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林业产业发展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的林业产业分类,运用2002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及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基础数据,构建了林业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对林业产业的发展动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林业增加值绝对额显著增加,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增长,林业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增长明显;大部分林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林业产业呈现中间产品的性质,部分林业产业的成本效益变化不大;应重点发展投入小而价值高的木竹浆造纸及纸制品业等产业。  相似文献   

2.
林业投入产出分析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林业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林业投入产出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林业产业关联和结构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和北京市林业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关联指标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Moore结构变化值法,分析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北京市三大产业与林业产业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北京市林业产业停留在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三大产业发生较大的结构性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渐趋于稳定。针对北京市林业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应当继续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林下经济;其次要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有必要加大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三、一、二"转变;最后要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增强林业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黑龙江垦区林业第一产业中林木培育和种植业、林产品采集业、林木采运业这3个次级产业为研究对象。依据2004~2015年《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了2003~2014年林业第一产业内部各次级产业产值与林业第一产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动态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业与垦区林业总产值的动态关联度高于林产品采集业和林木采运业,在国家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一背景下,为其他垦区以及黑龙江省农村发展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业,促进其优势产业发展提供学习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6.
华坚  宋海萍  王丹 《水利经济》2019,37(1):7-12
以江浙沪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江浙沪地区投入产出表,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水资源投入产出视角构建江浙沪地区产业关联网络,计算特征途径长度、聚类系数、网络中心性、凝聚子群等相关网络特征指标,对江浙沪地区总体及其中各省市的产业关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江浙沪地区产业关联网络具有小世界性,网络密度较高,产业关联程度较为密切;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工业部门中心性非常突出,是地区的中心产业,服务业部门地位有所上升,但产业部门发展非均衡性也更加突出;目前形成8个凝聚子群,凝聚子群内的产业部门之间关联度相对较高,发展呈集群化趋势。提出优先对中心产业节约集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差异化水资源政策、推进产业融合等建议,旨在为江浙沪地区产业在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冬麦产区,对这一地区287个县市部分农业统计资料的关联分析表明,冬麦播种面积、农业劳动力投入和有机粪肥的投入是目前这一地区冬麦生产的关键,麦生产中机械投入的效率有等提高;农业劳力有等进一步解放,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从经营土地转而经营其它产业,以提高这一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林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20052010年间各时间段内黑龙江省林业三次产业与总产出以及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各次级产业与三次产业产出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以此为基础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结构关联度以及第一、二、三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变化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应该挖掘潜力发展林业第一产业、利用现代科技全面发展林业第二产业、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何处理好农林牧渔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直接关乎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了解广东省农林牧渔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该文采用Excel和Matlab分析软件,根据产业关联分析理论分析了广东省的投入产出表,从定量的角度获得了广东省农林牧渔业与其他产业的直接关联和完全关联系数。从分析的结果来看,要发展广东省农林牧渔业,则必须优先发展关联产业,特别是要做好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开发;需要加大对农林牧渔业的投入,提倡生产的科学化,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的规范化;考虑到许多行业既成为了农业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农业的消费者,政府必须协调好各个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要发展循环经济;由于产业之间也存在着间接影响,与农林牧渔业间接关系紧密的有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其他产业,政府必须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以及科学化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位数回归法和最小二乘法,对24家林业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林业上市公司中,专利授权所占比例、无形资产所占比例与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投入金额、研发人员所占比例、研发投入所占比例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分位数回归法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分位点下,自变量对专利授权所占比例、无形资产所占比例存在一定的显著影响。此外,针对部分林业上市公司存在科技创新意识薄弱投入稍显不足、专利授权所占比例和产出成果质量较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不足以及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投入并不能确保科技创新产出增加的现象,提出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强化投入产出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面临投融资问题尤为突出。分析当前林业投融资的现状和江西省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林业投融资体系;建立健全林权管理机构,提高林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充分利用外资,探索信贷与保险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江西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认为,江西省林业产业基础良好,但是整体发展阶段仍然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初期阶段,制造业和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提出了振兴江西林业产业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变革传统的林业产业发展观,树立竞争意识和产品品牌意识,确定林产工业优先发展思路,大力调整林产工业结构,创新所有制结构,实施林产工业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与周边主要省份林业产业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江西林业总产值偏低,2002年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仍处于产业初级阶段,特别是高附加值林业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提出了江西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的建议:⑴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提高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⑵重视林产品的开发利用,加快花卉产业发展;⑶加快人造板、制浆造纸业等林产工业的发展;⑷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和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黑龙江省林产品贸易及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原木、锯材及纸浆等主要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其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产品的进口额与林产工业产值之间不具有相关性,说明黑龙江省近年林产品的进口对林产工业发展的贡献不大;而林产品的出口额与林业产业产值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林产品的出口带动了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发展。因此,提出了优化林产品贸易结构、完善林产品贸易法规及加快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以高于国民经济6~8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木材产量达到7894.33万m3,人造板产量达到8171.41万m3。但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资源支持能力弱、贸易摩擦频发、产业管理弱等问题。因此必须打牢林业发展基础,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动力,培育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的金融危机,对林业产业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市场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16.
烟台林业产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烟台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烟台林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加快发展烟台林业产业的对策:一是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健全林业产业发展机制;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四是大力发展非公有林业产业;五是扶持发展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六是发展林业产业组织,支持壮大各类专业协会。  相似文献   

17.
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化建设是我国21世纪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江西省森林资源丰富,林产工业历史悠久,是林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对比研究表明:与丰富的森林资源相对应,江西省林产工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制造业相对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森林旅游业发展缓慢。发展高质量的制造业以及森林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是江西省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