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执行工作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职能,应严格按照民事诉讼的立法精神和立法原则展开,体现出救济性、中立性和被动性;执行不能是申请执行人对其经营风险的延续,是申请执行人应当自行承担的后果和责任;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要淡化职权色彩、强化法定程序、完善执行监督。  相似文献   

2.
纪检干部的工作是模范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党的良好形象,查处党员中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在工作中不但要坚持执行路线的严肃性,也要保持热情工作的责任心,才能把纪检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3.
1.进程的基本概念。进程是可以和别的程序(进程)共行执行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计算机是执行程序的,并且是执行存放在计算机内的程序的,这是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这个基本的工作原理可以用软件工程学中的术语“What”来概括。计算机是怎样执行一个程序的呢?这就是软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企业法律顾问工作中执行案外第三人的形象日渐增多,有的是所在企业成为被执行的第三人,有的是本企业作为申请人,申请执行案外第三人。  相似文献   

5.
王春女 《企业家天地》2013,(12):209-209
在基层法院内各部门中,执行局一直是被信访大户。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不满和意见,主要也集中在执行工作。这里面有一些人民群众对法律不了解,时法院执行工作期望过高的原因,也有法院执行局个别同志工作能力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原因。  相似文献   

6.
民事执行难一直是困扰民事执行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针对这一客观现实,学界及司法实务部门对我国的民事执行制度进行了深刻反恩,形成了诸多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有人提出“以人身为执行对象,解决民事执行难”的论点。从民事责任制度对民事执行措施立法的影响这一视野出发,民事责任制度作为目的制约着民事执行措施这一手段;从民事责任制度的历史沿革来看,以行为和财产为执行对象而抛弃人身这一执行对象,是人类法制文明发展的标志,强化民事执行措施,制定民事执行法,不可以人身作为执行标的。  相似文献   

7.
完善执行制度,探索执行工作新机制,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运用这一观念指导和推动执行理论的研究。尝试运用执行至上观、效益优先观和权力制衡观,探索完善执行制度的几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工作的成败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执行到位。从结果到位、方法到位、操作到位的角度,探讨提高执行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保险企业执行力是一个完整的能力与动力组合系统。由于保险业的特殊性,使得保险企业执行不力的问题比一般企业更为突出。影响保险企业执行力的因素归纳起来有员工个人因素、组织管理因素、工作任务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执行动力或执行阻力,从而对保险企业执行力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提升保险企业执行力应从改善其诸多影响因素着手,尽可能地克服阻力因素,强化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刘敏 《现代经济》2007,(7S):78-79
业委会的专职执行秘书是代表业主委员会行使职权,在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的沟通和协调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做好专职执行秘书工作也是小区健康、和谐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