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为加强全国经济史学科博士后之间的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史学研究高层次人才,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研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贡献高水平智力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学会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全国经济史学博士后论坛,拟于2017年9月9—10日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正>为加强全国经济史学科博士后之间的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史学研究高层次人才,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研究的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贡献高水平智力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南京审计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1月9-10日,以"经济发展历程:经验与教训"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经济史学博士后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学会、南京审计大学新经济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山西大学等研究单位和高校的60多位博士后及  相似文献   

4.
<正>为加强全国财经学科博士后之间的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为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发展贡献高水平智力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财经科学博士后论坛",将于2013年9月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管理》2015,(3):201
为加强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之间的学术交流,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企业管理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促进相关经济学科的研究,为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高水平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承办的首届"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定于2015年8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本  相似文献   

6.
<正>为加强全国经济史学科博士后之间的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史学研究高层次人才,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研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贡献高水平智力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委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7.
《技术经济》2013,(11):F0004-F0004
<正>2013年10月26日—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技术经济论坛在大理学院举行。本次论坛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支撑与应用探讨"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大理学院校长杨荣新分别在开幕式上  相似文献   

8.
胡德宁 《经济师》2010,(4):38-39,41,42
自20世纪50、60年代起,西方新经济史学家将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引入传统经济史研究范式,以及随后兴起的制度经济史学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理论和经济史相结合,相互提供方法论的发展。文章从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结合、制度理论的分析框架、制度理论与经济史的结合以及制度理论在中国经济史中的应用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2013年中国博士后学术论坛的总体安排,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福建省公务员局、福建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主办,晋江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3年全国经济学博士后学术论坛",将于2013年4月在全国经济十强市、品牌之都——福建省晋江市举行。本次论坛将围绕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学术交流,集中展现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术成果。同时,对接泉州市创建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晋江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1月9—10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与厦门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历史学前沿论坛在厦门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融合与创新:新中国史学研究七十年"为主题,回顾和总结新中国史学七十年发展历程,提倡跨学科研究与学术创新。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总结新中国史学七十年发展成就论坛中多篇文章回顾新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涉及近代史、经济史、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史学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开题研讨会于2016年3月27日在京召开。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叶坦研究员召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以及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等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1月12-13日,"中国技术经济论坛2016"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机构的160余位令家、学者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重庆大学杨俊教授主持。重庆大学副校长孟卫东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刘星教授致欢迎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史学研究成果可分为实证性经济史、分析性经济史和经济史论等三种类型,实证性经济史是分析性经济史的基础,分析性经济史又是经济史论的基础。赵德馨教授坚持求"通"又主"专"的经济史学观,他对两汉商品经济、楚国货币、太平天国财政经济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对中国经济史上的重要经济规律进行了提炼,从经济史实中抽象出了互补经济论、商兴国兴论等经济理论,对经济史学的构成、研究对象、功能和经济史学史进行了原创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19年7月1日上午,首届"北京大学新新智库论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05会议室举行。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和武汉新新图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和武汉新新图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北京大学新新智库论坛"这一高层次的哲学社会科学论坛,希望借此整合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展现新时代具有历史厚度的新思想,为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贡献绵薄之力,以同庆新中国70华诞,同铸复兴伟业。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奋进的70年——中国道路及其历史渊源",对话内容包括"中国道路及其历史渊源"和"新中国70年发展的基本经验"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建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李连仲、瑞典哥德堡大学副教授郑京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武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晏智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亚光、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丙涛、武汉新新图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奎英等应邀出席本届论坛,并依次做主题演讲。论坛由北京大学新新智库论坛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钱津主持。各位专家的主题演讲由周建波、陈皓和于水婧记录整理,现将主要论点摘编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刊杂志社和国际合作局共同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于2004年12月10日在京召开。论坛以"当前的经济形势与'十一五'展望"为主题,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贸外资政策等主要方面,探讨了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树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人     
<正>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常务理事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主席、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新疆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主  相似文献   

17.
《经济研究》2016,(8):187-192
<正>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高峰论坛(2016)暨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于2016年6月12日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隆重举行。论坛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承办,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编辑部协办。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刘莉亚、《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郑红亮主持了会议,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蒋传海教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财经》2013,(7):2
各有关单位、专家学者及博士后研究人员:根据2013年中国博士后学术论坛的总体安排,拟于2013年10月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博士后学术论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论坛主题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挑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厦门大学的专门史(中国经济史)和中国古代史是全国第一批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两个专业点。长期以来,这两个专业相互渗透、结合,形成以社会史和经济史相结合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史学特色和教学科研联合实体。粉碎“四人帮”以后,作为厦门大学传统学科的历史学也重新唤发了青春。1978年,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历史研究所;1980年,以台湾史研究室为主骨,建立了台湾研究所。1984年,建立人类学系和人类学研究所。1985年,又和中国海关学会联合,建立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在事业发展、单位细分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和发展社会经济史学的传统和学术优势,更好地培养人才,为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服务,他们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开通、健全和发展专门史(中国经济史)和中国古代史联合实体的网络,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自己的特色。这里,仅就这一联合实体的近况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0.
理论出自历史。经济历史出经济理论。经济史与经济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当代经济学发展的趋。本文从用于分析经济史学的理论,以及分析经济史实得出的理论概括两个方面,介绍了作者编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在加强理论分析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