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牟红  杨梅 《企业经济》2006,(4):117-118
怎样才能形成区域旅游合作的良性发展态势?一方面企业希望区域旅游合作;另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理论上的“雾区”和实际操作中对各自利益保障的担忧。诸如:有哪些合作的利益空间?区域旅游合作能否联动?区域旅游合作如何组织?其中合作各方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是什么?政府介入区域旅游合作的时机与手段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从实践中总结。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合作联动的空间组织的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展智慧旅游,构建旅游云平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3G移动通信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旅游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智慧旅游提出发展新理念、创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应用、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三方面,建立了智慧旅游与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以其他国家智慧旅游建设为例,归纳总结了智慧旅游促进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构思了秦皇岛发展智慧旅游的基本架构,期望通过智慧旅游的发展,提高秦皇岛城市旅游的影响力与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推动地区旅游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同于其他学者对区域旅游的研究,本文以共生理论和博弈论为基础对区域旅游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区域旅游合作具有水平合作、垂直合作和交叉合作三种类型,并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所带来的各种效应,最后再次从区域共生角度和博弈角度指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和动因,得出的结论是不论是从区域共生的角度还是区域之间博弈的角度,最终都是为了达到区域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取得一定进展,但区域旅游合作深度不够,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欠缺,旅游产业联动不足。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域旅游合作,需从区域内部旅游合作、国内旅游合作和国际旅游合作等三个层面进行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区域合作的浪潮使得每一个旅游地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单元,而代之以各种共存与共生关系。本文在对淮河流域安徽片的几个重要城市的经济及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淮河流域安徽片区域旅游合作与共同繁荣的实质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趋势的推动下,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在此背景之下,区域旅游合作正进入新的阶段,以陕西旅游区为实例,对区域旅游合作机理和发展途径进行研究,在实践上指导陕西区域旅游合作的纵深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旅游合作显现出无限的发展潜力。在这种背景下,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构想应运而生。本文在全面介绍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战略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应该遵循的战略原则,提出了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措施,最后阐述了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旅游产业集群是依托核心旅游元素,由旅游企业、关联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围绕旅游消费体验和旅游公共服务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旅游企业聚集区以及高品质旅游生活环境的总和。以旅游重点产业集群为核心推动力,用工业化、城镇化的工作力度和推进方法来助推旅游强省建设,成为江西旅游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主要策略是:发挥旅游产业集群的功能与作用,规划全省集群发展布局并分类指导,明确集群发展责任主体和推进机制,筛选确立35个旅游重点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详释了近年来兴起的供应链管理(SCM)的原理,并将此原理的管理理念试探性地引用于旅游行业管理之中,进一步分析了大桂林旅游区旅游行业的情况,指出受地缘结构的影响和制约,该旅游区域与其他不同地位的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是互补的.也可能是竞争的,更多的是两者并存。转变替代性竞争的唯一途径就是在较大区域范围内进行更多的选择,通过资源优势互补,进行必要的SCM,以加强区域旅游开发合作,实现互补增强效应。区域旅游“竞争-合作”的发展由“增长极模式”到“点轴模式”.最终应形成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旅游“网络模式”,实现战略双赢或多赢.对区域旅游综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区域旅游合作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瑞俊  杨臻 《企业导报》2010,(6):144-146
随着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日益加快和旅游业市场的逐渐完善与成熟,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已然成为带动中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从区域旅游合作角度,分析了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并在剖析武汉城市圈各地区旅游资源和主要旅游品牌认知度的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旅游品牌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武汉城市圈区域旅游合作的合理规划提出了总体战略及其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行为产生的核心动力,但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方面存有诸多缺陷:形象理论方面存有拘泥于现实形象、游客旅游前的形象吸引缺位和旅客旅游完成后的形象提升与完善缺失;形象口号方面有策划依据缺失、与旅游定位相混淆等缺陷;形象传播方面有价低者得的媒体选择招标机制缺陷。因此,必须建立全新理论,引入传播形象、灵魂形象等全新概念,加强主管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第三方机构策划、第三方机构评估、三方相互独立、互相制约的全新运行机制。河北旅游形象的定位,必须体现京畿重地的独特性,体现其独特的山水、风土人情、精神风貌;口号要摆脱目前广泛存在的以语句本身的文采作为判断标准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由于海岛旅游具有强烈的季节性、脆弱性。为了获得稳定的客源,避免重复建设,根据江门自身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发展江门海岛旅游要进行区域旅游协作,要深度挖掘地方海洋文化,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开展江门市内区域旅游协作,深度开展市外区域旅游协作,提供区域旅游协作制度保障,向世界各地先进的海岛旅游地学习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皮星 《企业世界》2006,(1):39-39
旅游产品的空间结构优化是旅游资源配置优化的最重要的层面,而其主要障碍则是行政区划的禁锢,因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途径就是对旅游资源进行跨区域的优化配置,实现旅游产品的空间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5.
朱斌 《企业经济》2005,(10):126-127
本文以东北三省的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为物质基础,以共生理论为支持,对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就东北三省的具体情况,对跨行政区域的旅游联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严春艳 《价值工程》2011,30(1):132-133
增长极理论是关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它提供了一个关于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解释模型。在区域旅游规划中运用增长极理论能够为规划专家从事旅游规划工作提供理论工具。文章从增长极理论入手,讨论了增长极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陕西省和渭南市两个层面上对渭南市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造成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障碍的因素,提出长三角区域旅游标准体系建设的近期和中远期任务,讨论了长三角区域旅游标准的建设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区域旅游合作理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产生,并在20多年里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同时许多地方政府间也签订了一系列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框架协议。但是,就目前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程度来看,现有的合作成效不是很明显。通过构建三个主要指标11条标准,对中国现存的区域旅游合作制度框架协议进行了评析。结果显示: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存在的问题包括不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具体如何落实不明晰;对区域旅游合作中的纠纷,解决的方式主要以行政协调手段为主。  相似文献   

19.
湖南湘西州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初露端倪。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目的是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区域旅游产业的和谐共生发展;研究旅游产业集群及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是区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后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旅游地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