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矿业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矿业遗迹保护利用形式主要为涉及矿业遗迹的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相关基础性调查研究工作薄弱、缺乏全省矿业遗迹保护利用规划、对矿业遗迹保护利用不够重视、矿山公园建设与发展相对滞缓等。针对上述问题应加强矿业遗迹相关研究和科普宣传、科学规划全省矿业遗迹保护利用、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资金保障机制,以进一步推进矿业遗迹保护与矿山公园建设。  相似文献   

2.
针对淮北市矿业遗迹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现状,明确淮北国家矿山公园在对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建设、管理、后续规划的不足,为淮北国家矿山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落实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略论矿业遗迹的开发和矿山公园的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矿业遗迹是矿产已被人类开采利用或已被采空的特定空间地域。包括采矿遗址、开采设备和采矿工具等。矿业遗迹存在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和文化学术价值;矿业遗迹与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结合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建设矿山公园,对保护和开发自然遗产、普及矿业知识、改善矿业城市生态环境、加快矿业城市转型、调整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和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是矿业遗迹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一种新思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国家矿山公园还存在重申报轻建设、发展不均衡、重开发轻保护、社会参与度不高、发展成效不显著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国家矿山公园健康有序发展,依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创新管理制度、协调谋划布局、开发保护并重、鼓励社会参与、共享发展成果五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白云鄂博国家矿山公园的主要矿业遗迹资源进行分类介绍,并按照定性评价结合定量评价的方法对各个主要遗迹点(群)进行评分定级。主要结论:园区内矿业遗迹具有稀有性、典型性、丰富性和科学性特征,且保存完好,体系完整,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重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供游览观赏和作为我国及世界科学考察的基地。  相似文献   

6.
从旅游开发角度将矿山废弃地划分为景观型废弃地、遗迹型废弃地、康养型废弃地、载体型废弃地以及其他低旅游价值废弃地5大类。矿山废弃地旅游价值可能体现为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康养价值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科学价值可从矿藏资源类型、矿种品位的罕见程度及典型性和代表性上进行识别;美学价值可从矿山废弃地的形态、线条、色彩的独特性和审美方面进行识别;历史文化价值可从开采历史、矿业遗迹以及特色工业文化等方面进行识别;康养价值则应从单体康养旅游要素和康养环境等方面识别。根据不同类型矿山废弃地旅游价值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矿山公园模式、矿山游乐园模式、矿山养生模式或结合旅游设施建设进行旅游价值展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矿山公园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我国国家矿山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矿山公园空间分布的因素。研究表明:中国72处国家矿山公园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大部分国家矿山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省份;分布的高密度地区为1个带状区域和3个块状区域;85%以上的国家矿山公园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直线距离在100km以内。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拟建地政府部门和矿业企业的认知水平是影响国家矿山公园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今后国家矿山公园的审批与建设中,应考虑向资源枯竭型城市倾斜,公园的规划建设要与城市经济的转型发展相联系。  相似文献   

8.
矿山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许多矿山或矿业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走绿色矿业道路;矿山公园是这一思想的最佳体现。矿山公园的突出特点是,变被动的恢复型环境治理为主动的发展型环境保护与开发,对矿山或矿业城市的资源环境建设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多重意义。国内外矿山公园建设刚刚起步,应在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矿山公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及保护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的理念从单一保护向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演进,当前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的最佳途径是建立地质公园,这种形式将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河南省地质遗迹十分丰富,主要类型为地质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根据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将河南省地质遗迹划分为太行山地质遗迹分布区、黄河地质遗迹分布区、嵩山地质遗迹分布区、伏牛—桐柏—大别山地质遗迹分布区等4个区域;在对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群众采矿中矿产资源破坏严重,和国营矿山资源日益枯竭,缺少发展后劲,以及矿业管理体制混乱等现象作了分析。文中提出了五条发展矿业的对策,即:按照国家统一的产业政策,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和决策指导矿业开发;坚决“以法治矿”,整顿矿山秩序,保护资源;搞好矿山和加工业间的利益分配;对矿业开发实行优惠政策;地勘单位可兴办延伸产业,进行矿业开发。  相似文献   

11.
矿业迹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采矿活动对地球扰动的一个见证。如何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修复再利用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矿业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文章检索和研究了各国与"鬼城""棕地""工矿废弃地"等矿业活动相关文献,结合现实情况,将矿业迹地归为寂地、疾地、遗迹、奇迹四类;在分析各类迹地特征及成因基础上,结合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提出我国修复采矿废弃地的建议,即:科学分类差异化激励不同类型采矿废弃地;科学编制矿山生态设计规划,保证破坏与修复同步;科技支撑,示范引领采矿废弃地修复实现区域性突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了甘肃矿业现状、保证程度及供需形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十大问题:加大矿产资源调查和勘查力度,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调整矿业结构,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积极发展非矿产业,发挥矿产资源规划的宏观引导作用,实现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治理矿业秩序,大力发展非国有矿山。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管理对策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建国以来我国矿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矿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矿山开采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近年来我国矿山环境问题有明显上升的势头.通过对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矿山安全等矿山环境问题进行评述,提出了矿山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提高矿产开发利用效率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对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目标意义重大,为此,应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研究和调查,加强矿产勘查和开发立项的管理,加强矿山建设与开发过程的监督,建立合理的矿山企业退出制度,实行矿业集约化经营,加强对现有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达不到开发要求的矿产地的保护,建立完善矿业领域节约资源能源与综合利用的指标体系,加强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和财税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积极建设绿色矿山,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河南省灵宝市作为全国重要的金矿主产区,建设绿色矿山的重点是:渣堆综合整治、矿区河道清理疏通、尾矿库综合治理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矿区绿化植被恢复、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复垦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发展思路:一是保护环境,走"绿色矿业"之路;三是加强治理,做到达标排放;三是集约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6.
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为主题建立的公园.地质公园的建立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地质公园在发展过程中也显示出了诸多问题,妥善处理公园、遗迹、经济发展三方关系成为一种迫切需要.本文就如何加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发展阶段对统筹协调维护生态安全和保障战略性资源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亟待探寻矿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高水平保护的互促共赢之路。文章分析了自然保护地与矿业权空间重叠、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面临补偿资金难落实和补偿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阐述了发达经济体和国际组织主要矿业大国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政策演变和管理经验。基于我国矿业活动与自然保护地管理的现实矛盾,借鉴国际相关经验提出相关建议:(1)加快出台自然保护地内矿业权分类处置的指导意见;(2)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内矿业权分类退出;(3)允许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有条件开展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4)以完善绿色勘探标准和绿色矿山建设规范为引领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也是一个矿业开发大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矿山环境问题,特别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日益显现,不仅影响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本文立足于矿业开发在河北省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矿山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参考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矿山环境的主要做法,对河北省矿山环境保护与矿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保护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的宗旨之一,地质遗迹评价是地质公园规划和保护地质遗迹的重要基础。在全面调查沂蒙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质遗迹的重要特征,将公园内地质遗迹分为6大类、11类、12亚类。对地质遗迹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创新,增加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评价因子,并充分考虑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准确。结果显示沂蒙山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资源丰富,且均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和自然完整性等特征,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4处,国家级地质遗迹5处。泰山岩群、新太古代的多期侵入岩体、金伯利岩型原生金刚石矿和岱崮地貌是沂蒙山地质公园内最重要的地质遗迹,其中大部分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国内和国际意义。研究结果对于沂蒙山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保护以及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申报和创建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东滃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按照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要求,提出了保护和恢复滃江源湿地的具体措施,以期对该公园的保护、管理、建设等方面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