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集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为起点探寻了城市化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互进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产业集聚形成了城市且使城市化进程加速,另一方面城市的形成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集聚。因此,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既要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又要搞好城市规划,充分考虑产业集聚的需要,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以实现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游植雄 《开放导报》2003,(10):35-37
产业集聚是城市化的基础,农村的产业集聚推动了农村的城市化,地处经济特区外的深圳市宝安区,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一个案例,分析其产业集聚方式带来的农村城市化模式,由产业集聚程度决定的城市化水平,对深圳特区外和我国沿海类似地区的产业发展及城市化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是城市提高质量的物质保障。本文对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化进程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实证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作用并分析出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成为21世纪区域经济增长的两个关键因素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共识.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也表明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相关性.目前,我国东部部分地区产业集聚现象日趋突显,产业集聚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巨大力量,并有效地推动了这些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文章主要对产业集聚的成因进行了说明,阐述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作用,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产业空间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第二、第三产业区位的形成与集聚是城市化的本质性内容;城市化是产业空间集聚必不可少的因素,对其起促进作用.通过对区位商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可以分析两者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浙江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这一典型案例,提出了在新一轮产业集聚中将如何进一步实现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空间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第二、第三产业区住的形成与集聚是城市化的本质性内容;城市化是产业空间集聚必不可少的因素。对其起促进作用。通过对区位商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可以分析两者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浙江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这一典型案例,提出了在新一轮产业集聚中将如何进一步实现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业集聚下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产业集聚来考察安徽应该将哪些产业作为承接的重中之重。研究分四部分进行。首先是本文的前言。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及思路,并回顾了有关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二者关系的文献。其次是理论分析部分。提出要将发展产业集聚作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探讨了产业转移在集聚效应下的动力机制。接着是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39个行业代码为两位数的工业门类的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定,根据计算结果分别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各个产业的集聚发展阶段进行归类,并以此为依据得出安徽的可承接产业。最后总结了全文。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具有较高区域集聚性。本文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具体度量了我国交通运输制造行业1990~2013年的集聚程度,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集聚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并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建立两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整体上集聚程度增加,但最近几年略有下降;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外商投资路径依赖显著,产业集聚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效应明显;FDI一定程度上是运输设备行业集聚的格兰杰原因,但运输设备制造业并不是FDI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本研究中通过采用BrulhARt SBergamI分析法,同时采用指数函数水平作为集聚指标,针对长江三角洲人口聚集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研究发现,其人口集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线性关系,且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变化的人口集聚和产业增长是非线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化发展进程对于地区经济增长来说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空间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指标,对西北五省区27个行业2003—2010年的行业空间集聚情况进行测定,得出各行业空间基尼系数和加权平均空间基尼系数,然后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行业分析产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弹性角度分析27个行业集聚变动弹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变动幅度大小不一,加权平均空间基尼系数的总体变动趋势处于"倒U型"的下降阶段,产业集聚程度与工业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一种最优匹配关系。本文从理论上界定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三级响应模式,中国目前正处于中级响应模式,且即将进入到高级响应模式。统计分析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导致城市化响应与理论模式不一致。进一步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表明:中国第二、第三产业均能给城市化带来持续的正的作用,但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能对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集聚经济作用来增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松  白洋 《改革与战略》2014,(12):116-118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总结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县域产业聚集,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可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资本集聚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资本集聚与人口集聚、产业集聚、环境承载力不协调阻隔了新型城镇化的顺利发展,面临资本集聚过度化、空心化和两极化困境。文章认为,应加强新城建设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推动资本产城互动为新城提供产业支撑,深化农村金融、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引导资本在大中小城市均衡合理集聚。  相似文献   

14.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great regional disparities,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has had important impacts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is study, the drivers‐mechanisms‐effects (DME) model is built, which shows how element agglomeration, scale growth,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nd industry evolution drive the environmental system to change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 econometric regression model using provincial panel data is further constructed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It is shown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element agglomeration and knowledge accumulation help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but with weak positive effect, while growing urban scal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have obvious negative effects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inverted‐U shape” (up first and then down) change in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during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obvious. It is critical that China concentrates on the transformations of both city development paths and urbanization models to reduc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as much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迅  陈军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2):33-35
制造业是集聚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文章采用区位熵对重庆市制造业的集聚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然后以此产业为例,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提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16.
Agglomeration and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case of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agglomeration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location in China. We use different measures of agglomeration, and test both within and across region agglomeration effec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urbanization, foreign-specific agglomeration and industry diversity have positive impact on FDI location. Urbanization, foreign-specific agglomeration and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lso significantly promote industrial FDI.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ere exist both within and across region agglomeration effects. Other factors including market size, wage, education, road density, government policy and trade cost also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FDI location.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株洲市1993—2016 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偏离度指数及响应强度指数,分析株洲市以及所辖4个市区与4个市县产业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响应程度。采用钱纳里修正模式分析城镇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协调程度,借助SPSS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株洲市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间有较强的关联性,但二者并不完全一致,二、三产业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带动作用不足,且城乡间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第三次工业普查的75万家企业数据,通过估计四个行业112个产业的生产函数,研究制造业的集聚经济特征、产业最优集聚规模及集聚水平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集聚经济的存在形式为市级范围的本地化经济,省级范围的城市化经济虽然存在,但实际影响很小;企业层面规模报酬递减说明集聚经济更可能来源于城市经济理论所强调的技术外部性;随着集聚规模的上升,集聚经济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各产业存在一个集聚效应最大化的最优集聚规模,但实际集聚规模普遍远小于最优集聚规模;与最优集聚规模相对应,以指数衡量的产业集聚水平也具有内生性。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发展是以产业结构演进为依托,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城市化的发展。基于商洛市1979—2015年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发展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方法,对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发展与互动进行相关研究,得出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商洛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协调。在此基础上针对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郝丽霞 《特区经济》2012,(6):203-205
城市是重要的要素集聚区和经济辐射源泉,城市群是促进城市合理分工和拓展功能的有效形式,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发展中存在城市群等级体系不健全,城市间分工协作程度较低、产业结构趋同化明显、协调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应该从城市群等级体系、产业结构、城市一体化方面进行优化,以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