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工作取得的成绩 1.农业对外开放提高了我国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多边、双边、政府、民间的渠道,全国农业系统引进了几十项效益在10亿元以上的技术成果,引进了包括粮、棉、油、水果、蔬菜、牧草、水产和畜禽种苗等10余万份品种资源。这些科技成果的引进,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比如,机械化养鸡技术的引进、消化和推广,使我国养鸡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我国农作物种植技术发生了一场革命,1984—1995年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达600亿元;水稻旱育秧技术和设施园艺的引进,对提高我国水稻生产、丰富蔬菜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形势与任务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近些年来,为加强农业,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仅1993年一年,就先后召开了6次有关农业和农...  相似文献   

3.
来参加这个会之前,回良玉副总理要求把三个感谢带到会上。首先感谢新疆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对这次会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第二是向各省(区、市)农办、农业厅的同志表示感谢,今年上半年农业形势好,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功不可没;第三是向杂志社表示感谢,为大家座谈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这么好的平台。下面,我对  相似文献   

4.
看农业形势,我认为至少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大的方面:一是农业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如何,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是提高了,还是了削弱了;二是开发自然资源,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如何,包括保护和促进自然资源的再生,生态良性循环状如何;三是保证农业生产正常支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后勤保障条件如何,这主要指农业所需的化肥、农药、地膜、各种农用塑料制品,以及仓贮等;四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如何,这个位置,主要指的是农业在经济运行中所处的环境是否有利,是否符合农业发展的需要;五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如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已进入由自给半自给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农业转化的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农村政策获得了巨大成功,使农村被压抑的生产力解放出来,形成了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繁荣的景象。但是,我国农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如何看待我国农业的形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四川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状况如何,事关全局,因此受到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在1984年农业大丰收以后,1985年粮食产量严重下滑,又接连三年波动徘徊,使原来较为宽松的农产品供求关系日趋紧张,于是引起了各方的忧虑和不安,甚至有人对农村改革的正确性也表怀疑;1989年,农业出现明显转  相似文献   

7.
自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1997年全市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标志着上海经济发展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同时也表明上海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地影响着国际经济走势和环境变化,对上海经济也形成不小的冲击,使得上海发展的难度明显加大。在新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思想准备比较充分,及时地顺势应变,做好周密的工作部署。总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3号文件的精神,确立新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总结了“八五”期间我国水产品流通工作取得的成就及经验,指出当前水产品流通运行平稳,交易方式向高层次发展,市场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国有水产商贸企业改革得到加强。同时,剖析了仍然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就水产品流通工作的指导思想及今后任务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正带领人民摆脱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挂念的头等大事。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实现全球减贫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世界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范围内各个方面在习近平扶贫论述的科学指引下,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经过7年多的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制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与任务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机 近几年农业、农村经济,无论足形式还是内容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难概括,更不能简单地用好与不好来定论。概括地讲,从近两年农业、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江泽民主席1996年就明确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要突破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出现将大大改变农业高度分散...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信息化与经济发展阶段及战略模式休戚相关。我国农业信息化经历了初始萌芽、加快探索、发力赶超、跨越发展四个阶段。新时期亟须在国家宏观战略框架下聚焦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四大任务,推动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多元化、管理精细化和服务高效化,从基础设施等八方面健全制度体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3.
农业形势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围绕如何保持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好形势,重点讨论了工农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科技进步等几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农业形势与战略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形势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业连续六年的高速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1985年以来,在农村经济继续增长的同时,种植业、尤其是粮棉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明显下降,继而畜牧业的发展速度也开始减缓,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停滞、徘徊,形势严峻。 首先是粮食生产,1985年减产564亿斤,1986年回升了248亿斤,1987年可再回升200亿斤左右,但是连续三年没有完成国家计划,粮食总产和人均占有水平均未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农村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上不去国民经济发展就要受阻,农民收入上不去拉动内需就要受阻,农村经济上不去农村安定就要受阻,这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花卉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入世”以后,国内市场更加开放,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这是当前我国花卉业面临的新形势;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当前摆在我国花卉业面前的新任务。我国花卉业一定要审时度势,认真面对这种新的形势与任务,切实做好应对“入世”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7.
资讯农业与农业信息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讯农业是指从我国农村的现实出发,采用高科技手段,营造一个便捷、实用、廉价的中国特色的农业信息环境。资讯农业中的信息需求政策信息、市信息、科技信息、资源信息、国际及地区的环境信息等,我国必须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加强资讯农业中的农业信息开放和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垦经济》2003,(1):27-27
科技部副部长吴忠泽说,新世纪,中国农业科技要完成四项基本任务:第一,要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第二,要为保障国民食物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目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近5000亿公斤,食物供给矛盾已由数量不足转变为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但从长远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6亿,要满足人均400公斤或略高一点的需求,形势仍然严峻,因此,保障粮食安全是科技工作的一个长期战略任务。第三,要为缓解资源短缺压力,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全面技术支撑。我国人均耕地仅为0…  相似文献   

19.
试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目前认识到的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通过知识、信息、技术的大量注入,使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其本质是农业的科学技术化,即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农业,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迅速转变。在当代…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农业植保科技信息化建设调研,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广州市农业植保科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