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技术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向智能化转型,二者融合正处于起步阶段,取得显著效果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数字技术的融入由内到外重构了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深化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赋予思政课教学改革新动能。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数字技术也获得最大限度发挥思政课功能的丰富经验与全新途径,需要用辩证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发展性思维将二者的交融引向深处、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争先创优"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首先就是要全面地认识目前"思政"课所面临的困境。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思政"课教师应该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上做出积极的改革尝试,并应该把实践教学部分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创新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高职思政课案例教学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多元主体、多渠道、多维度协同创新,既符合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要求,也契合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高职思政课案例教学协同创新的必要性,结合高职思政课案例教学困境,提出高职思政课案例教学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及实践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教师面临的职业困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学科性质及社会功利性价值取向的影响,高校思政教师往往处于教学边缘化状态;受教学效果隐性特征的影响,思政课教学往往容易使人产生可有可无的错觉;思政课名义上的学科地位与实际地位的反差,挫伤了思政教师的专业自信心。从分析思政教师面临的职业困境出发,梳理思政课教学及科研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周飞  李建铁  周晶  黄心怡 《经济师》2023,(9):172-173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大思政课”为视角,首先简单概述“大思政课”的特征及价值,然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教育理念过于传统陈旧、教育主体认知不足、实践教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合度不高、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的问题,最后结合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应对策略,以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实践育人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智慧教育对思政课教学影响深远,思政课教师理应在观念上先行认知。如何揭示掌握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特点?如何呈现严守底线思维不被科技异化?如何实现技术与教化的融通?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特点的显现主要有教育关系不断更新,教学空间无限外延,教师规范持续变革。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术"为本,以"学"为本,以"道"为本的育人思维理念不动摇。  相似文献   

7.
陈卫华 《江南论坛》2023,(12):76-8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应遵循思政课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对现有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革与创新,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整体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丁锐 《经济师》2011,(9):121-122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提高大学生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很多学生对高校思政理论课不感兴趣。虽然,我国近年来对思政理论课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依然对思政理论课不感兴趣,思政课教学仍无法摆脱"课时不少、费力不小、效果不佳、声誉不高"的困境。这一状况迫切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思政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文章从大学生及教育者角度切入,探索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就业指导课程是毕业生走向社会之前的一门重要“思政课”,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合作意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文化价值的引领。通过调查发现,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存在弱化意识形态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为此,建议通过在就业指导课程设计上优化调整、在师资队伍上严挑细选、在教学手段上创新运用等方式,促进就业指导课中思政元素与就业素养的有效融合,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思政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与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张国献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从教学与科研两大维度,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并以增强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为目标,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理念指导,分析总结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策略与路径。该书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更趋于科学化和实用化。该书主要包括以下  相似文献   

11.
侯玉  刘焕明 《江南论坛》2021,(12):54-55
将党史学习教育实时融入以培育时代新人为根本任务的高职院校思政课, 既能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也能在广大青年学子心中传承党的历史经验、弘扬奋斗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怀.在实际教学中,因党史内容的丰富性、思政课教学的复杂性、高职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等问题, 这一融入过程并不是十分顺畅,出现碎片化、填入式特点.这就需要多主体、多层级和多要素有效配合、协同推进,从关键点、核心点、切入点等方面整体考虑,抓住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的着力点,以提高融入思政课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的高校办学原则,通过"菜单"形式,实现大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知识向具体行为的自主转化,有效缓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困境,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索.加强菜单设计、加大教师参与、强化效果评价,是高校思政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实际适用时,需要高度重视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课要求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要求提高学生观察与感受的能力,同时,要求对学生的兴趣给予关注,打破传统教学中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主体.由于思政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因此,课堂通常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学生被动学习,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学过程中互动性增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情境教学进行概述,对思政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作用进行阐述,就思政课教学中情境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互动式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对话、研讨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形成主体间及主体和环体间和谐的互动关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能力,塑造其良好个性的一种教学理念。其模式构建主要是要在明确内涵和指导理念的基础上,把握实施、管理和评价环节。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剖析安徽理工大学《智能材料》课程思政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智能材料》的进行了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针对思政教育内容不足、思政教育融合困难和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通过重新修订课程目标、重构教学设计、改革考核方式等途径将课程思政元素无痕融入教学全过程。以《智能材料》的课程教学内容为例,具体从人类文明、材料发展史、科技前言、安全教育等四个维度挖掘了适于思政教育的元素,从多角度提炼了《智能材料》知识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价值,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四史”知识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和大学生教育的需要,但各个高校做法不同。部分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单独开设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两门“四史”知识必修课程,部分高校效仿重点马院开设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两门选修课程,还有部分高校由思政教师面对全校学生开展“四史”知识讲座,但大部分高校采取“四史”知识全面融入现有思政必修课的方式。高校“四史”知识教学,尽管方法各异、形式多样,但均不同程度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碎片化现象突出、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衔接不够等问题,难以达到“四史”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也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整体合力。从“四史”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出发,从集体备课、思政教育从业队伍建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四史”感悟式教学等方式,切实解决“四史”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的困境与难题,实现“四史”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  相似文献   

17.
制约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有社会大环境的冲击、高职生源的复杂、网络技术的使用、理论和实际的脱节等原因.笔者认为,结合实际加强高职"思政课"的时代感与针对性;多管齐下,增强高职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革考核的方法和模式是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8.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并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及实际,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少数民族谚语。从多方面全方位的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内容、手段及质量监控对策,加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三全育人”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是“大思政”工作的深化与新的尝试,通过解读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与目标,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英语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及目前的现实困境,并从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融合能力、注重教材思政元素的挖掘、完善课程思政指标考核体系四方面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思路与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贯彻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陇南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高校思政课的宝贵资源。新时代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造性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进而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等途径讲清楚陇南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形成过程、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陇南红色文化故事,引导大学生成为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