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连碧鹏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4,(11)
本文认为,地质勘查业的市场化是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与现实途径。在整体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应对地勘业的市场化予以充分重视。文章就此作了论述。并认为用"市场化"代替"三化"作为地勘业改革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将有助于地勘单位、地勘业更好地全面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王希凯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89,2(3):1-7
本文论述了地质工作需求和供给的失衡情况,提出了调整地质工作结构的重要意义。对增加地质工作有效需求、组织地勘单位转产发展多种经营指出了途径。认为通过增加有效需求和转产,是摆脱地勘单位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邢新田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8,11(2):1-3
文章回顾总结了冶金地质系统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和成就;介绍了冶金地质勘查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基本模式、主要作法及其下步工作安排;最后对地勘行业改革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10)
地质勘查业有两类产品:一类是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提交的矿产地,它是用地质信息反映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物质;另一类是用地质信息反映的集成或单项的地质信息。文章对地质勘查业的去产能、去库存的定义进行了解释,分析了地勘业形成过剩产能、产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地质勘查业改革的建议:包括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构建合格的地质勘查成果和勘查技术劳务供给主体等。 相似文献
5.
梁珂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9):20-21,40
随着近年国家经济体制、地勘和矿业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的深入 ,我国地质勘查业和矿产开发业这两大关联产业的结构、运行机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今天 ,这两大关联产业虽然面临许多困难 ,但同时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分析两大关联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发展的内外部有利条件和机遇的基础上 ,侧重从财政投资政策方面提出新形势下地质勘查业与矿产开发业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土地价格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土地需求和供给与其他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同之处,土地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经济学含义,土地价格的供求均衡;对土地评估、基准地价、招标拍卖作出了经济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李重远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3,(2)
文章在对我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地质采矿业的变化作了大致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面对新的局面,地勘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必须对地质找矿勘查业的发展战略进行重新思考,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确定发展步骤,抓住当前改革开放的机遇,摆脱困境,以免在竞争中落伍,并对此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汇丰—清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组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5):16-17
近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四省(区)29个县、170多个村庄、1600多家农户、近50家企业,30多家农村金融机构及当地政府进行了实地调研,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消除贫困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农村经济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有了较大的改观,为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事业提供了基本条件和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4)
政府作为商业性地质找矿主体,与企业比较存在诸多弊端,如在核算上实行费用化管理,收支两条线,不做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在产出上追求的是矿产资源量和矿产地数,不考核这些成果有多少能被企业所利用;在运行上实行的是由地勘单位全程承包,甚至代持矿业权,产出成果交政府处置。我国地质找矿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部分体制、机制不顺,解决起来又涉及一些利益主体。故在商业性地质找矿的供给中,必须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益,努力提高供给的有效性:(1)政府要从商业性地质找矿的出资中退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有之意;(2)政府要为商业性地质找矿市场的发育提供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3)构建合格的商业性地质找矿成果供给主体。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适应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以及加强宏观管理的职能转变和适应竞争机制的需要,必须尽快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合科研单位特点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此推动这些科研单位在竞争中不断地向前发展。通过不同研究所的考评,为领导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提出考评的基本内容为潜力和实绩两个方面,并设置了两套考核指标体系,并进一步限定各项具体指标所占的比重,并建议采取逐年考核,三年评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4)
天然存在是自然资源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重要特征。地质勘查是认识矿产资源资产的产业活动。地质勘查业从四个方面来认识矿产资源资产存在,即勘查确认资源量的存在性,进而评估其技术上的可得性、生态环境上的可容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在对地质勘查产业的需求和供给现状及其失衡情况分析基础上,强调在深化改革中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通过构建适应地质勘查特点的体制和机制,努力提高资源的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 相似文献
14.
15.
需求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如何改善农村金融供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刻理解农村的金融需求.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农村金融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相应地,农村金融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农民金融问题和乡村金融问题,其实质主要是农业金融问题.而农业生产从来都是面临低预期收益与高风险,这也是农业金融的需求者与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在这个条件的约束下,农村金融需求者的理性选择即是减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者的理性选择即是减少金融供给,其结果必然是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均衡.因此,本文认为,打破低水平金融需求与供给均衡的关键是降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风险,提高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饲料供给与需求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饲料供给与需求的估计程国强周应华王济民史照林从现在起到今后的若干年,我国食物消费结构处于从温饱向小康水平的发展阶段,今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的畜产品消费仍然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对我国的粮食生产,特别是饲料粮的生产形成巨... 相似文献
17.
一、2000年前我国棉花有效需求总量的分析预测 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讨论棉花问题时通常存在着3种不同含义的需求概念:一是与棉纺生产能力相对应的加工需求;二是与棉纺资源平衡相对应的计划需求;三是与棉花消费相对应的实际需求。我们认为,只有实际需求这一概念代表了社会的有效需求,真正与我们所讨论的棉花供需总量相关。故我们在分析中只使用实际需求含义的需求概念。 在棉花需求总量中,棉纱的社会需求量占有绝大份额,且影响因素复杂。我们将以此为重点,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进行初步研究分析,预测1995年及2000年棉纱的社会需求总量;进而计算出棉纱折棉量;再加上其他社会用棉,最终预测出我国棉花的总需求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和食物需求与供给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4年布朗发表《谁来供养中国》的著作以来,中国各界掀起了一场粮食问题的大讨论。多数人认为,尽管布朗对中国粮情的预测过于悲观.不同意他的结论。但是对其警告,仍很重视并认真对待。此后,全国重视粮食生产,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全国粮食产量连续4年增产。生产能力登上5000亿公斤的新台阶。与此同时,在需求方面则出现弱化的趋向,连续多年产大于消.呈现阶段性过剩。由于连年供过于求,粮食不断减产。2003年.年产量降到4300多亿公斤,只及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2003年10月份起,粮价陡涨,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粮食问题又成热门话题。国内外人们重新议论。中国能否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问题。会不会出现危机:中国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变动趋势如何,怎样确定:如何处理自给与进口的关系,其数量界线在哪里;根据中国国情,解决粮食与食物问题的途径有哪些;等等。本文就以下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给和需求的制度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影响宏观经济均衡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农村传统的能源消费模式所引发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已不容忽视.我国农村大量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由政府、市场和中间层组织三个层次的制度模式缺失所导致,本文用二元选择模型进行验证之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