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梦林 《现代金融》2004,(12):33-33
近几年来,江苏全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成为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在新的形势下,农信社(农村商业银行)系统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如何从不断求实创新中求得更快的发展,笔者认为:加强农信社(农村商业银行)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推进农信社(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基层几乎所有农村信用社都在朝着农村商业银行模式改制,不少媒体报道了这种模式的成功案例。本文主要探讨其中急需完善的几个问题,建议以三农发展和金融自身发展为准则,健全、保留、发展、完善适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实际的农信社(行)多种体制及其多种经营模式,不追求"一刀切"式的统一模式,实事求是地推进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组建工作。  相似文献   

3.
朱冬 《中国金融家》2010,(11):139-141
"苏南模式"是在传统农业经济占比重很低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立足于县域经济,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为城市化过程中乡镇企业的转型以及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走"服务于大农业"的发展道路,率先通过产权改革形成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且开始通过跨区域经营和公开上市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3家农村商业银行试点之一,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凭借其"苏南模式"的成功运作,成为全国农信社乃至农商行改革转型的先进性代表。在经历了十五年的高歌猛进式发展之后,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当下,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市转型决策,彰显了一个成熟农商行的远见、成熟与自信。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亚 《金融论坛》2004,9(8):57-61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格局中的新生事物,首批成立的三家农村商业银行至今已运行两年多时间,其经营业绩、社会声誉和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实践证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模式和方案设计为其他农信社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农村商业银行应与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差别化定位和差别化经营,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作者还提出农村商业银行的分阶段发展战略,即短期要夯实基础,建设队伍,努力成为系统内最优;中期要优化机制,强化管理,向国内先进金融企业看齐;长期则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数字化整合,全面打造精品银行.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格局中的新生事物,首批成立的三家农村商业银行至今已运行两年多时间,其经营业绩、社会声誉和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实践证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模式和方案设计为其他农信社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农村商业银行应与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差别化定位和差别化经营,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作者还提出农村商业银行的分阶段发展战略,即短期要夯实基础,建设队伍,努力成为系统内最优;中期要优化机制,强化管理,向国内先进金融企业看齐;长期则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数字化整合,全面打造精品银行。  相似文献   

6.
任志龙  张军 《河北金融》2012,(6):53-54,67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承担着支农服务主力军的重任,在部分农村地区也是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唯一渠道。据统计,农信社发放的涉农贷款占全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三分之一以上,发放的农户贷款占全国的78%。但是,农信社长期受到"合作制"体制缺陷所造成的一系列障碍,已经不适应农信社未来的发展需求,必须努力消化长期累积的历史包袱,尽快实现"农信社向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农信社改革的三种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行两制”的改革模式,即把一个区域内好的信用社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法人的商业银行,把贫困、相对落后和农业比重大的地区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重新进行审核,仍然维持独立的法人地位。然后由商业银行控股贫困落后地区、涉农比较大的合作银行、信用社。“一行两制”模式为农信社改革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农信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农信社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信社改革,其共同特征就是社会涉及面广,影响程度深,受关注程度大。农信社新一轮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还面临什么问题,其改革发展如何进一步深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以赣州市农信社为调查样本,对当前农信社的改革发展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9.
龚勋 《财政监督》2014,(12):37-38
加快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是着眼于农信社长远发展的总体战略需要.是农信社适应现阶段我国金融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农信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举措。但农信社在改制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资产管理方面,制约着农信社改制的顺利进行。本文就湖北省农信社改制过程中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农村金融研究》是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主管,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本刊为国内各大图书馆、大专院校、社科院、国研中心、扶贫办、各省农信社、各省农业(牧)厅、各省供销合作社等单位订阅或赠阅,并与国内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研究部门有长期稳定的交换、交流关系。本刊侧重于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商业银行经营  相似文献   

11.
正《农村金融研究》是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主管,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本刊为国内各大图书馆、大专院校、社科院、国研中心、扶贫办、各省农信社、各省农业(牧)厅、各省供销合作社等单位订阅或赠阅,并与国内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研究部门有长期稳定的交换、交流关系。本刊侧重于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商业银行经营  相似文献   

12.
戴勇 《黑龙江金融》2010,(11):44-44
黑河市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在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过程中,严格依照监管部门有关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实施方案和指引的相关要求,结合自身业务发展实际和未来目标完成情况,有的放矢,严密梳理,审慎经营,确保各项指标足额到位,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符合现代金融制度要求的农村商业银行组建进程。目前,黑河市农信社已先后顺利完成了先期论证、成立组织、学习动员、民主决议、内部报批、清产核资、确认净资产等前期筹备工作,正等待省局《组建验收报告》进行验收整改,并计划于年内完成全部组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不经意间,农信社脱离农业银行独立出来改革至今,已走过了十余个年头.而在这十余年间,历经制度创新、机构重组、财务改革等深层次改革.如今已基本形成了以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三种模式为主体的农村信合体.而在这一体系中,农村合作银行以其独特的二级法人治理结构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未来国内银行业必将形成大中小银行各具特色的格局:大银行服务全国,股份制银行服务经济中心城市,城商行服务本地,农商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服务农村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就是准确地把握市场走向,因势而变,在产业链、客户链、价值链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农村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然而,随着业务经营的拓展,创新能力的增强,外部政策以及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金融风险日渐显现,并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面对金融环境变化、风险增大的现实,农村商业银行要想持续健康发展, 就必须确立风险管理的意识,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这是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董伟 《上海金融》2001,(9):23-24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资产、负债及员工规模等各项综合实力仅次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金融组织。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规模甚至已超过了当地国有商业银行。但是,由于历次农信社改革都未从根本上解决农信社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权及法律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和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本文就经济发达地区继续深化农信社体制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7.
农村商业银行模式是我国农信社系统改革的可行模式,代表着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从农信社到农商行不仅仅是翻牌与称谓变化的问题,更是质的飞跃,是管理模式、经营模式、服务模式、监管标准等根本性的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由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出资入股组建的农村合作银行不断克服了原有农信社的经营管理缺陷,成为当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农信社改革的8个试点省份之一.在为期几年的3层次改革思路演变,全省81家农信社相继成立了数十家农村合作银行,截至2007年初,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76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2766亿元,均居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对城镇化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引擎,将为经济增长提供中长期动力。本文研究了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融资瓶颈及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引入了西方国家较为流行的公共产品投资治理模式-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提出在一个PPP模式框架下,通过进行风险转移,可以极大地提高资金使用价值,并激励商业银行提供长期服务,而政府因素的"内生化",有利于动员政府的信用和组织优势,降低商业银行的交易成本和运作风险,同时发挥对其他社会资金的"诱导效应"和"溢出效应",加速城镇化和经济转型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金融研究》是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主管,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本刊为国内各大图书馆、大专院校、社科院、国研中心、扶贫办、各省农信社、各省农业(牧)厅、各省供销合作社等单位订阅或赠阅,并与国内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研究部门有长期稳定的交换、交流关系。本刊侧重于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理论与实践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