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王洪庆 《亚太经济》2006,(3):106-108
利用2001、2002、2003年的工业行业数据,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外贸竞争力的途径,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外贸竞争力指数的提升,同时也发现,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较高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出口和技术创新都是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指数的因素,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较低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出口提升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指数,而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却降低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指数。  相似文献   

2.
在外贸实战工作中,不少出口企业会接到国外买方开具的非银行信用证,一旦有所疏忽,就容易被国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银行信用证进行诈骗,出现钱货两空的严重事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2010,(15):20-21
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多双边互利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方面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多变,但总体来看“走出去”的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工业品出口中出现的“量增价低”现象,既有企业低价竟销等市场秩序方面的原因,也是传统数量型外贸增长方式带来的结果。这种现象如果长期持续,将会造成我国企业利益的流失,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破坏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应当加快落实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措施,进一步规范出口市场秩序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政策,大力促进商品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5.
纵观我国企业,目前“走出去”还是办加工贸易,以简单分包、劳务、建立营销渠道为主,离更宽更广地利用海外资源,尚存不小差距,我国企业“走出去”应该跨越一座路路畅通的“立交桥”.在形式上创新,而综合国内外企业“走出去”成功形式,主要应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广东大经贸》2008,(2):10-10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外贸经营权由国有企业垄断。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只有10多家可以经营外贸进出口的全国性企业(中央外贸专业公司,属下有省分公司。市县支公司),而20多年后的今天。有外贸经营权的内资企业达到10多万家。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加强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前瞻性,加大了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的力度和节奏,出台了一些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具体政策措施,以缓解出口企业的成本压力,降低企业经营负担,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巩固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回稳的势头。  相似文献   

8.
周燕 《宁波经济》2009,(8):58-59
金融危机致使许多外贸出口企业陷入窘境,调转船头,开辟内销,成为多数企业的自然选择。眼下“外贸转内销”俨然成为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市场的转型,并不意味就是成功。因为转型过程本身,同样是伴随着艰幸、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有些企业贸然杀人,结果死得更快;有些企业备战不足,启动市场却后劲不足;有些企业观念尚未转变,遇到挫折就心生踌躇……  相似文献   

9.
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多双边互利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方面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多变,但总体来看走出去的机遇大于挑战。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决策,进一步加大对境外投资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6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着愈发严峻的形势,突出表现在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需求不振,简单产品订单向东南亚转移加速,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这些因素叠加使得一度以要素增加繁荣起来的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遭受到巨大的冲击,而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首当其冲。“转型升级”已成为外贸行业的重大课题和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11.
杨波 《东方经济》2003,(6):48-50
现实的商海与生意场上,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跨国营销、国外企业、国外定单的幌子,再加上一些让人不易识别的手段进行诈骗。出于各种原因,有些企业被迫盲目签订合同,结果给投机取巧的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使企业和自己蒙受了巨大损失。所以,无论是在国内、国外创业、做贸易,切忌盲目,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定要调查清楚,谨慎行事。以下事例希望能警醒企业和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的临近,对于国内市场日益饱和的加工装配型有色企业,对于出口市场受到进口国贸易保护主义威胁的有色企业,对于国内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的铜、氧化铝等行业中的企业(集团),更应该抓住历史机遇,研究并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国际市场进入战略。一、贸易式进入战略贸易式进入战略亦即出口战略,它又分为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代理出口)战略。外贸体制改革以前,我国企业一直沿袭外贸收购方式,生产出口产品的厂商完全与国际市场分隔开来。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外贸代理取代了外贸收购,国家还鼓励和支持工贸结合…  相似文献   

13.
苏俊  颜色 《江苏改革》2002,(5):41-42
通过对国内外钢管企业的比较和关税变化的分析,对我国钢管进出口数据以及我国外贸政策的分析,阐明了加入WTO以后对我国钢管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外资筑基中国贸易大国 2004年中国外贸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的贸易大国。这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所作出的贡献最大。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去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为6631.63亿美元,同比增长40.42%,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比重57.43%。其中出口3386.06亿美元,同比增长40.89%,占全国比重57.07%;进口3245.57亿美元,同比增长39.95%,占全国比重57.81%。另据中国商务部外资司的统计,去年国内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前100位的企业中,90家企业属于IT类企业,且以从事加工贸易为主,其出口额总计为1008.53亿美元,占前100位企业出口总额的94.17%,占同期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的29.77%。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前100位外资出口企业中,外方股东来源地大都为萨摩亚、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国际金融离岸中心。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充分重视战略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但须摒弃”大而全”的思想,掌握关键成功因素,制定精简的“小战略”。截至2012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贡献GDP的58.5%,贡献外贸出口额的68.3%,贡献税收的52.2%,解决超过80%的就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宏观好、微观差”,曾经是1996年前后我国宏观经济的一种形象描述,特指那时的微观主体——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但GDP增长较快的现象。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似乎又“复制”了这一特殊现象,突出表现在外贸领域。从宏观上看,我国外贸出口整体仍延续几年来的好势头,今年前5个月增长22.9%;但微观上看,“三率两价”抬高企业成本20%--30%,许多企业出口利润率下降甚至亏损。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再次提出“走出去”战略,旨在把“引进来”和“走出去”肾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目前我国“引进来”已取得巨大的成就;“走出去”虽已初见成效,但由于我国企业实力尚弱,在海外投资方向、定位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认为现阶段东盟各国应该是我国企业“走出去”首先选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今年3、4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企业用工数以及企业家信心指数均有所回升,除外贸形势仍显严峻外,经济下行趋势已有所遏制。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识工业品出口的“量增价低”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晋平 《调查研究报告》2006,(187):3-13,F0004
近年来我国工业品出口中出现的“量增价低”现象,既有企业低价竞销等市场秩序方面的原因,也是传统数量型外贸增长方式带来的结果。这种现象如果长期持续.将会造成我国企业利益的流失,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破坏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应当加快落实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措施,进一步规范出口市场秩序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政策,大力促进商品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20.
人们通常把作决策、拿主意叫做出点子。这“点子”的出处,笔者未曾考证过。前几年,被称为“点子大王”的何阳为不少企业和经营者出过许多好点子(诈骗入狱与本文无关),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点子热”,它毕竟给那些固守旧念的人们带来了经营新理念。于光远在《两种致胜之道》中说“红点”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于光远在他编著的《两种致胜之道》一书中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传奇故事。清初,扬州有名的围棋手摆围棋擂台赛,某大盐商宣布,谁胜过了范西屏,就奖赏一百两银子。当地有个屠夫想去发这笔财,但他棋艺不高,不敢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