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是在统筹城乡背景下保护耕地的重要方式。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的正当性在于形成基本农田保护的激励机制、缩小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的利益差距,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结合部分地市探索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的实践,我国在《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改中应增加基本农田保护补偿的相关条款,从永久基本农田补偿的目的、补偿资金的投入、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的使用以及补偿的监管机制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构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2.
基本农田保护与动态管理机制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动态管理,建立和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管理机制,是切实做好基本农田日常保护与管理的有力保证,为此就需要:建立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和用途机制、基本农田动态监测和监督检查机制,基本农田建设投入引导和奖励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路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给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有计划指标分解模式、重点区域保护模式、地方自愿申报模式三种模式构想,而且必须与各类规划、土地调查、土地整理、集体土地流转紧密结合.为了使其能得到真正长久保护,还必须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和保护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基本农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真正的保护执行主体;(2)基本农田保护带来的机会成本不能合理分摊;(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不够科学;(4)基本农田的占补不到位,"占优补劣"成为通病.从经济学角度讲,基本农田所表现出强的"积极的"外部性及其"准公共物品"属性,为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应构建以补偿为核心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农民、村集体和地方政府都应成为基本农田保护补偿的主体,补偿的标准和方式由土地价值和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所决定.结合新形势下基本农田保护要求,还应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5.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创新的价值在于合理配置耕地保护利益、适应耕地保护规制方式转型的趋势、缓解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的困境。结合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实践,我国应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基金、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保护补偿合同等方面,完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部近日正式确定了116个县(市、区)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计划利用5年时间建设高标准、有特色基本农田2028万亩,为“十一五”期间探索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机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基本农田     
《农村工作通讯》2008,(23):48-48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态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实际调研的研究方法,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从数量保护、质量保护、环境保护等3个方面阐述了内涵,并对河南省耕地及基本农田的保护现状和耕地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数量占有量较大,基本农田保护率较高,平均保护率达到85%以上;同时存在河南省耕地总体质量较低,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复垦整理难度大;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供给压力突出;灾毁耕地不断发生,土地生态环境面临威胁等农田保护瓶颈问题。该文根据河南省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态势及问题提出了通过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科学合理划分农田保护区域;建立基本农田法律法规体系;损失补偿相关制度等措施,以期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治理能力和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态势与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1996~2003年全国净减耕地数量为670.4万hm^2,年均净减少95.77万hm^2。为此,应探讨耕地保护的调控模式和机制,确定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改善目标以及耕地生态建设目标;并对不同时期的目标进行分解,使其成为各地方、各层次主体的实际行动目标。通过重建耕地价格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基本农田作为耕地的精华,是耕地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为此,要特殊保护一级基本农田,要改进基本农田损失补偿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保护的技术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农地保护的目标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回顾我国农地保护历史过程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我国农地保护的目标,提出现阶段我国农地保护应以数量保护为基础,以质量保护为重点,以生态保护为支撑,完善农地保护机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对实现农地保护目标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区域基本农田保护的思考与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加强城市区域的基本农田保护,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维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促进城市的生态建设和持续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基本农田保护所面临严峻的形势与压力的基础上,从优化土地利用、美化城市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阐明了保护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我国城市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定位和六点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耕地外部性角度运用经济学模型分析耕地占用税的功能定位,并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角度出发阐明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1)耕地占用税设立的标准应实现基本的功能取向,包括保护耕地、遏制土地不合理利用、实现耕地外部效应内部化、为农业发展筹集资金、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等方面;(2)各省市耕地占用税占农地取得成本、建设用地出让平均价格比例差异性较大;(3)耕地保护作用日益凸显,但仍受到执行效果不显著、税率调整频率偏低等问题的限制。耕地占用税对耕地保护具有可行性,强化耕地占用税对耕地保护的约束力,宜从改进计税依据、合理确定税率、突出税收的主导地位、改变税收隶属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丰富,耕地能实现占补平衡,从表象看耕地保护压力不大,但着眼于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大局,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黑龙江省耕地保护还存在着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均衡,地方配套措施与国家政策不同步,基础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耕地保护是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好黑龙江省的耕地保护工作,努力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开发未利用土地,破解"哈大齐"工业走廊发展的土地资源"瓶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The delineation of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will safeguard the production baselin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y securing easily appropriated, high-quality farmland surrounding urban areas, thereby strictly controlling the use of farmland (especially high-quality farmland surrounding urban areas) facing accelerated urban expansion. This study researched the delineation of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in a typical region undergoing rapid urbanization. By constructing a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model, farmland was classified into matrix, edge, and island farmlands in order to analyze farmland contiguity and fragmentation. Based on the indicator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plans related to farmland,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was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develop an evaluation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farmland produ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land spatial contiguity and highly efficient productivity, a delineation model for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was proposed to delimit the permanent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boundaries for high-quality farmland around urban areas.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matrix and edge farmlands can intuitively display farmland contiguity characteristics; (2) comprehensive farmland productivit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farmland spatial patterns, supporting infrastructure, and policy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and (3) there was a high degree of spatial overlap between contiguous and highly productive farmland. The model took both comprehensive farmland productivity and spatial clustering into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delineate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which is a beneficial factor in protecting farmland quality and safeguarding sustainable farmland utilization.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control line to limit urban sprawl, guide urban cluster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rban land use.  相似文献   

16.
国家对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了严格的保护制度,各地也尝试构建耕地保护的补偿机制,但补偿价格的测算目前还没有比较科学的方法,多是结合当地财政状况和经验值进行估算.本文从土地发展权损失的角度,通过量化发展权受限的损失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价格进行测算,为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激励机制提供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7.
对完善我国当前耕地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耕地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制度尚不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缺位,导致耕地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不佳。因此,应明确耕地资源保护立法的价值,调整耕地保护法律关系,构建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农地发展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浅谈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弹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仍然遏制不了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的减少.在耕地的严格保护中寻求弹性保护,从耕地和基本农出保护的数量弹性和空间弹性出发,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部分内容和措施方面进行探讨思考,提出了耕地弹性保护和基本农田弹性保护,以期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社会监督机制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当前的耕地保护社会监督机制还主要依附于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造成当前的社会监督机制缺乏独立性和监督标准,社会监督内容和监督程序不完善。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社会监督机制,除了加强行政监督的基础建设外,关键是要建立相对独立运行的社会监督机制和与行政监督相配合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