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术语之分或学术概念之争,而是有着丰富的实际内容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而艰巨,而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本文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相关改革和发展对策,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动态性、渐进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特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主要是依靠市场力量来完成的,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可能完全依靠企业自发完成,尤其需要注意发挥政府在其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等,促进社会微观主体自发地转变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有效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4.
孙春燕 《江南论坛》2010,(12):42-43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我们已有发展模式的弊端,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发展动力,而发展创新型经济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邢台市是经济欠发达市,经济总量小、基础差、结构不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既艰巨又紧迫。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能否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取得突破,对于邢台市培育内生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6.
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要抓住其主题、主线和主旨: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旨。  相似文献   

7.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命题,并且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由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今天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仅仅两个字融改变,却标志着我匿长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转变,这一历史性跨越是建国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累积的结果。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入手,结合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崔琦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174-175,190
近年来,中国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各行各业争先恐后地努力改革企业自身,来积极响应党中央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示。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突出代表也在积极转变自身,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为了更好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了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二者的密切关系,具体表现为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责任,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有条件转变发展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彤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巾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国内经济发展条件变化的客观要求,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主线之所以要由经济结构调整转换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原因主要在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面临发展条件、发展阶段、制度和观念等方面的困难。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深化改革、维持稳定与方式转变的关系,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时期,我国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实现经济科学发展,因此,必须在逐步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同时,着力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型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走向科学发展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科学发展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行动指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要从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入手;主要途径是把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驱动环节放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保障措施是通过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和经济发展体制的改革,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与大陆文化相似、国情相近,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这些典型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验的总结,我们得出以下四条基本启示: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干预相结合;三是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四是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无法应对各种国际市场风险,一旦国际经济形势有变,我国很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防范,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必须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涵;第二部分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则是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阻碍;文章第四部分主要是介绍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着力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着力点;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着力点;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黄华 《广东经济》2010,(8):22-24
长期以来“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广东继续引领全国发展的重要障碍。今年广东省的中心工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图在转变发展模式上开启一条康庄大道。以广东现有的制造业基础来看,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提高制造业和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6.
李义平 《当代经济》2010,(13):10-11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系统,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有与之相应的转变,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战略、转变衡量标准与考核标准、转变科研创新体制、转变资源配置方式和政府职能等,若无这些相应的转变,就很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肖力  石丽娟 《经济论坛》2012,(9):119-120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三个转变",而加快城镇化、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对于实现"三个转变"至关重要。城镇化是未来五年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本文以石家庄为例,对如何认识和把握加快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3,(7)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文章在总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发展质量与效益相统一为目标,分析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法和途径,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税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探讨□刘家芳李晓萍税收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杠杆,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究竟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就此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税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税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不仅具有中性特征,而且也具有宏观...  相似文献   

2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相关范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学的角度对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内涵进行论述,并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对应范畴进行全方位的辨析。得出结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照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通常的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