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以及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组合,并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萌芽于15世纪末的航海大发现,起步于18世纪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其技术的应用为标志),初步发展于19世纪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及其技术的应用为标志),二战后获得迅速发展,并于20世纪9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的发明及其技术的应用为标志),最终演变为全球趋势。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动力,市场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基础,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949年,这是中国由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心被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强行纳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处于受控于强大外力的扭曲变形、低度发展状态;第二阶段,1949—1978年,中国仿效苏联模式探索脱离并抵抗不平等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虽自觉主动但充满曲折反复的状态,带有明显的探索性;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的中国主动并真正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开拓与创造。  相似文献   

2.
洪良浩 《中外管理》2004,(12):56-58
台湾中小企业从1945年到现在近60年的发展中,可以说是个全球化实验室。我今天就把这个全球化实验室的经验与各位进行一次分享。  相似文献   

3.
变化的历程     
ASQ已经开展过6次未来研究。尽管其中有一些关键因素(key forces)多次出现,但其本质却在1996年后发生了变化。本文表格罗列了6次研究中出现的所有因素。全球化全球化是唯一一个在历次研究中均会出现的因素,但其影响在过去15年中却并非一成不变。现实中,全球化与其他一些因素相互影响,为现代组织营造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4.
沙敏 《现代企业》2004,(2):42-43
经济全球化就是:以科学技术的发挥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在全球化范围内进行的一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或者,经济全球化是:商品和服务贸易扩展到全球,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乃大势所趋已成为世人之共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文化在冲突与融合的交互中走向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是信息时代一次重要的革命,其目的在于实现全球化的物物相连。本文针对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时代的全球化以自由贸易为特征,是给人类带来福祉最大的一次全球化,但是,它比起以分工规模范围最大化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倡议,还存在很大差距。民族过程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民族分离、裂解则世界或区域经济下行,民族融合、相容则国家经济欣欣向荣,民族问题对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民族经济学就是对民族过程的政治、文化效果进行经济学分析,对"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真相     
近年来,几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再一次将全球化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人们开始思索,全球化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全球化真的有利于世界的发展,能够实现全世界共同发展的目标吗?经济学家是否向我们隐瞒了全球化的真相  相似文献   

8.
近现代历史上有过两次全球化的尝试,第一次是英国依靠其拥有的大量殖民地,在很大范围内推动过以英联邦国家为核心的全球化,后来随着殖民地的独立而不了了之;二战以后,美国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海外霸权,强行输出自身的价值观,希望相关国家在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自觉地与其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最终实现全球化的目标,但也因不适合多数国家的国情而无果而终。而今中国推动的全球化,是希望延续古丝绸之路的传统,加强沿线国家间的经济联系,特别是希望率先与周边国家形成稳定的经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来有序推进全球化的进程,这其中,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最具重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杨青 《新远见》2009,(8):51-60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的过程。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近代市场经济的建立。18世纪末,以蒸汽机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19世纪末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各国经济联系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关贸总协定的出现,推动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但是由于当时正处于"冷战"之中,社会主义国家被排斥在外。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以致被人们所感知并为之震撼。现在我们所谈的经济全球化,一般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到现在的全球化。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是与一些重大事件紧密关联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动因是世界市场固有的扩张性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但科技革命、各国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国际组织的出现、西方国家经济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兴起等,对经济全球化也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而阻遏经济全球化的则是一些全球性重大灾难事件的发生,如战争(包括冷战)等。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有过各种各样的不同意见,世界各地还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反全球化运动。但是,所有这些都没有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然而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却使经济全球化遇到了真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东方企业家》2004,(3):142-148
如果一个公司确实决定要走向全球,那么从本地化或者全国化向全球化企业的转变之路并不总是坦途。当一个市场全球化时,即使在更加广阔的全球化环境之中,在一次或者多次的行业重组之后,“3法则”最终也会大行其道。经常会出现的  相似文献   

11.
中海油宣布撤出并购优尼科,一时间,这则消息成为国内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这宗被称为中国企业最大规模、最重要的一次海外并购低调收场。国人似乎有些失望。然而,当我们反思此次并购时发现,中国企业真的需要一点平常心,毕竟这只是一次商业活动。如果硬要他承载什么国家战略和民族感情,恐怕这对企业来说未免太沉重了。贵刊文中提及的“全球化的入场规则”颇具见地,这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天蓝  相似文献   

12.
目前,经济全球化正改变企业面临的环境。 首先,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的全球化。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成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全球化经营。未来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要持续成功,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全球竞争力,局限于区域市场的企业难以持续发展。 其次,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企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支配和使用资源,才能做到最有效率,并且使投资回报最大。这两年的国际化,困难和挑战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但是同时也给企业一个机会。我相信,率先能完成这一次变革重生的中国企业,未来将会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三次科技革命发挥了十分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期发生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全球,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完全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即战后科技革命的发生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全面深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战略 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商品与服务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包括两个重要部分,即市场的全球化和生产的全球化。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是三种推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技术变革;二是经济自由化的加速发展;三是企业竞争加剧。  相似文献   

15.
德国《商报》以“为未来寻找方案”为题发表文章。文章指出,第二次全球化浪潮正滚滚而来。市场发展成为世界市场,围绕着投资环境展开的竞争成为全球性竞争,许多国家采取的再调整措施发掘了市场潜力。国际资本市场增加了对市场定位和利率的压力。同80年代出现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不同的是,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几乎使所有工业部门和许多劳务部门都摆脱不了全球性竞争。对那些在这个进程中居领先地位的企业来说,取得增长和赢利的机遇是极大的。问题是:即将开始的21世纪的成功企业的特点是什么?麦金西咨询公司的看法是,成功企业开始展示出新…  相似文献   

16.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同时又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金融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国际金融动荡不安,并迅速蔓延产生巨大的波及和放大效应。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世界各国利弊兼而有之,机遇与风险相伴。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将全面融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之中。深刻认识金融全球化、把握金融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金融全球化的新挑战,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  相似文献   

18.
赵爱民 《企业导报》2013,(12):127-127
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学习型管理作为现代组织管理研究的最新方面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下,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11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国入世三周年的日子,也是第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开幕的日子。500多位中国优秀的商人聚集在一起,感受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全面融入全球化的时刻。 他们在一起探讨一个很艰难的话题: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天花板和地板。我们看到了一批二十岁的中国企业正在或者将要接受全球考验:先是海尔小心谨慎地去触摸全球化的天花板,而后是TCL,最新的一次触摸是联想的大收购。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出场方式,它们踩着松软的地板去触摸天花板,让观者不禁捏上一把汗,质疑和担心的情绪弥散在商界。  相似文献   

20.
企业全球化就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面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一种客观现象和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市场去组合生产要素,实现产品销售,以获取最大利润。就单个企业来说,企业全球化是指企业的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和管理全球化。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一是要有合适的外部环境,二是国内合适的制度环境,三最重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