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13—2017年中国高端制造业发生的技术并购事件为对象,展开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关联关系、技术吸收能力和目标企业绝对知识规模对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并购双方相对知识规模和上市时长对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企业间关联关系、技术吸收能力会弱化并购双方相对知识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基于此,建议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可以通过技术并购开展创新活动;在并购中,并购企业要根据自身技术吸收能力选择绝对知识规模合适的目标企业;继续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增强并购后的技术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三种创新战略的关系,系统地论述了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资金约束、技术能力约束以及创新体制的约束,指出在当前技术发展环境下,合作创新是我国企业克服上述约束,迅速壮大自身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韩云凤 《时代经贸》2012,(16):182-182
产业集群创新涵盖技术层面创新和制度层面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它是现代企业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而且各国政府、企业界和经济学界已经对这一点达成了共识。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的竞争,企业不进行创新就会灭亡,就会被市场淘汰,企业维持自身长期竞争优势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而卓有成效的进行技术创新,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后发企业由追随向引领转型时,将致力于对全球化技术、基础科学等多种知识来源的积极探寻,以推进自身技术创新。基于专利及引文数据,分析海外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对后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海外技术知识转移水平与后发企业创新呈U型关系;知识来源的地理多样性则正向作用于后发企业创新。另外,企业科学关联度对后发企业技术创新未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在后发转型背景下,明晰企业对多元知识的技术学习机制和效果,对企业创新追赶及其国际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非连续性技术变革给在位企业带来巨大挑战,要求在位企业克服新技术研发困难和自身潜在惰性进行积极响应,在与新进入企业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化解熊彼特提出的破坏性创新威胁。整合社会网络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及创新管理理论,以65家汽车综合型整车在位制造企业为样本,通过搭建发明家桥、合作研发桥、混合技术桥等3个维度的技术代际桥,探讨在位企业如何在维持两代技术阶段性平衡的前提下提高新技术创新绩效。结果发现:发明家桥与企业新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合作研发桥和混合技术桥对企业新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旧技术创新绩效负向调节发明家桥与新技术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研究旨在为在位企业应对非连续性技术变革,提高新技术创新绩效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有效需求、技术状态与研发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投入是企业基于预期利润的创新投资活动,受市场需求和自身技术状态影响。本文在测算中国相对于技术前沿国家——美国的技术状态的基础上,运用1987-2006年的相关数据,构建状态空间模型检验开放经济中市场需求和技术状态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人均收入水平未能成为中国研发投入增长的推动因素,过于庞大的低端市场需求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收入差距是研发投入的主要动力,企业创新的激励来自于面向高收入群体的定价优势。另一方面,企业自身技术状态的提升则会诱发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创新的关键环节转变为如何有效获取和利用外部的知识和技术,实现与自身内部资源的整合,并强化自身的研发能力。本文基于产品空间理论视角研究产品关联密度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吸收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地理范围内产品关联密度对中国企业创新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省内产品关联密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二,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助于企业利用不同地理范围内的知识溢出和资源禀赋的优势,增进自身的创新能力;第三,不同地理范围内产品关联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绩效,但过高的产品关联密度也可能对企业创新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8.
与现有文献多从制度环境、企业家能力角度研究企业创新能力制约因素有所不同,从企业投资行为选择这一独特视角,就企业过度投资对自身创新能力的挤出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一手微观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相关因素充分控制的前提下,企业在研发创新领域以外的过度投资对于企业专利产出与产品创新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企业投资行为扭曲对自身创新能力形成了较为突出的挤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过度投资显著降低了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与管理效率提升,这些因素是企业过度投资抑制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渠道。为此,建议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开放创新背景,选取2012-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建立面板Tobit回归模型,探讨市场竞争强度对企业开放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开放度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市场处于弱竞争程度时,为提升创新绩效,企业会根据自身吸收能力不断扩大开放边界,以获得异质性资源和能力;当市场处于强竞争,企业开放创新边际收益开始递减时,企业会根据吸收能力调整开放边界,保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在市场竞争中越倾向于开放合作。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有低碳技术的制约,而且投资规模又相当庞大,单凭企业自身,很难实现低碳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缺乏各级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河南省各级政府必须加快支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OEM、ODM到OBM:新兴经济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毛蕴诗  戴勇 《经济管理》2006,(20):10-15
从OEM到ODM再到OBM的路径其实就是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技术积累和技术学习的过程。新兴经济大多数企业的创新OEM起步,在进行一定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后,逐渐过渡到ODM和OBM,OEM、ODM、OBM三种模式在技术学习过程、市场、价值创造及创新特点方面有着不同的特征。新兴经济的一些企业成长和创新路径的典型案例给我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与发达国家企业开展OEM业务时,我国企业应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自身的R&D能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和创建自主品牌,实现从OEM、ODM到OBM的演进。  相似文献   

12.
CFO作为长期从事资本运作与风险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其职业特征决定了高避险偏好,在为企业创新提供资本支持时更谨慎,而创始人作为一种与企业有特殊情感连接的管理者,对创新孵化通常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然而,有关“创始人+CFO”这一在初创企业中大量存在的联合身份特征,究竟能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却较为鲜见。鉴于此,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对于兼具创始人身份的CFO,尽管受到较强避险意愿的约束,但创始人身份特征带来的风险容忍度会对创新产生正向激励效应,即具有联合身份特征的CFO比普通CFO具有更高的创新激励作用;就激励路径而言,创始人CFO既会加大自身研发投入、以协同技术部门创新的方式实现创新激励,也会通过自身资本运作(参股、控股)促进外延式创新,表现为联营、合营公司的专利水平更高。相关结论在剔除“自选择和非时变不可观测异质性”等内生性后依然成立。结论拓展了创新驱动影响因素的研究维度,可为CFO作为企业战略合作伙伴激励创新提供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技术创新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 ,选择适合企业的创新战略并加以良好的贯彻实施 ,是企业顺利推进技术创新、取得创新利益的先决条件。而“自主创新战略”就是其中之一。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 ,攻破技术难关 ,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 ,完成技术的商品化 ,获取商业利润 ,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关键 ,就在于建立起企业自身核心专长。有了这个原点 ,企业的发展才能顺着坐标前进。由美国学者C·K·普拉哈拉德和加理·哈默尔于 1990年提出的“核心专长”概念是…  相似文献   

14.
1创新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经营的基本特征当前,由于企业赖以生存的宏观经济体制环境的根本性变革,企业的经营机制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企业正成为经济活动中的真正主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决策,自主承担其行为结果。企业经营机制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内在的规定性,经营机制的变革带来了企业各方面的创新。首先,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制度作出新的安排。最根本性的是产权制度的安排,即变单一的国有模式为多元主体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内部治理结构及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体系;其次,企业需要对生产技术作出新的选择。生产技术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建构了新创企业创新逻辑与创新绩效以创新环境为调节机制的理论框架,该模型从创新行为入手阐释创新逻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制度逻辑体现新创企业提高合法性的诉求,技术逻辑体现新创企业提高技术竞争力的诉求,社会关系行为和技术创新行为能帮助企业增强合法性与技术竞争力。此外,当创新环境呈现出不同特征时,创新逻辑与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有所差别。该模型可以解释并预测新创企业面对不同环境时的不同回应及效果,也说明新创企业需要基于一定的逻辑调整自身行为以匹配动态环境,并进一步开展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6.
行为主义:我国反垄断立法规制对象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于宏伟 《现代财经》2003,23(12):9-12
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应舍结构主义而取行为主义。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一取向选择有利于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刺激企业创新;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现代企业与高校之间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立足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以经验取样法为研究范式,以高管与高校之间技术转移体验及创新成效为对象,展开连续15周日记研究,结果发现:“高校—企业”技术转移会积极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规划性博弈与功利性博弈具有中介作用,技术吸收能力具有调节作用。由此证明,在“高校—企业”技术转移合作中,企业技术吸收能力水平在历经组织间博弈后,将显著调节由技术转化而形成的创新绩效增幅。建议相关企业主动开展创新合作,并通过均衡性博弈机制完善自身技术吸收体系,实现“高校—企业”技术转移“双赢”初衷。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需求及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需管理和组合自身拥有的各项技术资源,并重视通过外部途径获取知识,拓展企业技术范围,以推进持续创新.本文基于知识协同角度,探讨企业从内部和外部开展技术多元化战略如何影响组织间知识协同,进而作用于创新持续性.结果表明:①内部和外部技术多元化均对企业创新持续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知识协同的不同维度在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持续性之间的关系中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③协调整合能力对外部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持续性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9.
《经贸实践》2014,(4):30-31
超越传统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特性,大华股份构筑起以“一切皆为创新、一切服务创新”为发展主线,不断形成自身持续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20.
刘骏  张蕾  陈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4):108-114
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企业创新速度备受关注。从宏观作用机制方面对企业创新速度进行分析,利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企业创新速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企业创新速度对创新成果具有正向促进作用;②创新速度并非越快越好,其与创新成果呈倒U型关系;③创新速度自身存在门槛效应,创新速度越快,其对创新结果的弹性系数也就越大;④创新速度存在创新成果门槛效应,企业创新成果越多,创新速度对其的弹性系数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