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端引领、创新驱动是北京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北京市属国有企业理应主动承担起创新驱动发展的重任。基于北京的环境条件、发展定位以及国企的特殊功能,市属国有企业在北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肩负着新的使命,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市属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起点,市属国有企业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商业模式,走高端引领和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更好推动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对于区域经济亦如此.宁夏回族自治区身处欠发达的西北地区,有较强的发展需求,在新基建发展方面既有一定优势,也面临不少挑战.本研究以新基建的国家战略为背景,结合自治区政府的实践探究了该地区的新基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民族煤机制造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以"三项制度改革"为主的内部制度改革,提出了组织战略创新、开放性体制机制创新、数字化营销转型创新、全面业务管理体系创新、综合智能化技术创新的"五新"发展战略,旨在推动企业深化改革、持续创新,激活体制机制,运用资本平台和品牌效应整合行业资源,实现民族煤机制造型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6,(2):113-116
经济新常态的内涵要求和经济发展特征,使得能源企业发展形势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面临诸多挑战。能源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发展出路,以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保持发展稳定性。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能源企业应从推动低碳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施技术创新驱动,培养新经济增长点;加大融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挖掘海外市场;改革能源体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等方面寻求出路,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但在"整体主义"与"核心城市"导向的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存在对"配角城市"关注不足的问题。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为例,梳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对唐山在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了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区域、城市之间的冲突与调适。研究提出,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唐山在经济增长压力下更倾向于延续(强化)既有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受到影响。基于此,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整体的转型发展,应避免"问题和矛盾"的转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北京应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与技术构成的全面转变上发挥主要作用,承担更多区域责任。  相似文献   

6.
“双碳”目标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其绿色转型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企业绿色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企业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效提高任务依然艰巨、企业绿色技术供给不足且创新成本高、碳定价机制不健全并尚未征收碳税、企业缺乏碳排放统计标准和信息披露动力。为此,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应加速企业能源绿色转型、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健全碳定价机制、完善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实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资金政策,更好地形成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企业绿色创新是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的基础和托底,是企业实施绿色转型战略的必然路径。基于机器学习和文本分析法从经济价值导向维度和生态价值导向维度衡量企业绿色创新,并以2007年开始陆续在全国各地设置专门环境法庭为背景,将地方环境立法与环境司法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利用2004—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地方环境立法与环境司法协同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立法和环境司法具有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协同作用,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环境司法协同环境立法能够通过增加企业环境成本和促进企业主动进行绿色战略调整来驱动企业进行绿色创新;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经济价值导向绿色创新,企业更加倾向选择生态价值导向绿色创新,并且在国有企业、成本转嫁能力低的企业、处于经济上行期的企业、处于官员绿色政绩考核时期的企业以及管制行业企业中,协同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因素,对政府推进环境治理、加速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新阶段,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行业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当企业在动态环境中遭受环境问题挑战时,其应当做出的决策改变即为环境战略转型。通过以江西铜业为例,沿着“驱动因素—环境战略—实施效果”的路线,探讨了在内外部双重因素驱动下企业环境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进而揭示出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通过分析发现,随着外部环境规制的变化和内部绿色动态能力的演进,企业按照“反应型环境战略—防御型环境战略—适应型环境战略—主动型环境战略”这一路径完成了环境战略转型。同时在转型过程中其环保投入逐渐增加,绿色创新力度显著加强,实现了发展各维度高质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阶段转型是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阐述,中国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思路,制定并实施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追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战略。第二阶段转型是从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到21世纪初,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基础上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战略。第三阶段转型是从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到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坚持科学发展、快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和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财务管理和财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特别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取得重大胜利.财务理论也取得重要创新,在不同所有制资本作用互补、国家提供社会资本、战略财务、资本区域配置优化和财务政治学理论等方面有所建树."十四五"期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将产生许多新的财务问题需要研究,从而推动财务理论和财务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例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企业核心科技战略投资,消费财务,智能财务等,都值得学者们深入研究.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财务学科必将建立与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文明范式特征借由特定的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理念、科技功能、价值观念、运行方式等表现出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提出,是对工业文明发展范式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涉及价值理念、目标导向、生产和消费方式等全方位的发展转型。本文比较了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两种发展范式特征的不同,分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学内涵,论述了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指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以城市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主体作用,推动全社会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所居住的环境日益恶劣化,现代物流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实施绿色物流管理,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加大对绿色物流的宣传力度,企业也应将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协调与绿色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坚持区域协调和绿色发展理念,区域协调取得一定成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四五”时期也将是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和绿色发展的攻坚期。区域协调是绿色发展的前提,而绿色发展则是区域协调的高级形态。实现区域协调和绿色发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施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需要,更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要顺利实现区域协调和绿色融合发展,需要推动主体功能区发展,推动城市协调发展,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重点是提升核心城市群人才集聚能力,破解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把握全球化发展的新历史机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善产权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区域协调和绿色融合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其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打造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是深刻影响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选择更合适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开辟数字经济新价值和发展新空间,是机遇也是挑战。基于此,本文以南方电网、中国石化、鞍钢集团三家国有企业数字化变革实践为例,探究分类改革下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及价值效益。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涌现出了三种模式:一是分步式,侧重于产品服务创新的价值效益;二是组合式,侧重于寻求新价值的业态转变价值效益;三是协同式,侧重于内外协同的业态转变价值效益。进一步,本文构建了数字化转型与价值效益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助力不同类型国有企业最大限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模式,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2017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区域经济研究的新导向、区域创新驱动机制与政策、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与开放战略、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模式、区域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反映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强大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工业增长粗放式特征仍然明显,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和日益加大的资源环境约束,中国工业迫切需要加快绿色转型。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着体制障碍、技术障碍和阶段障碍,任重而道远。发达国家绿色经济发展为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依靠科技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开发利用新能源促进低碳化;建设生态工业园实现清洁生产;采取经济措施激励绿色转型;发展绿色就业培训适应工业绿色转型。鉴于此,立足中国工业发展实际,在借鉴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经验基础上,中国工业绿色转型可以采取如下发展战略:完善绿色政策体系;积极推动工业技术升级;发展集聚经济;促进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是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此,选取2013—2021年我国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策略对其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在国有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中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策略的实施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为构建数字中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经济界》2010,(4):85-96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正方兴未艾;另一方面,中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亟待改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迫在眉睫。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企业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主体,企业家的战略思考和企业战略选择对中国企业把握发展机遇、应对转型挑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中国企业在企业战略方面的现状与问题,把握企业经营者的战略决策能力及对企业战略的认识、评价及建议,分析转型经济下中国企业战略的影响因素,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CESS)组织实施了“2009·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经历了从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过渡到均衡发展战略,伴随区域发展战略的改变,区域发展政策也经历了五种类型,即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支持五个民族自治区发展,支持其他省区发展,支持跨区域发展,支持重点区域发展,最终形成了全方位的区域政策体系。在不同政策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中西部地区要实现赶超的跨越式发展,要在转型发展中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重点实施"四大战略",即工业化、城镇化战略,强基固本战略,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富民为本战略。  相似文献   

20.
由于早期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东北资源型城市长期粗放的发展模式使其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风险。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我国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新要求。以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为对象,分析其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传统产业与绿色发展相矛盾、缺少大量专业人才作为支撑、资源型城市转型缺乏整体规划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想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从加快绿色金融市场建设、评估潜力产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多方面入手,在绿色发展的压力下探寻新的转型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