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以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综合比较分析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及技术服务等生产要素与4种不同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后,运用DEA(数据包络)评价分析方法,选取土地规模、受教育程度、租金、种苗的购买、雇工工资、有机肥的支出、农药与化肥的支出作为投入指标,产出方面选取农产品的销售额作为产出指标,对从事蔬菜、水果种植的62户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力图探求果蔬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研究结果发现:浙江省果蔬类家庭农场小规模的最优经营面积为1.33~2hm2,中等规模的为4.67~6.67hm2或8~10hm2,大规模经营的为26.67~33.33hm2。此外,浙江省果蔬类家庭农场DEA有效的数目所占的比重较小,纯技术效率状态好于规模效率状态,生产规模普遍不合理,存在资源过度使用的问题,造成生产要素利用不合理与浪费现象。最后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随后,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各地兴起,国内也掀起了研究家庭农场的热潮。随着家庭农场的兴起,各式各样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以种植业家庭农场为例,从成本核算对象和核算项目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家庭农场在成本核算控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家庭农场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代表着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影响了家庭农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以浙江省13个县、区136个家庭农场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土地制度、人员素质、农场用工、政策法律和生产集群是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加强教育培训、注重示范引领、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强化政策导向、加强立法工作、健全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探究以“淘宝村”为典型模式的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对家庭农场的影响,对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2015—2020年中国长三角地区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结合集聚外部性理论实证研究了淘宝村集聚对家庭农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 淘宝村集聚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该效应在不同城市规模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进一步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淘宝村集聚通过知识溢出、设施共享和劳动力匹配效应来助力家庭农场的发展。结论 培养家庭农场主电商经营能力,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的配套服务水平,加快实现家庭农场与农村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日益加剧,土地如何高效的种植和利用成为了关乎现代农业发展的大问题。家庭农场就是专业经营、集约生产、规模适度、农民增加收益的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新路子,它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家庭农场发展实现农业二次飞跃,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镇化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需探索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江西省都昌县汪墩乡七星村的金稻家庭农场为例,分析了金稻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特点,基于此归纳总结了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安全是人们健康的基础,保持和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是提高全人类福利的基本要求.本文以浙江省为例,从监管模式的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探析,并在借鉴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模式,以期切实提高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近几年发展迅速且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搞清楚它们经营中关切的问题,该项目对青岛市37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研,占有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基本掌握了现阶段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并针对农产品营销、金融服务、土地流转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二元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农村公共产品,其建立和完善更多地依赖于政府,本文以农村公共产品理论为指导,在分析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属性和特点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宁波市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为例,提出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家庭农场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分析了家庭农场的现状和特点,从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发展家庭农场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掌握家庭农场的运行质态,了解家庭农场发展的需求,探索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的路径,是三农工作重要的现实课题。一、现状及主要特点2013年4月份,泰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会同工商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开展种养大户认定管理和家庭农场工商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获利途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方法]利用山东省70个家庭农场样本的调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在高地租和高雇工成本条件下规模化种粮大户的获利问题。[结果]从所选取的12地市70个具有代表性的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与粮食生产农户平均投入产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土地投入占总投入的44.27%,家庭农场即便要比平均水平多支付0.92万元/hm~2的土地租赁费用,仍然可以获得高于平均水平0.8万元/hm~2的收益。因雇工价格上升较快以及机械技术的发展,为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单位面积内家庭农场与平均水平相比减少了75%的劳动投入量。数据分析表明,农场获得较高利润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规模的扩大获得了规模效益,表现在机器代替活劳动、要素节约、市场优惠、生产要素配合率以及政策受益等方面家庭农场优势明显。[结论]为了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和资源节约等目标,应引导农业加快规模化进程。因此,提出了提高机械化水平、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监督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家庭农场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引领能力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国许多地区积极探索和发展以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为主体的新型经营主体,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也有一些环节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本文以扬州市江都区为例,结合其他地区发展情况,阐述了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动力因素,分析了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重点就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保障条件、经营主体培育、经营效益保证、技术能力支撑、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促进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江苏省泗洪县大力推进土地规模流转,精心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现代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泗洪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2011年10月以来,泗洪县按照"沿路沿线、集中连片、纵深推进"原则,全力推进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引导经营主体采取"大园区、多主体"模式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累计达175.78万亩(其中土地集中型126.7万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浙江省农村土地不断流转和家庭经营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家庭农场实践调查,总结了浙江省家庭农场主要经营模式及社会化服务机制,分析了经营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探究了社会化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从实现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共赢,转变政府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经营模式及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任何经济组织,必须有一定赢利能力和较强的内生发展动力,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如何赋予家庭农场应有的赢利能力和较强的内生开拓发展动力,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一、确立家庭农场经营者是家庭农场投资主体的理念在家庭农场发展初期,各地对其基础设施、装备、服务等提供较强的扶持是非常必要的,但从长远看,这种高强度的直补要逐步退出,许多传统补贴方式要适当转型。随着家庭农场成为较普遍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多种经营不断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装备、服务、产业连接配套等要求不断提高,投入指数也大幅上升,长期持续传统高  相似文献   

17.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践行主体,对其发展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和实证分析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基于"三重盈余"理论,从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3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山东省541个家庭农场的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率水平较高、社会效率水平良好,但生态效率不够理想,3个方面的综合效率水平则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因此,目前家庭农场发展仍然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绿色农业生产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耕地破碎度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目的:借鉴景观格局研究思路,构建耕地破碎度评价模型,利用1992年、2003年和2014年3期TM影像,对宁波市各县(市、区)耕地破碎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区域耕地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基础数据以及耕地破碎度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研究方法:景观指数法,熵权法,自然分级法。研究结果:全市各评价单元耕地破碎度不断增加,1992—2003年耕地破碎度增加的幅度大于2003—2014年。全市耕地破碎度空间分布情况变化明显,1992—2003年两个Ⅰ级区转化为Ⅱ级区,一个Ⅱ级区转化为Ⅲ级区,2003—2014年,Ⅲ级区增加两个,全是由Ⅱ级区转化而来,Ⅰ级区只剩下一个。研究结论:全市耕地破碎度不断增加,地形复杂、经济发达的地区耕地破碎度偏大。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省家庭农场发展为研究背景,整理分析调研数据,对湖南省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承包权安全性、社会保障水平、外在地理条件约束、农户自身禀赋等因素均对农村土地流转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户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开展农户的农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科学经营的关键。通过构建农业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红安县长江村的农户生态经济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得出长江村农户的农业生态经济规模效率较高、纯技术效率较低,生态经济效率达到最优的农户相对较少。应加强农业的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