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政策,新农保养老金的效果到底如何,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评估结论。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断点回归设计的方法,利用老年人幸福感指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本文从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和自信心两个维度来衡量幸福感,发现领取养老金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尚不显著,但提升了其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和中高收入地位的老年人在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后生活幸福感提升较为显著,但现实中挤出效应的影响更大。最后,作为社会支持的新农保与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2.
养老保险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中国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利用1995年和1999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CHIPS)分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家庭储蓄率上升的原因。1995—1997年间中国对城镇企业职工进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使得企业职工养老金财富发生变化,这种养老金财富的变化具有外生性,因而这项改革可以作为一项政策实验用来识别养老金财富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储蓄行为可以由生命周期模型解释;养老金财富对于家庭储蓄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这一效应平均为-0.4—-0.3左右;但不同家庭这种替代效应有明显差异,户主年龄在35—49岁的家庭,储蓄率会显著受到养老金财富的影响,其他家庭这一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亟需通过完善养老体系等举措来降低居民部门预防性储蓄,以提振居民部门的消费需求。伴随着社会养老方式对家庭养老方式的替代,部分研究认为,居民部门储蓄率将明显下降,消费率也将随之升高。当前国家政策和民意调查均表明,未来在我国,家庭养老方式不会被替代,家庭养老方式与社会养老方式可能长期互补并趋于融合,因此需要重新评估养老体系转型对储蓄率的影响。本文在经典的OLG模型中引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养老方式并研究两种养老方式融合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有利于降低居民储蓄率,但长期看,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存在,其降低居民储蓄率的效果有限,而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融合,能更有效降低居民储蓄率。(2)上述结论背后的机制在于,伴随着两种养老方式融合,居民生育意愿增强,子女对父辈的代际转移支出可以长久维持,从而有利于降低居民储蓄率。(3)数值模拟和实证分析证实了以上结论。实证分析还发现,我国老年人数量越多的家庭,子女的生育率越高,这得益于老年人帮子女看护孩子而降低了子女养育孩子的时间成本,因而家庭养老方式回归更能有效降低储蓄率。由此认为,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考察了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上涨不能解释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上升,相反,各产权类型的居民储蓄率与房价上涨之间具有负向关系。对于租房家庭,房价上涨显著降低其储蓄率,没有发现"为购房而储蓄"的现实动机。对于有房家庭,房价上涨会显著降低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储蓄率,而不会影响仅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储蓄率。商品房家庭储蓄率对房价变动的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新农保在精准扶贫时期能否降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本文利用2014—2018年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2 300元/年和每人每天32美元两类不同贫困标准衡量的贫困脆弱性指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缴费参与新农保对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具有显著削弱作用,但领取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贫困脆弱程度。根据领保状态的分阶段分析发现,缴费参与新农保和缴费参保人数增加对未领保家庭和领保家庭的贫困脆弱性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但领取新农保和领保人数对贫困脆弱性没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缴费参与新农保可以改善健康成员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对无储蓄家庭和无借贷家庭的贫困脆弱程度具有显著缓解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缴费参与新农保可以通过提高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减少代际转移,进而缓解家庭贫困脆弱性程度,而领取新农保则通过增加子女对老人的经济支持而加剧家庭贫困脆弱程度。  相似文献   

6.
女性劳动参与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志超  张诚 《经济研究》2019,54(4):165-181
中国家庭的高储蓄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女性劳动参与的角度对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给出解释。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女性劳动参与和家庭储蓄率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为克服内生性的影响,采用同一社区、同一年龄段的其他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作为家庭中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工具变量,实证检验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已婚女性劳动参与显著增加家庭储蓄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对20岁到30岁女性家庭、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和有二孩意愿家庭的储蓄率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已婚女性劳动参与促进家庭储蓄率增加的原因是,家庭的收入水平显著增加,而家庭消费水平未发生显著性改变。同时,现阶段中国女性劳动参与没有显著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反而进一步提升了家庭储蓄率。本文为理解中国家庭的高储蓄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为未来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1988、1995、2002和2007年的调查数据,利用混合截面和虚拟面板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和农村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农村家庭储蓄率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而下降,但城镇家庭储蓄率却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而上升。根据理论模型,本文发现城乡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解释上述结论。考虑到中国也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同时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我们认为人口老龄化本身不会降低居民储蓄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9花旗-北大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利用GMM估计法,分析了我国农户储蓄行为的特征与成因。实证发现:第一,农户储蓄与储蓄率均随家庭收入增加而上升。第二,家庭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儿童数及儿童-劳动力比对农户储蓄和储蓄率均有正向影响;家庭成员数对农户储蓄率有显著负影响,但对农户储蓄无显著影响;病人和老年人两个维度对农户储蓄和储蓄率均无显著影响,即没有很强的证据支持生命周期假说。第三,生产活动对农户储蓄有显著影响,但对农户储蓄率没有显著影响,体现在参与养殖业的农户更倾向于储蓄。第四,离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与农户储蓄负相关,对农户储蓄率没有显著影响;农户储蓄及储蓄率的相当一部分波动可由县际差异来解释;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流动性约束会强化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基本的约束条件。本文利用住户层面的微观数据,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所决定的养老金财富对城市居民储蓄率具有显著影响:家庭养老金财富与当期收入的比值每增长1个单位,城市居民储蓄率约减少1.13~1.51个百分点,养老金财富较之其他跨期收入,对储蓄率最具解释力。而且,高龄队列较之年轻队列,养老金财富对储蓄率的影响更明显。这意味着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储蓄率的下降也更明显。养老金财富取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通过分析最近两次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本文发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旦改变了城市居民的养老金财富预期,也会对其储蓄率产生显著影响。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高储蓄、高投资的模式向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坚持社会保障制度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和改革方向,有助于避免储蓄率过快下降。  相似文献   

10.
周绍杰  张俊森  李宏彬 《经济学》2009,(3):1197-1220
近年来,中国的高储蓄率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对城市家庭的收入、消费以及储蓄率进行基于组群分析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具有独特性,家庭储蓄率不断提高。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做出解释:其一,各个组群的家庭消费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其二,年轻组群的高储蓄倾向及其在样本中随时间的比重不断提高。此外,本文也分析了养老金收入对于年老组群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的高储蓄率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对城市家庭的收入、消费以及储蓄率进行基于组群分析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具有独特性,家庭储蓄率不断提高。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做出解释:其一,各个组群的家庭消费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其二,年轻组群的高储蓄倾向及其在样本中随时间的比重不断提高。此外,本文也分析了养老金收入对于年老组群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难以持续。基于最新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以"新农保"为基础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对"家庭养老"的替代性。研究结果显示,获得新农保养老金收入的农村老年人,其获得私人转移支付的概率下降了大约32-56个百分点,然而,对于已经获得转移支付的老年人,并未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他们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数额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社会养老"对传统"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但当前效果有限,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养老"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经济研究》2017,(2):111-124
金融发展会同时影响家庭储蓄与企业投资,从而是决定国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基于世界银行1973—200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动态面板回归发现金融发展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储蓄率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逐步提高,而当金融市场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储蓄率则随之下降。为解释以上实证发现,本文构建了一个家庭与企业均受融资约束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本文证明了金融发展会降低家庭的储蓄动机,同时又会提高企业的投资需求。由于均衡储蓄率由家庭储蓄与企业投资共同决定,模型蕴含了金融发展与总储蓄率之间的非单调关系。数值模拟显示,本文模型能够解释金融发展与储蓄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断点回归和双重差分识别策略,估计了"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减少了贫困的发生、提高了其主观福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消费和减少了老年人劳动供给。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受到的政策影响更大更显著,表明"新农保"的政策影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别从试点县和农户两个层面来分析新农保的减贫效应。通过构建倍差法计量模型,对广西壮族自治区43个县域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新农保政策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由于新农保的覆盖面还不大,其对广西整体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还没有体现出来。根据对湖北省团风县、宜都市和仙桃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新农保对农村老年居民产生了一定的减贫效应。但由于农村老年居民领取的养老金水平偏低,其减贫效应还十分有限;对整个农户而言,新农保的减贫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所在地劳动纠纷情况对家庭储蓄的影响,以及体制内外就业的异质性效应。用民事案件数、劳动仲裁案件数、百度搜索指数等作为代理变量,结果均表明当地劳动纠纷情况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储蓄率。家庭中在体制内单位工作人员的比例越高,这一影响越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过程是通过影响家庭支出而非收入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户主年龄越小、当地企业成立工会的比例越高、受国企下岗潮影响越大,劳动纠纷对家庭储蓄率的正向影响越强。基于此,刺激内需、降低储蓄率需要降低劳动者的失业预期,而改善劳动关系、减少劳动纠纷是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研究回答了一个与近40年来金融自由化改革相关的基本问题,即金融自由化是否提高了国民储蓄率?哪些具体改革措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对一个包含90个国家和地区1973年至2005年改革进程的宏观面板数据样本的计量分析,我们发现:(1)金融自由化改革显著提升了储蓄率,但提升效果全部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储蓄的影响不显著。(2)与金融抑制理论的预测不同,利率渠道没有对储蓄率产生显著影响。(3)金融自由化改革进程与国家个体效应存在非常强的正相关性。(4)所有改革政策中,放松证券市场管制对全样本储蓄率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银行监管模式改革,放松银行业进入限制则显著降低了储蓄率。对发达国家而言,只有取消利率控制显著降低了储蓄率,其他政策影响不显著。发展中国家样本中证券市场改革显著提升了储蓄率;国有银行私有化对储蓄率的提升效果也显著,但小于证券市场改革;开放银行业进入限制则显著降低了这些国家的储蓄率,除此之外的改革措施对储蓄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曹成龙  王辉 《经济学报》2022,(2):286-316
中国家庭的高储蓄行为广受学界关注,其中,低生育率导致的家庭代际结构变化是高储蓄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放松,这是否有助于降低家庭储蓄率?本文使用2010年、2012年和2014年CFPS数据,借助“单独二孩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城镇家庭生育决策短期内对储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政策放开对降低储蓄率的短期效果十分明显,政策适用家庭相对于非适用家庭储蓄率显著下降3.4%。政策效果的异质性研究显示,第一胎为女孩、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储蓄率下降更明显,符合中国家庭对于子女性别偏好,以及收入对于生育意愿影响的预期。  相似文献   

19.
转型经济中农户储蓄行为: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5  
本文运用大样本农户家庭调查资料 ,对决定中国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 ,从实际出发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好解释力 ,且能对各种类型的变量均有所考虑的储蓄模型。研究发现 :(a)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动机以及工业化等对储蓄率的上升贡献相当大 ,且为正值 ;(b)在解释区域间储蓄率的差异时 ,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c)家庭生命周期的“∪”型分布假说被拒绝 ,相反的“∩”型分布被发现 ;(d)当家庭财富与储蓄率的相关关系表现为负时 ,持久收入假说也被拒绝。  相似文献   

20.
为检验实际利率对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本文运用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发现实际利率和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显著负相关,而且,2004-2010年这一子样本时期,相对2000-2003年这一子样本时期,储蓄与利率的负相关性在统计上更为显著.这表明,中国家庭存在一个目标储蓄水平.当实际利率下降时,会降低储蓄的回报,人们会被迫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来实现目标财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