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湖南省“十一五”以来(2006~2013年)的工业发展和碳排放情况,分析湖南工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弹性、节能弹性、减排弹性,结果表明:湖南工业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较好地控制了碳排放量,但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较大。因此,新常态下应以“节能、减排”为主线,深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从而确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碳排放的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两阶段LMDI分解方法,通过对1990—2011年甘肃省碳排放量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分解,找出导致碳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能源强度及其二次分解后的产业能源强度;同时根据导致碳排放量增加起主要影响作用的经济规模因素,利用改进后的脱钩指数,分析研究甘肃省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甘肃省实施节能减排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全国碳排放管理及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最新通过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条款的修改进一步显示了碳排放数据作为碳市场运行的“生命线”角色。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不仅要解决减排单位、核查机构、会计与审计等参与主体间的多重利益博弈,还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际等多对基本关系,这对监管制度的弹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国际碳排放数据监管制度围绕MRV体系展开,各国际机构建立起了不同的监管框架,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对此进行了落实并发展。我国刚建立全国性碳市场不久,现有的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制度在体系、内容上仍有短板,难以适应新要求。为此,本文立足国际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的制度内容与经验,分析并总结了我国碳排放数据监管制度存在的短板,最后提出了完善监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1年7月19日,国务院通过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工业节能要注重以先进生产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为了解辖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本文以冀州市为样本,选择了50户企业开展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5.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建立碳市场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我国碳市场建立与试点地区的碳排放量之间关联不大,但能够降低试点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因此,我国在碳市场发展初期应采取以自愿减排为主,强制减排为辅的减排方式,发挥重点行业在节能减排中的带动作用;在碳市场发展中期,减排市场应由政府引导转变为市场主导,逐渐过渡到以拍卖分配方式为主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吉林省2006—2011年五大产业的产业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引入脱钩偏离度概念对其中的四大产业与基准产业的脱钩状态进行了偏离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五大产业的产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较为乐观,尤其以第一产业最为理想,各产业处于"脱钩四阶段"的后两个阶段;四大产业中与第一产业的脱钩偏离度大小依次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工业,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说明第三产业碳排放及绿色技术开发仍然较为滞后。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工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为主要切入点,探求环保税的征收对工业企业在工艺改造、促进循环经济的形成以及实现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分析并针对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袁濛  盛巧燕  马桢干 《海南金融》2012,(11):33-35,47
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的生存、经济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为了便于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通过建立一系列模型核算1994—2008年我国分行业碳排放总量,并对分行业碳排放总量进行了归类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占有最大的比例,并且保持着上升的趋势,紧随第二产业之后的依次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工业的碳排放量在碳排放总量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在节能减排的国际大趋势下,我国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面临着迫切调整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带,其绿色低碳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首先,运用Tapio脱钩模型归纳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特征。然后,通过扩展EKC曲线,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滞后期工具变量法,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水平方面,CO_2排放总量和人均GDP呈倒U型关系,EKC曲线成立;经济增长方式方面,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以及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的CO_2减排效应,区域治理无显著的减排效应。最后,本文预测了CO_2排放总量的达峰时间,并为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腾跃 《中国金融家》2013,(5):50-51,61
为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支持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推动节能减排。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促进低碳金融发展。"对于"一行三会"而言,绿色金融事业任重道远,必须做好宏观政策层面的督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6,(18)
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必须进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而如何激励大气污染源——企业自主低碳发展是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企业低碳成本与收益对比分析,探讨了京津冀地区应该从碳排放权交易、低碳技术协同发展、绿色金融体系与低碳消费意识培育等四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激励企业自主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2.
运用Tapio脱钩弹性模型对中部六省地区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7年间,中部地区能源消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基本同向;(2)二者呈现"扩张连接—弱脱钩—强、弱脱钩交替"的发展趋势;(3)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呈现强、弱脱钩交替情形,脱钩初显成效,安徽省、江西省长期处于弱脱钩状态,脱钩关系稳定;山西省脱钩状态交替频繁,效果并不理想.最后,为促进中部地区能源碳排放脱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欧盟碳税工具具有抑制碳排放的作用,但唯有丹麦效果最佳。煤燃料碳排放的削减是丹麦减排的关键。丹麦对煤燃料征收高税,对企业、居民实施差别税率,以及自愿协议税收返还政策的减排激励效应明显。我国开征碳税应准确把握时机,在税费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环境税制度体系。要淡化碳税"双重红利"效应,立足节能减排调控功能;实施差别征税、善待民生、重在激励的碳税政策。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地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减排关系着我国尤其是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现。构建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节能减排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节能减排的特征与内在规律,从节能减排现状与效果及潜力与动力两个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地区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能客观真实地评价其节能减排的现状与效果,发掘潜力与动力。  相似文献   

15.
向阳 《证券导刊》2010,(27):69-70
公司作为我国制冷设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参股公司—烟台荏原、顿汉布什工业、现代冰轮重工均为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标杆企业,其主营产品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性增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企业是否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其是否能从中获利有关,而金融机构是否倾向给企业风险投资则与社会中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比例有关。模型分析得出:环保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时的最优资金投入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以及竞争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还取决于政府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同时受限于消费公众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7.
绿色金融作为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对达成双碳目标、推动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探究绿色金融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空间视角,阐述绿色金融影响碳排放效率的途径,其次通过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测算了各省份碳排放效率,运用熵值法测算了各省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最后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本地的碳排放效率,而且对临近省份的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应优化完善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能力,创新绿色能源技术,加强地区间协作以促进节能减排,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浪潮下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引发了全球温室效应、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的持续性退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节能减排的物质技术、组织制度和文化意识的全面创新来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既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碳基能源消耗脱钩,又能实现绿色复苏的低碳经济,人类才可能走出危机。目前与节能减排额交易相关联的碳金融正在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我国在战略上应积极构建由政府主导市场平台和由市场主导碳金融项目运作的"政府财政补贴,公司市场运作"的碳金融模式,在战术上应努力探索区域性碳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交易模式,制定基于区域性环保融资额度及其衍生品的合理价格,以碳金融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提升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避免出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支持节能减排的国际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呈现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干旱、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以及社会经济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制约。开展节能减排、实践经济向低碳转型,即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不断脱钩(decou-pling),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大趋势。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商业银行可通过提供各种银行产品和服务来调剂资金余缺,集聚巨额资金,优化资源配置。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国际主流银行纷纷开始节能减排实践。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研究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不仅利于我国在国际交易市场上获得公正合理的利益,也进一步为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提供保障,促进全国范围内的节能减排。本文从四个方面研究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因素:能源价格、工业生产、气候变化、政策因素。并基于此为我国的节能减排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