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在金融、经济、制度全面落后的外围国家,最直接的原因是与金融有关的各种因素,包括国际资本的外部冲击、盲目推进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不力、金融市场发育比较落后、金融体制不健全等。中间层次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主要是国内经济失衡、经济周期和全球经济失衡。而更深层次的因素则与东亚的发展模式、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弊病和弱点有关。亚洲金融危机可谓前车之鉴,全面探究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对于崛起中的中国有效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应对外部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治理全球金融危机综合症、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集了1997~2008年间9个相关宏观经济变量、金融变量、政策变量的年度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中国资本流入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内部经济因素、汇率因素和外部因素,并且分析了在不同时期各个因素对中国资本流入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它们的综合作用。从因子综合得分来看,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资本流入受到上述三因素的正向影响,这主要是由中国经济的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同时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及外部经济因素变化产生的正向冲击也对中国的资本流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结合索罗模型和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可以创建经济增长路径在二者间跃迁的复合增长模型。模型跃迁的过程类似于中国经济从“高速”向“高质量”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会出现经济增速下滑、资本形成率下降、创新能力上升、产业结构集中四个方面的冲击。与传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不同,换挡期的经济增速下滑并不源于外部冲击,而是内部经济动态系统存在分歧点所造成的。在此复合增长模型框架下,旨在熨平冲击的经济政策,将推迟经济转型的发生,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蝴蝶效应"理论,研究了美国提高利率和国际投机基金的冲击这些外部因素的冲击如何作用于一国经济的各个基础因素,从而引发了泰国金融危机并导致危机在国际间的传播的。揭示了"蝴蝶效应"在金融危机发生和传导中的巨大影响力,有助于中国在加强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有序的开放资本市场,加强政府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经济增长的频繁大幅波动使得经济增长的点预测和趋势预测难度明显加大,这对预测经济增长走势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跳出传统的点估计和趋势估计思维,综合运用TVP-FAVARDMA模型、非预期条件波动率高维因子模型等高维数据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Q-VAR和在险分布模型全面预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分布状态,从风险管理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经济增长的形态变异。研究显示,外部经济不确定性、金融状况指数、核心通货膨胀对预测我国经济增长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但对经济增长分布的预测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时变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下,三类因素均阶段性地扮演过经济增长的核心影响要素。外部经济不确定性主要影响了贸易摩擦时期的经济增长,金融因素主导了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下行,在新冠疫情时期,通货膨胀包含了预测经济增长的有效信息,这肯定了疫情冲击的实体经济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来经济增长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确定性,这为经济的有序复苏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何梅 《西部金融》2012,(11):43-46
本文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既有内部调整的原因,也有外部冲击的原因,并且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国际原油价格和国际食品价格等外部冲击是短期内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中长期,内部调整因素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本文提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可分为1978~1991年的"供给单因素驱动阶段"、1992~1996年的"供给和需求双因素驱动阶段"和1997年至今的"需求单因素驱动阶段"三个阶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旨在通过扩大内需抵消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的外需严重萎缩等不利影响。该政策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开始转为主要依靠内需增长拉动,也有力地拉动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而促进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投资、消费和出口等需求因素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就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而言,投资波动显著作用于经济周期波动,而促进消费具有很好的经济增长效应.就经济增长的内外部需求冲击而言,中国的经济冲击主要来自内部需求的影响,但出口冲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呈逐年上升趋势.为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调节投资需求要着眼于引导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要采取促进消费的各种措施,形成消费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要适度调整外贸政策,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发挥出口作为经济平稳增长"调节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影响台湾地区出口贸易额的外部因素主要是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且台湾地区的出口贸易规模会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而持续扩大;而内部因素主要有进口贸易额、服务业比重、人口出生率(正相关);投资率、R&D占GDP的比重、失业率及国际投资额(负相关)等。  相似文献   

10.
成立东盟的初衷,旨在缓和东盟内部的紧张关系,减少外部因素对该地区的影响,促进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政权的 巩固。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国家一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政策,致力干多方引吸外资,以巩固其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第4季度以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订单减少、销售不畅、利润缩减;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GDP增速急剧减缓。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在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以减缓金融危机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扩散到了实体经济,我国经济在此背景下也受到了冲击。新形势下培育和扩大内需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农村消费需求一直具有巨大的潜力。在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探讨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GMM估计量,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投资、出口、进口和通货膨胀)作为基本增长模型的解释变量,从股市波动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估计了股市波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化。文章发现:正常的股市波动能使金融发展更为有效的促进投资形成,促进经济增长;而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股市波动则往往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会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外部经济冲击对企业负债影响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方法,建立外部经济冲击对企业负债影响博弈模型,对罗斯模型(Ross model)进行拓展,可研究外部经济冲击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微观机制,而利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可对理论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正向外部经济冲击会使企业提高负债水平,而当面临负向外部经济冲击时,资本结构调整缓慢,使企业前期累积财务风险不能及时释放,从而增大财务危机风险,引发经济整体衰退。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引发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外部原因,从本质上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是欧元区内部的体制性缺陷和欧盟内部社会经济的结构性缺陷等深层次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汇率制度的经济绩效是汇率制度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在研究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以及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理论和实证文献的分析表明:固定汇率制的反通胀绩效要超过浮动汇率制度,但优势并不明显;从长期看,实际经济增长可能并不与汇率制度系统相关;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放松资本管制的条件下,钉住汇率制往往放大了外部冲击的影响,导致货币危机的"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更依赖财政投入?在官员晋升压力和追求GDP的目标效应函数框架逻辑上,探讨省级政府在应对危机时候的财政行为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谁更有利。在地方政府拥有独立目标下的财政金融掌控能力的发挥需要条件,这种条件又与地方官员的晋升动力与机制紧密联系:地方政府对财政税收的掌控能力较强,与他们对金融掌控能力的特征明显不同。实证结果表明,当地方政府面临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时,更多依赖财政手段,财政支出明显高于银行信贷增长;东中西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时,地方财政行为和银行信贷行为存在显著差别;西部地区对财政的依赖更强,而中部地区信贷减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发展态势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和国内经济周期性、结构性调整的相互叠加,使我国面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认为改革开放后,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周期呈现出波动性较弱、增长性和稳定性较强的特征。外部冲击是我国经济周期出现的初始原因,内部传导机制是我国经济周期具有内生性及持续性的原因。在分析外部冲击时,考察了对产出造成外部冲击的外生变量以及导致外生变量变动的实际因素。在分析内部传导机制时,利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了我国经济周期的内生性及持续性,据此提出熨平经济周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世界金融危机昭示我国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中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部经济失衡导致全球金融危机"论调,我们首先应当对近年我国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进行一番重新审视。持续"双顺差"的直接后果是外部经济失衡,顺差的积累造成很多负面效应。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我们必须以哲学的眼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念,才能恰当的把握"双顺差"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