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分析塔里木河流域轮台县生态移民自愿性、扶贫性、发展性与返迁可能性等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该生态移民工程的政策体系与实施工作,从社会、经济与生态3个角度对生态移民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从法制建设、生态移民规划与重视文化的持续性方面对西部生态移民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草原生态治理得到国家极高的重视,并通过一系列的保障政策予以解决或推广。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对于青海牧区维护天然草原的生态功能,促进牧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移民政策绩效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移民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认为生态移民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扶贫效率的作用。但要提高生态移民的政策绩效,达到既“移得出”又“稳得住”,必须协调处理好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迁出地与迁入地农户意愿、最低生活安置与最低生产安置的关系,并应根据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推行不同的移民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4.
5.
遏制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是当前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草原工作的高度重视。本刊约请了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主任马有祥解读一号文件有关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自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后,为了深入了解草原生态补偿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机构、文献、作者的科研动向和影响力,通过分析得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建议。方法 文章通过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搜索到关于草原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1)研究领域内发文量总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2016年达到发文量峰值。(2)作者靳乐山、胡振通、孔德帅发文量较多,杨光梅、陈佐忠、李玉新等作者发表的文献对该领域学者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但作者、机构之间中心性较低,还需加强合作。(3)综合分析热点和前沿,主题词较少,研究范围较局限。(4)应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实践,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区域的草原生态补偿治理办法、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与制度体系等方面的研究。结论 拓展研究范围和深度,各地政府根据地区差异性对当地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相关进行探索完善,创新研究方法,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起,我国逐步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内容包括禁牧补贴、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牧和草原工作的高度重视,是草原政策的重大突破,是强农惠农政策的丰富和完善。中央财政支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4年来,奏响了我国草原生态惠牧的强音。谱生态曲:再造绿色屏障伴随着草原补奖政策的深入实  相似文献   

8.
如何加速贫困地区农牧民扶贫开发的步伐?如何使贫困户真正走出困境,迅速踏上脱贫致富达小康的快车道?这是笔者久久思考探索的一大问题。伊金霍洛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南临陕西神府,西靠毛乌素沙地。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神府东胜煤田的主采区。全旗总面积5959平方公里,人口14万。全旗境内多山多陵多沙,植被稀疏,生态  相似文献   

9.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使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从"工程项目"为中心逐步转变为"投资与补偿"相结合,对草原生态、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坚定了地方政府和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信心,强化了当地草原生态保护意识;其次,与已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有机衔接,并取得了强基固本生态效果;再次,增加了牧民的收入;最后,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等。然而,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草原经营权和联户承包权责不分明、季节性和局部区域超载过牧、草原监管体系不完善和监管力量力度不足以及粗放数量型畜牧业未得到根本扭转、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加强草原管护队伍建设并形成严密的草原监管体系,逐步实现草原监测全覆盖,建立补奖资金发放与政策效果挂钩的联动机制,依法进行草原保护建设,与此同时,培育牧区新型经营主体,推进草牧业转型升级,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0.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5,分布在13个省(区)的268个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大多数是干旱半干旱、高寒高海拔地区,80%以上的牧区、半牧区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草原既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是农牧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大牧区需要大政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农业经济总量、区域产业布局、农民收入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业化程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评价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边疆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结合西部边疆地区农业发展形势,提出新时期西部边疆地区应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优化农业投入结构,依托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和市场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合作组织和个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动性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一般采用多指标评价法,然而过多的指标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多困难。文章从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的需求出发,寻求建立一个简便易行的综合性指标——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ASDI),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有效应和准确性。[方法]该文基于能量投入产出方法,利用Logistic曲线构建了ASDI,并以贵州省印江县为实证研究案例,对其农业生态的可持续性行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印江县的ASDI具有很大波动性,由于2002~2007年农业投入增加,印江县的ASDI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07年因为投入过多而出现了负效应指数。[结论](1)利用一个简单的综合指标来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行的;(2)ASDI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或将为生态安全预警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农村土地管理关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各阶段土地管理政策公平与效率问题,有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农村土地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农民收入提高。方法 文章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梳理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管理政策的变迁阶段及分析各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探究价值追求中消除公平与效率矛盾的途径。结果 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变迁中,农民土地私有制阶段(1949—1952年)实现公平为主,兼顾效率提升;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阶段(1953—1981年)追求绝对公平,导致效率降低;集体所有制阶段(1982年以来)保证公平的基础上向效率倾斜;通过明确土地权属,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确保农民对农地经营权流转的自主决定权利,逐步消除农村土地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矛盾。结论 在土地政策制定中,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同时着力建设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土地权利实现过程的公平性,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我国西部开发中面临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并从5个方面提出了治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基于AHP的耕地保护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执行耕地保护政策过程中出现了"自上而下"、"激励主体"两种不同的保护模式,不同模式政策执行效果有显著差异。耕地保护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策目标不能得到有效实现,耕地保护的主体——农户的基本利益也不能满足,耕地质量的隐形下降与保护效果的明显欠佳。这些现象都表明需要客观评价不同模式的耕地保护政策。河北是农业大省,唐山市是其经济发达、耕地保护任务艰巨的典型地区。根据唐山市典型农村356家农户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的数据和资料,选取评价指标和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自上而下"、"激励主体"两种不同模式的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激励主体"的耕地保护模式在执行效果上显著优于"自上而下"的耕地保护模式。研究结论表明需要从"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向以经济激励为核心"激励主体"的市场模式转变,这对优化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林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撑。文章针对我国林业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且整体增速较为缓慢;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林业产业建设投资比重少;林业财政补偿标准低,且补偿范围不够全面等现状及问题,采用DEA模型,通过构建林业财政投入和产出指标,对林业总体政策投入效率、规模投入效率和政策投入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近两年我国林业总体财政政策投入效率下滑,中央财政拨付的财政经费和税收优惠财政投入缺口较大。该文根据林业财政投入现状及评价结果提出了建立林业财政扶持资金机制、完善林业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规范林业产业税收激励机制等4种实现机制,为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瓜产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西瓜生产效率对西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通过追踪调查,收集了2010~2012年中国18个西瓜主产省市区生产成本收益的一手数据,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西瓜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吉林、辽宁、湖北、甘肃、湖南、河南和山东7省份西瓜生产效率达到DEA有效;从时间变动趋势来看, 2010~2012这3年间我国西瓜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8%,进一步分解得知主要是由于较大幅度的技术退步抵消了综合效率的促进作用,不同省域间西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增长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从截面数据来看, 2012年我国西瓜生产的平均综合效率为0939,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整体较为合理,但仍存在投入冗余的状况,主要表现在农药和农膜的过度使用,并对生产技术无效率的省市区提供相应的效率改进方案。最后有针对性提出了提高我国西瓜产业生产效率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及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文构建了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评价了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引进"障碍度"概念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四项促进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在发展过程中常会遇到资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调等问题。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省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文明角度对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化规模盲目扩大、工业农业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环保以及城镇化政策缺失等问题制约了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步伐。在此基础上,从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合理规划城镇产业布局,加强环境保护、强化政府引导等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背景下河北省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能值分析是指通过能值相关理论及原理的分析得出一系列反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体系,借此可深入分析系统的环境容纳能力、能值效率、生态经济效益,系统结构功能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更好的发展农村解决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国内农村生态系统能值发展状况,研究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针对国内农业生态经济进步的现状客观评价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农业生态发展迅速,但就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研究方面,在资料收集、理论不足等方面依然需要改进。并提出严控人口数量、科学开发后续土地资源、改善土地运用构成、增强可更新环境资源运用效率等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于社会经济的全方位进步及农业的有效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