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立足发展阶段并结合城镇化进程来推进。依据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紧扣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空间形态、基础设施、生活方式、生态功能等内容,构建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的模式: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基底保障;通过产业结构生态化、空间结构集约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生活方式低碳化、生态产品价值化等实现过程调控;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绩效评判机制。 相似文献
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绿色城市概念无论从定位和建设重点都先进于低碳城市.为此,必须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同时,必须加强规划引领、分类考核、政策导向、依法行政和群众参与等方面工作,为绿色城市建设提供措施保证. 相似文献
3.
王翔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8,7(4):86-88
当前福建省乃至全国正处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许多传统体制下的制度安排需要被摈弃。本文在以福建为例分析出全国城镇化制度障碍的基础上,从行政区划、户籍、就业、社保、土地、财税等六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全面构筑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符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城镇化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5.
城镇化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在不断促进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的同时,还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使传统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物联化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扎实推进城镇化进程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环境问题,并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本文提出,协调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政府要强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非绿色的粗放型城镇化道路,这种城镇化模式是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粗放发展模式。当前,在全球发展面临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多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污染减排、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任务艰巨。为此,急需全面推进我国城镇化的绿色转型,切实走一条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城镇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绿色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动、互为因果。工业化在推动城镇化的同时,在聚集效应和需求带动方面也享受到城镇化的回报。同时,工业化与城镇化还会诱导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流动,并通过对农业的现代化改造提高农业的效率和收益,扩大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这种良性互动是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以素有“天下裘都”之称的枣强县大营镇为例,作为“比干制裘广郡” 相似文献
9.
10.
11.
湖南是我国最早出现城镇的地区之一,但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城镇的发展速度,粗放式的城镇化进程严重影响了城镇本身的质量和城镇人口的生活水平。城镇严重的雾霾现象、PM2.5现象、城市给水排水困难等正是粗放式城镇化的具体表现。合理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城镇化绿色转型是湖南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当前,安徽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50%,初步进入城市型社会,但仍然存在半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现象突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实力不强、产业对支撑能力不足、城镇化发展模式粗放低效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加快安徽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秋凤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4(2):62-63
绿色消费将成为21世纪人类消费的主旋律,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将贯穿绿色这一根主线。会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构建绿色会计就成为会计理论和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笔就绿色会计的特征及其意义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稳步推进云南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成为了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试图对外省和国外典型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以概括,拟为云南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和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基础上 ,提出了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的对策 ,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和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绿色制造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强调产品生命周期考虑环境因素,以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利用。基于绿色制造的产品生态设计,是将环保理念与产品生态设计紧密结合,体系由生态设计技术分析、生态设计实施、生态设计评估和支持保障等四个子系统构建。该体系的构建对于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实现人的持久福利和幸福度提高的绿色经济学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条新的路径选择,它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与人的和谐平等,保证社会各要素内在价值的充分实现。城镇化是一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相比传统经济学思维下关注“经济利益、速度规模、工商发展”以实现人自身发展的城镇化路径,绿色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镇化路径更注重社会各要素的协调,强调各部分价值的充分发挥,打造“绿色社区”,构建生态社会,最终实现人与生态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发展的标志。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倡导绿色文明,建设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两个率先”进程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探讨》2019,(9)
目前,从乡村振兴视域研究绿色城镇化还有待破题。乡村振兴,为绿色城镇化的谋划与推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长远的考量。当前,绿色城镇化推进出现了忽视整体认知和实践贯彻的全面耦合性;忽视了城市与乡村的一体性;忽视了绿色城镇化的动力持续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破解,需要在深刻认知乡村振兴与绿色城镇化的逻辑关联下,进一步变革城乡居民发展理念,根植绿色发展认知;推进农村产业改革,提供绿色生态产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供绿色城镇化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基础功能,为绿色城镇化推进提供价值支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引领城乡生态规划实践;推进城乡产业转型升级,为绿色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20.
营造绿色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光风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0,(8):35-37
21世纪是全新的世纪,这不仅预示着人为在将拥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成果,以驰示着将有更科学,健康,完善的社会文明。上世纪末,人类已不断接到进入这种文明信号,其中之一便是出现了以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和自我保护的机会生存思想为核心的绿色文化。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阐明绿色文化的涵义,表现特征,分析营造绿色文化的意义与有利条件,且根据现实状况对这一文化的发展作出积极展望,呼吁社会为营造绿色文化,为建设生态文明作了努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