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保护湿地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未来工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一直受到社会极高的关注.文章主要介绍了湿地生态公园的建设原则,并结合西溪湿地生态公园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湿地生态公园建设的具体策略.旨在有效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各环节,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水生态文明理念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结合,文章从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领域(防洪抗旱、供水、农田水利、水力发电、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出发,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四个环节入手,在总结分析水生态文明概念、内涵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水生态文明的主要理念,制定判断具体水利工作与水生态文明理念符合程度的判别标准,进而研究具体水利工作与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差距,以期为水利工程领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河西走廊湿地开发中水资源利用现状入手,找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提出进行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依据地区资源、生态及环境特点保护天然植被和水源等对策。促进湿地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河西走廊湿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赵树丛 《经济》2013,(Z1):30-32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明确要求,加强水源地保护,扩大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人居环境。湿地作为重要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扩大湿地面积,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人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生态失衡日趋严重,引发了诸多"城市病"。人们逐渐意识到,只有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城市,寻求生态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城市和人类才能更和谐健康地发展。而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开发与建设,开展湿地生态体验型旅游活动有利于湿地保护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可全面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明确要求,加强水源地保护,扩大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人居环境.湿地作为重要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扩大湿地面积,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人类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战略目标和四大具体任务,提出"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新要求.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又为全国湿地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到2020年湿地工作的战略目标.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20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湿地保护恢复工作,积极履行公约规定的各项义务,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一半以上的重要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局部地区湿地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全球湿地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湿地是旅游城市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本。文章在介绍湿地生态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城市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政策建议。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为例,在分析度假区生态环境特征基础上,指出湿地公园的建设目标,阐述湖滨湿地功能分区建设,并提出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以期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胡细英 《经济地理》2007,27(4):625-628
三峡水库的运行改变了(长)江(鄱阳)湖关系,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建立了湖区农业生产的新格局。文章从分析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出发,针对鄱阳湖区农村经济特点,探讨湖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提出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农业工业化是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繁荣现代服务业是湖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经济快速发展造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城市湿地公园因其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如今已成为环境学、景观学关注的热点。文章以我国台湾地区高雄市洲仔湿地公园营建为例,针对我国当前湿地公园建设的现状不足进行了讨论,并对如何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湿地公园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市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的建设为实例说明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作用,着重分析城市湿地公园受到公众和城市建设者普遍欢迎的生态设计理念。针对观音塘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总结出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严格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控制人为干扰、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生态设计理念,并且应遵循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实用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2.
水美无锡     
《江南论坛》2014,(9):I0001-I0001
正无锡是全国首批水利现代化示范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当前,全市正按照《无锡水利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实施河湖并治,幵展城乡联动,全面推进以民生水利、安全水利、生态水利、资源水利、文化水利为重点的水利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毕晶秀 《环境经济》2023,(20):56-57
<正>唐山市生态环境局以“三个三”工程为总抓手,始终坚持大保护、小开发,综合推进海洋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开发,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三赢”目标。今年8月,唐山国际旅游岛及龙岛区域成功入选2023年第二批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三治”思维保清流入海,建设“蓝色海湾”治点,全国试点率先推进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坚持排查、监测、溯源、整治一条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景区生态文明包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内容,对景区的未来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建设景区生态文明,不仅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更要以建设绿色的景区、人文的景区、和谐的景区为目标,通过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普及生态知识,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旅游等,开创景区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湿地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各省相继出台湿地保护政策。福建省是我国湿地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湿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湿地面积快速萎缩。虽然福建省相关部门已经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但在保护体系、法律保障、宣传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湿地资源亟待保护。福建省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生态保护与恢复力度,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宣传等措施,形成有效保护体系,从而实现湿地开发与保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导致滇池流域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构建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是未来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构建完整的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需要从确定补偿的依据、主体、标准和政策路径等核心问题着手。滇池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实现形式可分为水生态保护(恢复)补偿机制和水污染补偿机制两种,具体类型包括城市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湖滨水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入湖河道水污染生态补偿机制三类。在生态补偿政策实践中,建议构建滇池流域水生态管理委员会;整合现有生态补偿法规,健全流域管理机制;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基金模式的横向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筹资渠道,完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开展绿色GDP体系认证,完善行政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8.
《环境经济》2009,(10):8-9
9月17日,“第五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同时设立了四个专题分论坛,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维护、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提出,要不断出台绿色经济新政策,鼓励推行绿色经济发展,并以城市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将其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从1992年7月31日加入《湿地公约》以来,30年内中国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生态系统状况明显改善,管理及保护体制日渐完善,湿地立法取得明显进展。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将在湖北武汉召开,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这一国际会议。展望未来,中国应以举办此次会议为契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内核,在展示中国湿地生态保护成效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国湿地生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当代青年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人群,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调查表明,当代青年已经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对自身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影响,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建设美丽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充满信心和期望。为了更好地发挥当代青年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青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需要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素养,增强其生态文明责任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