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一部《宰相刘罗锅》让荔浦芋头名扬天下,而距离荔浦100公里开外的贺州,也生产香芋。曾经在70年代拍摄过电影《欢腾的小凉河》的沙田镇马峰村,贺州市平桂区联谊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钟宏见就带领农民在小凉河周边打造了万亩香芋基地,让贺州香芋蜚声粤港澳台等地,当地农民通过种植香芋走上了一条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2.
魔芋的收挖期一般在地上部植株倒苗后1个月内,下球茎已停止生长,鞭芋与球茎完全分离,昼夜平均温度在12℃以下为最佳收挖期。收挖中要做到轻挖、轻放、轻搬、轻运,不能伤皮,  相似文献   

3.
一、适时收挖 一般在地上部植株倒苗后1个月内,昼夜平均温度在12℃以下时的最佳收挖期内选择土壤干爽的晴天进行收挖。收挖时要做到轻挖、轻放、轻搬、轻运,不能损伤表皮,同时要保护好顶芽。 二、精选种子 选取皮色嫩黄、表面光滑、球茎上端口平、窝眼小、整个球茎为唯窝或芋头状、形状整齐、鳞芽肥壮粗短、无病状、形状整齐、无机械损伤、大小250~500克的球茎为种芋。  相似文献   

4.
芋头于3月中下旬播种于苋菜田中,6月中旬中耕除草,7月初结合大培土施结芋膨大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收获.苋菜于11月中下旬播种,播后扣棚,翌年2月初始收,分批拔大留小,4月底收获结束. 芋头栽培技术 播种:选择靖江香沙芋,顶芽充实呈紫红色,无病虫斑,无机械损伤,单个重30~40g的种芋,播前晒种2~3天.直接播种于苋...  相似文献   

5.
一、就地越冬保种法。就是当年不收挖魔芋球茎或鞭芋,让其留在地里自然越冬,次年春季边起挖边播种。其方法是:在魔芋植株自然倒苗后、大地未出现霜冻之前,用作物秸秆、茅草、树叶覆盖地面(不得薄于15厘米)进行防寒保温。(同时在园中开好围沟和厢沟,做到沟沟相通,并经常清沟排渍,以免渍水造成球茎腐烂。此法具有省工省时、简便易行、不易染病、水分正常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一、慈姑黑粉病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和叶柄,也为害花和球茎,多在小署后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生。叶片、叶柄病斑最初为褪绿小斑点,以后逐渐变为黄绿色突起的疱斑;病部常有黄白色浆液流出,严重时整个植株的叶片、叶柄有无数的疱斑,使叶片桔黄。花器受害后子房变成黑褐色。  相似文献   

7.
球茎茴香又称结球茴香、意大利茴香、香茴香,属伞形科茴香种的一个变种。它以球茎和叶柄、叶片供食用,为西餐中重要的辛香调味蔬菜,主要作为肉食菜肴的配料。近年来我国已引进试种并少量裁培,主要供应城市宾馆和西餐馆。 一、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种芋法的技术演进及其对现代农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古代主要古农书为研究材料 ,详细论证了种芋法的渊源、历代传承关系、技术演进的脉络 ,并以图示表明主要古农书中种芋法的传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 )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甲篇》(公元前四世纪 )、西汉时期《史记·货殖列传》(公元前一世纪 )等是最早有芋记载的古籍 ;(2 )初载于西汉末年的《胜之书·种芋篇》流传应用至今 ,至少已有 2 0 0 0多年的历史 ;(3 )公元六世纪的《齐民要术·种芋第十六》为种芋法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4 )明代的《芋经》是中国古代种芋法的经典著作 ;(5 )历代农者在种芋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 ,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芋种植技术。 (6)种芋法文字记载完整 ,操作要点具体 ,增产效果明显 ,广为历代农者所重视。中国古代种芋法对于当今“崇尚天然 ,回归自然”的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缺氮自老叶向新叶逐渐老化,叶片瘦小、基部变黄、生长缓慢、茎短细瘦弱,结球类菜不易结球或结球不良,根茎类菜不膨大。补救方法为每亩追尿素7.5~10公斤或用人粪尿加水稀释浇灌根部,或叶面喷施丰产素类激素。缺磷植株矮小,叶片小,呈暗绿色,下部叶片变紫色或红褐色,侧根不良。根菜类根不膨大:果菜类延迟结实或果实成熟期推迟。补救方法为每亩使用过磷酸钙0.5公斤用水浸24小时,过滤后加水50公斤,再加尿素0.5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莲花村挖掘地方特产潜力,成立"赖家香芋专业合作社",大规模种植香芋,引用韶关地区著名山泉——紫薇泉的泉水来灌溉,并用山茶油的茶枯进行施肥,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形成无公害、绿色、有机的特色农产品。经山泉水灌溉种植出来的有机香芋,体积匀称,单个成品平均在一公斤左右,皮薄、纤维少、芋香浓郁,非常适合大众消费者。不少餐饮酒店也纷纷前来订购,产品远  相似文献   

11.
<正>在湖北省钟祥市旧口镇许集村的"香稻嘉鱼"示范田内,既种稻又养鱼,还在稻田四周围了一圈桂花树,原本种两季的吨粮田摇身一变成了万元田。要说这个"香稻嘉鱼"模式,可有点来历,据史书记载,500多年前,当地官员曾将香稻及香稻田里的甲鱼作为贡品献上。如今,为了让"香稻嘉鱼"再现,湖北祥隆水产专业合作联社经过请教钟祥地方志学者和水稻、水产种养专家,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并加以改进形成了新的"香  相似文献   

12.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14日,年还没过完,防城港一村支书徐广波就迫不及待的带着5个村民,赶到合浦安农农业公司,观摩了香芋新品"桂芋2号"的种苗生产基地。在他的规划里,今年要带领村民,好好谋划新芋头产业发展。而在柑橘、香蕉、蔬菜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当前,已有不少种植户采取换道发展的路线,选种特色、小众、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品种进行换种或轮种。"桂芋2号"香芋新品,因具有投资少、易种、高产、品质优、抗病虫害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特点,成为许多农户新投资首选。资料显示,桂芋2号之所以备受青睐,除了为广西农科院生物所自主选育并通过审定的槟榔芋品种,是在荔浦芋基础上,选育而来。  相似文献   

13.
《齐民要术》征引的前代文献中遗存不少异文,其中两则异文存在讹误,当勘正。其所引《广志》相关语句中"谈善"当校作"谈指"、"叶俞"当校作"叶榆",皆形近而致误;所引《列仙传》"酒客为梁,使烝民益种芋"之"烝"乃"丞"之形讹,又与"使"字误倒,当校改为"酒客为梁丞,使民益种芋"才是。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洪湖市场上多是"公4母3"即公蟹0.4斤(200g)/只、母蟹0.3斤(150g)/只的大规格螃蟹,批发价分别约为140元/kg。"仅这个市场的螃蟹交易量,每天就有约40t左右。"洪湖闽洪水产批发市场营销经理张黎华高兴地告诉笔者。洪湖是全省最大的淡水湖。为了将  相似文献   

15.
生产上为避免芦笋植株丛过旺,防止母茎倒伏,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植株调整措施. 1.株丛疏除:有些地区芦笋采收后生长期较长,植株丛过于繁茂,既影响通风透光,也易发生病害或倒伏.在此情况下,在早期应除去部分地上茎,控制株丛过茂生长.地上茎疏除的轻重和次数,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植株的生长状况确定.一般生育期愈长的芦笋,疏除次数愈多,早期留母茎也要少一些,至下霜前2个月,每株应形成15枝左右的地上茎,即每平方米有地上茎30~40枝.但若气候干旱,地上茎少,则不需疏除.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启东有一大批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如以青毛豆、青蚕豆、青豌豆、青玉米为代表的"四青作物",以香沙芋、香芋、山药为代表的"地产三宝"等等。这些产品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农民通过种植这些产品也获得了较高经济效益。在这些产品中,青毛豆因其种植面积多、市场知名度高、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而脱颖而出,成为启东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的佼佼者。2015年,启东青毛豆种植面积达20万亩左右,年产青毛豆夹在20万吨以上,总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所谓孔雀开屏,开屏的是公孔雀。但在山东省诸城百尺河镇,有一只"母孔雀",竟然也"开屏"了。普通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异性,而这只"母孔雀"开屏,带来的却是真金白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只不一般的"母孔雀"。初次试养损失不小2002年,初涉养殖行业的王海廷买了300多只麻鸡鸡苗,在自己的果园里圈养一举成功,那批麻鸡给他带来了12000多元的收入。第二年王海廷不断的寻找新的市场,计划扩大养殖规模,这期间他  相似文献   

18.
<正>"南宁香蕉"是南宁市的优势特色水果,近年来已经形成了以隆安县、西乡塘区、武鸣区为代表的香蕉产业带,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育种、种植、管理、采摘、仓储、深加工等香蕉产业全产业链建设也初见雏形。目前南宁香蕉产业年产值达30亿元,"南宁香蕉"也成功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品牌得到市场认可。目前众多本土香蕉企业正通过"南宁渠道"走出去。广西香蕉产业协会会长卢义贞说:"南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有耕地1.8万亩,人口4.1万,18万亩山林,是典型的人多田少的山区乡镇。近年来,他们继承历史传统,发挥自身优势,选准香菇为镇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1997年8月被国家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乡镇。追溯"杨村香菇"的历史,早在300多年前的明朝时期就小有名气。以后当地产的"太平香菇",以色鲜、肉厚、柄短、味美名扬海内外。改革开放后,杨村香菇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没有形成自己的市场。为此,杨村镇一方面积极扩大生产规模,从1987年开始,镇里除了几千人在本地从事香菇生产之外,每年还有3000多人外出到十几个省、地区租赁山场从事香菇生产,从而形成了"太平香菇"的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大胆地以市扬名,以市促销,逐渐形成了杨村香菇自己的市场。为了使杨村香菇流通更顺畅,杨村镇政府采取了  相似文献   

20.
<正>芦笋是多年生作物,每逢冬末初春季节,地上植株衰老枯黄,处于休眠状态,但地下根群仍然继续活动,并积累养分,要抓住这个时期加强田间管理,为来年高产、稳产、优质打好基础。重施越冬肥芦笋秋季采收结束后,要分次重施越冬肥,以满足地下根群生长的需要。秋季采笋结束后,先把枯黄母茎割除,搬离田间烧毁。分别在"立冬"及"冬至"施2次越冬肥,以有机肥为主,每次每亩用土杂肥1000~2000公斤、钙镁磷100~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