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露天煤矿的生产特点,探讨了露天煤矿生产组织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改革露天煤矿生产组织管理体系,调整和建立严格围绕生产计划的生产组织体系和考核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危险隐患,直接影响到生产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竞争力。文章围绕危化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目前国内危化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提出了提升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论述了如何推动危化品生产企业加快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油田站库生产中所涉及的检测技术及应用,探讨了实现联合站生产参数自动检测及控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生产环节进行了优化运行,实现了联合站生产的自动盘库、生产参数的实时检测及重要生产环节的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兴隆台采油厂生产运行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生产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矛盾,对生产运行的合理化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在油田生产实践中要按生产运行管理形式加强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蓬勃发展,国内当前阶段的化工生产技术有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化工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化工企业发展过程中,生产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处理好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与二者之间的平衡。目前,这个化工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国内很多化工企业管理过程中亟待改进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从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着手,首先阐述了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随后简要分析了当前阶段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根据化工生产过程的特点提出了加强化工生产技术管理、提高化工安全生产效率的具体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聚醚生产为例,介绍了中小型化工装置的特点,并结合实际开车生产情况,探讨了中小型化工装置的生产管理策略,为中小型生产装置的生产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对化工进行了新的要求,化工生产在时代的浪潮中展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在时代的背景下进行了改善,展现了新时期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的面貌。企业为保证化工生产就要顾及到化工生产的安全性,科学管理,保障化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设计、研究和生产实体,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最主要的生力军之一。经过50多年的安全管理创新发展,研究院实施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了各级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型号设计、生产、大型试验技术安全管理控制措施,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氛围,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绩效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企业的特征,介绍了面向制造企业的几种先进生产模式,精益生产、敏捷制造、CIMS、ERP、MRP、MRPⅡ、准时生产制、最优生产技术、柔性生产技术以及虚拟制造等.同时对近年来在制造领域出现的新概念、新思想及几种主要先进生产模式实现机制进行分析对比,指出了它们的实质和共同点,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宜采取的先进生产模式,最后指出了发展先进生产模式宜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安全生产得到社会各级的共同关注。作为生产企业更是将安全生产作为关注的重点,如何保证生产装置安全稳定的生产一直是化工企业技术改革的焦点,文章通过对低变进口温度波动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的描述,详细讲解了化工生产过程中针对异常温度波动变化的分析及处理过程,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状况,从而确保了生产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希望对同类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节点分控法提高采油厂生产运行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采油厂生产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介绍了中原油田采油一厂推行的“节点分控法”,即:制定有效的生产运行效率量化指标,打造独具特色的节点分控网络,探索出生产运行由定性化考评向定量化考评转变的创新管理模式。为提高采油厂的生产运行效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通过生物质在沼气发酵技术,生物质制燃料乙醇、乙二醇、生物柴油,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及能源生物等方面的应用,对生物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模块化技术与模块化生产方式: 以计算机产业为例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技术变革是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转换的基本条件,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会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本文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基础上,论述了模块化技术成为主导技术的技术条件,以计算机产业为例论述了模块化生产方式的产生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模块生产网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技术是企业组织存在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模块化技术成为主导技术,以及大规模生产向模块化生产的转变,从根本上动摇了层级制组织存在的技术基础.出现了适应模块化生产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模块生产网络。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清洁生产的理念,介绍了我国煤炭企业清洁生产现状,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思路和方法,认为清洁生产对提高煤炭市场竞争力,促进煤炭生产与环保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业链、产业配套半径与企业自生能力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本文分析了产业链的一般特性与基本功能,阐述了产业链与产业配套半径、标准、企业自生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产业链的培育主要表现在产业的配套类型与配套半径上。产业配套有省内、国内和国际配套三种类型,并相应形成了省内、国内和国际三类配套半径。产业配套的关键在于所对接的标准是何种标准。企业的自生能力不仅要求其产业、产品、技术选择要与经济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相一致,而且还必须融入到全球的产业链,并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环节或结点。企业的自生能力与其所对接的标准和产业的配套半径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在生产优化方面采取的措施,重点探讨了乙烯生产优化、芳烃生产优化和氢气系统的优化,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自动检测技术在油田优化生产运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实现联合站生产参数自动检测及控制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生产环节进行了优化运行,实现了联合站生产的自动盘库、生产参数的实时检测及重要生产环节的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的崛起,使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但现有研究对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企业实现过程缺乏理论剖析与实证研究。鉴于产品创新是企业活动中各种生产要素最具集成特征的一环,本文从产品创新视角,构建“大数据资源—企业能力—产品创新绩效”链式中介模型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大数据从可能的生产要素成为企业现实生产要素的实现机制。基于特征映射逻辑,将大数据分析、组织学习、惯例更新、行业竞争压力、行业信息技术使用强度分别视为劳动、知识、管理、资本、技术的替代变量,将企业的产品创新实现机制映射为数据与其他五个生产要素相结合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实现路径模型,提出数据是将现有生产要素进一步联系起来的桥梁型生产要素的观点,形成对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新认知。本文结论为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思想提供了企业产品创新视角的理论解释,也为企业大数据创新实践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0.
We investigate how food-aid affects price and production of staple food, with a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with non-separ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model captures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sub-Saharan Africa subsistence economies. Simulations generate negative but also positive food-aid elasticities of production. Conditions are identified which mitigate the negative impact and support a positive impact. The share of domestic food production in total staple food demand (+) and the share of income from staple food production in total household income (−) are key determinants. Price and production equations, estimated with a panel of district data of the Malawi maize market for the period 1999–2010, show a small positive impact of food-aid. Large negative impacts of food-aid are not likely given production and income shares and behavioural respon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