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风险导向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最新潮流,是今后审计发展的主导方向。风险导向审计虽然发展于社会审计,但其倡导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等,无论对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莎 《时代金融》2015,(8):191-192
莫茨和夏拉夫中提出审计假设是存在的,否则就无法在审计中进行推理或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八项审计假设,在这之后国内外学者从未停止过对审计假设的探讨,但是至今审计理论界还未得出公认的审计假设体系。本文在研究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审计假设观点做出评述,并尝试基于美国会计学会对审计的定义与现代观点构建独立审计假设体系,包括:审计对象可审计性假设、审计客体的不确定性假设、审计主体可信性假设、效率审计假设、审计结果有用性假设。  相似文献   

3.
王钰 《理财》2003,(7):1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23条规定:“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可以利用经核实确认后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结果。”因此,如何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认真研究和评价,及时处理“核实确认”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就成为摆在国家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就此加以探讨。 一、国家审计人员要提高对利用内部审计结果作用的认识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认识到,利用  相似文献   

4.
闫北方 《理财》2005,(12):53-55
国家审计项目的质量是由审计人员业务技能(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持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道德品质保证的.监督是审计的核心,国家审计同样应尽可能地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揭示和提供审计客体存在的舞弊.因此,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对审计的结果会产生巨大影响,审计方法的适当运用也往往成为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甚至决定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下面,就审计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政府审计业务外包是指政府将政府审计部门的审计任务全部或部分地交给注册会计师或者其他社会审计机构来实施。即根据政府审计工作的需求,将属于政府的审计项目以合同或者合约等方式交由社会审计机构,社会审计机构则按要求提供政府需求的审计服务,政府依照事先的规定向社会审计机构支付相应的报酬。一、我国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必要性(一)解决政府面临的巨大审计压力当前,政府审计工作中面临最严峻的问  相似文献   

6.
政府审计质量的衡量研究:基于程序观和结果观的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审计质量的衡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已有的文献将审计质量区分为程序审计质量与结果审计质量,本文试图进一步从哲学、法学和经济学的视角诠释程序审计质量与结果审计质量的理论基础,并以2005至2007年间参加全国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的审计项目为样本,研究发现程序审计质量对于结果审计质量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审计对象、审计主体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果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7.
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监督模式,对跟踪审计好的经验和做法加以总结有利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把握跟踪审计的内在规律。笔者结合自身参加跟踪审计的切身感受,对跟踪审计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开展跟踪审计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村审计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审计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于农村审计性质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农村审计不同于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农村审计应属于外部审计。  相似文献   

9.
试论审计专业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潞嵘 《理财》2003,(3):17-18
审计专业判断是指审计人员依照专业标准和职业经验,对影响审计决策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对不确定事实做出判断的过程。审计专业判断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审计人员在审计的准备、实  相似文献   

10.
禹桂英 《理财》2003,(5):15-15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应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过程和工作成果,反映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过程中的职责履行情况。笔者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对如何编制好审计工作底稿谈些看法,与大家探讨。一、端正一个认识———审计工作底稿不是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与收集审计证据是审计过程中的两项密切相关的审计行为。也许正是由于二者关系密切,过去不少审计人员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其实,审计工作底稿应记录审计取证的行为过程,审计证据应依附于审计工作底稿。从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