开。杨文洛将接替其负责谷歌在中国工程与研发方面的职责,现负责谷歌大中华区销售业务的全球副总裁刘允将接替其谷歌大中华区商务及运营方面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冉孟顺 《商业文化》2005,(7):101-103
职业经理人腾挪中如何处理与老东家的关系7剑拔弩张还是皆大欢喜7李开复和唐骏无疑选择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在GOOGLE、微软、雅虎以及百度等错综复杂的竞争焦点上,李开复的动向甚至成了行业竞争的一个风向标,这肯定大大出乎李的意料,但他的戏剧化职业旅途恰恰给所有经理人提供了最新鲜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8.
史翔宇 《创业家》2012,(10):61-61
此前质疑多家中概股的香橼(Citron Research),这一次成为了创新工场CEO李开复等中国商界人士质疑的目标。 8月27日,李开复发表文章指香橼一份涉及奇虎的研究报告造假。三天后,香橼创始人安德鲁·莱福特(Andrew Left)公开回应时称,李开复选择性地忽视了香橼创立11年来在美国和中国揭露130多家公司不良信息的记录。  相似文献   

19.
观察     
《三联竞争力》2006,(7):79-79
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谈人才管理,雅芳董事会主席钟彬娴谈成为领导者的五个要素。  相似文献   

20.
声音     
《销售与管理》2009,(10):15-15
“对于谷歌,我现在已经没有遗憾,但我的人生还有一个缺憾没有实现,我想去弥补它。” ——这个缺憾是什么?是创业。用李开复自己的话说,就是“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