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本文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权益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制约失地农民保障权益的内外部因素,最后从制度改革、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努力消除失地农民面临的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寻求就业时面对着社会关系网排斥、制度排斥、经济排斥等,社会排斥既影响和限制农民权益,也有损社会公正,进而危及社会的整体利益。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反对社会排斥是消除歧视、消除贫困、消除偏见和各种障碍,进而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安全的重要方式。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失地农民的数量会不断提高,他们面对的社会排斥问题会更加突出和严峻。降低社会排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弱势群体,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正逐步受到社会关注,成为我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法律缺失、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的多维度研究,就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进一步完善现行土地相关法律制度;(2)纳入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3)建立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专门机构;(4)建立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法庭.  相似文献   

4.
试论建立失地农民权益长效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失去了生活来源和一切保障,铸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本文在对失地农民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失地农民权益遭受侵害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权益长效保障制度的框架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土地征用是满足城市建设需求的必要手段,但在征地过程中,城市化大量的用地需求、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征地补偿政策不健全以及基层政府的价值取向,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失地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失。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主要表现在基本生活、经济以及心理文化领域,因此建议政府从一下几方面来思考和构建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征地政策:首先,重视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其次,规范征地程序,实施"阳光征地";再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最后,加强失地农民的心理疏导,帮助失地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张,会不可避免造成大量失地农民,而失地农民问题集中表现地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方面.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造成失地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很容易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实际上暴露出失地农民利资本输出表达制度、农村土地间权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等尚存右诸多问题.我国应通过构建新时期的利益表达制度、构建新型土地产权制度等措施,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及现实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确保失地农民的权益,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尖锐,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及征地以后遭到排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本文对失地农民受排斥的政策性原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其为失地农民受排斥的根源性因素.并对如何消除对失地农民的政策性排斥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观念陈旧和素质较低等因素,致使失地农民权益受到了严重损害.因此,要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失地农民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征地是一种政府行为,从政府行为角度研究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而且必要的研究角度。本文就政府行为的特征来分析政府行为对失地农民权益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从政府行为方面加强对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政府在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具备就业、经济收益、社会保障的功能.农民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与土地相连的一系列权益.本文从失地农民流失的权益入手,分析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从政府是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主体、规范公共权力及政府行为和提供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主流社会的排斥、知识与技能的不足以及社会支持的缺乏,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应为失地农民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与劳动法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促进失地农民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应从彻底改变城乡两元结构、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土地征用及补偿制度、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我国对于土地的使用规模进一步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失地农民的大量增多,农民得不到应有的权益保障。失地农民在失业、失地、失保等权益方面的困境凸显。本文阐述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困境的表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引发角色变化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对社会结构的新型挑战。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和谐,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与现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与日俱增,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成了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文章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出发,探讨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与政策进展,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模式进行评价,分析有关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重要理论与政策问题,提出了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析征地过程中农民的权益保障情况和征地意愿,对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完善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对四川省泸州市调研的120份农户数据,分析了征地过程中农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社会权益的保障情况,并进一步利用Log 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权益保障对农民征地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权益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而权益保障的缺失也导致农户征地意愿不强。同时,农户家庭特征和土地特征对其征地意愿也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社会排斥作为理论基础,从经济、制度以及关系维度入手分析失地农民的社会排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社会排斥的政策建构: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构建新型的劳动就业政策,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走上了被征收征用的道路。而大量土地的流失,造成了大批失地农民。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失地农民的各种权益,特别是经济权益损失严重。本书聚焦中国现行征地制度下失地农民经济权益损失严重这一热点社会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引出"经济正义"伦理观,通过中西方对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农民土地权益的损伤,但恰恰我国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法律保障明显不力,这就常会引发失地农民的不满,为社会冲突埋下祸根.因此,为了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关于失地农民的法律保障体系.为此,我国立法机关应当完善与“农村土地征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完善失地农民权益的司法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