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州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民营资本的排头兵,开创了温州模式。这种模式背后的文化基因是温州优秀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底色,经过历史的洗礼和时代的淬炼为温州的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食粮。就温州的发展和温州人独有的精神而言,形成了三对辩证的文化精神。这三对精神均与永嘉学派倡导的"功事思想"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功事思想"和温州模式是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2.
《浙江经济》2003,(16):64-64,F003
永嘉历史悠久,文化荟萃。据史料记载,永嘉置县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永嘉”二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著名的南宋“永嘉四灵”,哲学史上则有倡导务实弃虚、理财治国的“永嘉学派”;永嘉又是南戏的发祥地,“永昆”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大书法家王羲之、山水诗鼻祖谢灵运都曾任永嘉太守。  相似文献   

3.
郑宇 《中国经贸》2009,(10):133-135
南宋“永嘉四灵”茶诗对研究温州地方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四灵茶诗出发,以文献为据,考察了南宋时期温州地区建茶的地位,本地茶叶的生产、消费、用水以及温州茶具有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张玉霞 《黑河学刊》2012,(10):79-81
南宋以来形成的"永嘉学派",是浙东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产生过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如陈傅良、叶适等。永嘉学派的学术思想有其独特之处,最大特点,就是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相互对立。永嘉学派强调功利,注重事功,被时人及后人称为"事功学派"。  相似文献   

5.
董辅Reng 《发展》2002,(6):4-4
经历了激烈的争论和曲折的过程,“温州模式”终于被全国上下所认同,成为各地发展民营经济的学习对象,在各地移植和推广。“温州模式”对转变人们的观念,对促进全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温州模式”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发展的,是需要继承和提高的,因此,在学习、参考、移植“温州模式”以发展民营经济时,也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温州模式”。第一,“温州模式”说到底,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争论围绕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发展市场…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东南沿海贫瘠的土地上,崛起“温州模式”后,即成为人们争论的一大焦点。赞成的人认为那里“小商品创造出大市场”是“不发达地区脱贫致富之路”。反对的人认为那里“私营经济泛滥”,走的是“资本主义的道路”。上个世纪80年代我省领导林若、郭荣昌、杜瑞芝等同志先后到温州参观视察.省里曾提出广东发展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可重点学温州经验。  相似文献   

7.
赵纹露 《特区经济》2005,(2):122-122
“温州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和发挥民众的首创精神,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体。“温州模式”内涵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温州模式”是一种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温州模式”也是经济制度变迁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任何经济制度都是在文化中存在与发展的,温州模式的形成与演化取决于背后的文化力.温州模式的文化遗传因子包括:历史上的宗族制度;地理上海洋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学术上"永嘉学派"与刘基思想构筑的儒家文化影响.温州文化对温州模式的演化具有双重性.温州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实际上就是一种温州精神体现.在温州文化对温州模式的形成与演化的影响中,必须注意其消极作用.温州模式的超越首先是一种文化的重构与文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的对比分析彭广荣/江苏如皋市政府多年来,“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在全国一直引人注目,许多地方都在研究、借鉴这两种模式,探索自己的经济发展的路子。为此,笔者将“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加以比较分析,以引发经济工作者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杨焕春 《北方经济》2006,(12):15-16
一、概述 以“温州模式”为基本特征的温州区域工业化发展是过去20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典范。“温州模式”具有高度的自发性和平民化特征,有人说,温州经济是“老百姓”经济、“草根”经济、“乡土”经济和“民本”经济。事实上,“民办”“民营”“民有”“民享”已成为温州区域工业化发展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由光明日报社、中共温州市委和温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温州学”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月17日-18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以及温州各高校、科研机构的11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起,对“温州学”创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论证,并从温州历史文化、产业群与温州模式的创新、温州人与公民社会等多方面交流研究的新成果。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温州的经济文化不断进行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温州市相继举办了南戏、永  相似文献   

12.
《浙江工商》2010,(6):40-42
1994年:“黄金搭档”的分手 1988年,一家名为永嘉奥林鞋厂的企业在温州成立了,创办者是王振滔、钱金波和另外一位合伙人。当时正值汉城奥运会举办期间,厂名“奥林”取意于“奥林匹克”。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其拥有的全部家当是:一台制鞋机、三万元注册资金和几个制鞋工人。  相似文献   

13.
7月2日,温州永嘉四家民企以2亿欧元收购“皮尔·卡丹”品牌的举动,激起了比去年雅戈尔1.2亿美元买下美国第五大服装企业KWD的主要资产更大的波澜。原因很简单,30年前,当中国人下定决心推开窗户看世界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品牌就是“皮尔·卡丹”。  相似文献   

14.
曾水良 《民营视界》2006,(3):35-36,39
二十年前,因为温州人“求生”的本能,凭借“以血缘筹措资金,以亲缘进行管理”的管理模式,闯出一条“温州模式”的民企发展之路。造就了温州的多数草根农民成了民营企业主,而温州占90%比重的小农经济模式,其企业文化暨老板文化的特点也越发凸显得淋漓尽致。十五年前,源自温州的假货和信誉缺失,产自温州的商品一度沦为全民抵制货品。十年前,曾遭受媒体和学者广泛质疑的温州民企,再发蓬勃经济活力,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的神话。五年前,苏州模式的崛起,以温州民企为代表的“温州模式”转型再度成为舆论焦点。2003年,温州经济增长数据的衰退,引发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开始发出温州民企体制危险预警。  相似文献   

15.
温州人创造了众所周知的区域经济奇迹——“温州模式”,率先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温州人创造了“温州模式”,但“温州模式”不仅仅属于温州人。“温州模式”存在争论一直是不争的事实,除了早期的姓“资”姓“社”问题外,现在也有人在争论“温州模  相似文献   

16.
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的民营企业发展异常活跃,已成为温州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来源,在全国名闻遐迩。以报喜鸟、红蜻蜒、奥康为代表的永嘉民营企业是温州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温州民营企业的一个 缩影。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高速增长,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人们对这些经验进行了总结,称之为“温州模式”。然而,随着外界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温州模式出现了较大的不适应,近年来温州经济增速出现下滑,温州模式面临着重构调整的考验。新温州模式是作为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在变化了的环境下,对原温州模式自发进行一系列调整,并经过不断的去芜取精与综合加总而形成的新发展方式或经验的总结。其本质依然是“市场解决”,核心依然是“自发、内生”,而基本形式则发生了三点主要的变化,一是建立更为科学的企业组织形式,二是追求更为科学的企业分工与合作,三是积极实施技术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温州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虽然存在着发展中的问题,但还不至于像外界所说的“温州经济衰落”、“温州模式正日暮途穷”那样悲观。温州模式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模式,它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白明 《浙江经济》2009,(1):63-63
我对“温州模式”的印象有两点最为深刻,一个印象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温州经济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另一个印象是温州在推动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在没有去过温州以前,对“温州模式”的理解基本如此:到过温州以后,对“温州模式”的理解更是如此,只不过增添了更多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兼与温州模式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改革开放以来,以苏南、温州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其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被概括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但是国内经济界对这两种模式的比较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种争论往往超出了这两种模式本身的范围,过去强调公有制为主体时,以苏南模式压温州模式,现在强调私有化时又以温州模式批苏南模式,我们认为,比较这两种模式不要夹入政治标准,不要简单地以公有还是私有作为证券标准,应该以生产力为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