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调整劳动者福利状况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的劳动者流失率,更可以利用最低工资制度的倒逼机制,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最低工资制度是劳动者获得最低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即将减缓并逐步降低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水平不仅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提高劳动者福利水平、进而扩大内需的必要措施,也是实现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王萍 《宏观经济研究》2012,(4):83-87,111
随着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由其引发的失业问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随之发生。最低工资制度是否能够真正达到保护低收入劳动者、消除贫困的目的,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劳动供给变动引起的额外福利损失,将劳动者保留工资的异质性因素纳入到传统模型之中,进而计算出工资规制下劳动供给变动引起的额外福利损失。最低工资制度的的推广以及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需要谨慎进行,应在尊重市场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将政策的重点放在改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上,同时逐步减少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次数,尽量使工资接近市场的均衡水平,从而降低限制劳动价格引起的多重损失。  相似文献   

3.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障低工资工人的收入、维护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而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人为干预的一种政策选择,它对就业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最低工资制度最为直接的影响人群--其他人员的就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FGLS)方法考察了该制度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的最低工资水平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每提高10%,其他人员的就业在社会总就业中的比重下降约为23%,敏感性分析和动态回归把弹性范围扩大到-009~-029,这与国际上早期的时间序列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这表明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其他人员的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项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的手段,维护了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美国最低工资制度发展较为完善,对我国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8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制度的实施,本文拟就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实施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粗略探讨.一最低工资,是国家为保证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需要,通过立法程序规定的,用人单位对在正常劳动时间内履行正常劳动义务后的劳动者必须支付的最低限度的劳动报酬.最低工资制度是商品经济和现代工资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制度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强制规定企业支付给工人的最低报酬数额.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低工资制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最低工资制度是一国基本的、重要的工资制度.最低工资制度不仅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给劳动者最低限度的工资,实际上它还同时规定了在劳动力市场上供求  相似文献   

6.
对最低工资制度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追溯最低工资制度的历史入手,剖析了该劳动法的基本制度,认为其在理论上对保护劳动者权利可以起到重要作用.进而,通过理论推理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最低工资不仅被其批评者,而且也被其支持者高估了.文章进一步结合了当今中国的实际,讨论了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的尴尬现状.在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下,最低工资制度成为低技术附加值产业生存的重要砝码,但与此同时,该制度多年以来未见更大发展,对领取最低工资的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亦造成了损害.作者在结论部分,对该制度做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搜集全国各市所有区县1999-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将企业微观数据与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合并,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均值层面上,最低工资的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这说明现阶段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是适宜的,对企业成本加成具有正面影响。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最低工资可能通过影响企业资本劳动比等途径促进企业成本加成提升。虽然本文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不会抑制企业成本加成提高,但仍然需要关注最低工资对企业产生的其他影响,统筹处理好维护劳动者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使最低工资标准更好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民营企业要素投入行为为切入点,探讨最低工资制度对民营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基于2005-2008年和201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降低了技术密集型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通过分解影响机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民营企业的工资水平,带来正向的收入效应,但也导致资本替代劳动,产生负向的替代效应。整体而言,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为发挥最低工资制度对民营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正向作用,继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贯彻相关法规实施、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成为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最低工资法、集体协议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已经成为典型化事实,比较流行和直观的解释是中国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压低了劳动者的工资.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忽视了制约劳动力市场的最低工资法和集体协议力量等制度因素.本文基于对辽宁省部分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企业缺少最低工资法和集体协议等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是导致劳动者报酬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为此,本文对实施最低工资法和集体协议制度可能产生的就业效应和分配效应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货币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可能影响了劳动者的福利。本文利用1993-2011年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货币数量与整体劳动收入占比、在职职工实际工资增长率及失业率这三个劳动者福利变量的关系及出现此种关系的原因。从两者关系来看,中国货币数量的增多整体上降低了劳动收入占比,但对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失业率的影响方向不确定;货币数量的增多还很可能带来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分化以及劳动者内部的分化。从原因来看,货币数量增多损害劳动者福利的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投资、民营企业投资、银行信贷投资、国家预算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五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中国各区县之间最低工资水平调整时间和幅度的差异,构建了一个广义双差分模型,对最低工资政策能否提升劳动者健康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政策显著提高了劳动者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根据收入分组分析发现,该政策提高了低收入者的健康水平,对中高收入者的健康没有影响。对该效应的机制分析表明:增加劳动者被正式雇佣的机会、增加收入水平、增加健康投资、改善健康行为是这一效应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相反,由于最低工资提高,劳动者增加工作时间,对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的机制并不显著。本文的结论深化了对于最低工资政策影响的认识,为更科学全面评估我国的最低工资政策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湛珏颖 《当代经济》2018,(13):140-141
最低工资制度起始于19世纪90年代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1993年我国颁布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此规定的出发点是保障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近几年由于劳动力市场供需的转换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的滞后,最低工资标准并没有在就业、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基于美国经济学教授及学者——戴维·纽马克的《最低工资:政策效应与新共识》一书来探究最低工资对经济发展影响和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对最低工资的制度、理论、经验证据等方面做简要介绍,并结合我国的相关情况进行讨论和反思。1.制度最低工资是一项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实施的劳动市场制度,旨在通过规定工资下限来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十九世纪末最早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此后,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通过了最低工资立法。早期的最低工资制度主要保护女性、青年人和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例如,美国马萨诸塞州、哥伦比亚特区最初的最低工资制度仅适用  相似文献   

14.
常玉梅  李莉 《时代经贸》2013,(24):169-169
最低限价是种保护价,雨最低工资是最低限价的一个实际应用。最低工资制度是商品经济和现代工资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藓补市场缺陷所通用的法律手段之一。与此同时,最低工资也是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基本劳动保障制度,从诞生时起就一直饱受争议。本文的基础观点还是同意存在最低工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最低限价的理论知识,由此介绍最低工资,并针对目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社会时事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韩兆洲  王亚坤 《产经评论》2012,3(5):129-137
最低工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是其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于博弈论的方法,从企业雇员培训和工人自身人力资本投资两个角度对最低工资提高于企业员工人力资本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最低工资提高会增加中等技术水平工人的入力资本积累,同时可能减少低技能水平工人的人力资本积累。最后,提出相关建议,认为政府应提高对低技能工人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6.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用来提高低收入者的薪酬、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政策工具.从劳资关系来看,劳动者希望提高工资待遇改善生活,企业则希望将人工成本降到最低.本文将从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制造企业将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建筑业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对我国建筑业就业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大致为最低工资每增长10个百分点,将导致建筑业就业水平下降1.3个百分点.进一步地,本文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最低工资的就业负效应主要是以直接效应的形式表现的,即企业以减少或冻结招聘甚至减员来应对最低工资增长的冲击;同时,最低工资还通过促使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式间接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而由于我国技术工人比例显著偏低,因此企业无法用技术工人替代相对不经济的普通操作工人的办法来应对最低工资增长.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中国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全覆盖。本文通过一个多阶段世代交叠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这一制度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经济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本文有如下发现:其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社会统筹机制降低了参保人群的养老储蓄需求,对调整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和投资不平衡有一定积极意义,使社会总消费在短期内上升0.4%,而长期资本存量降低0.7%。其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非参保人群(城镇就业人员)向参保人群(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人员)的转移,减轻了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差异,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提高了社会总福利;参保人群和非参保人群间的收入差距将下降7%,社会总福利短期和长期将分别提高0.5%和0.4%;如果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这一效应会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在制度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尤其是从企业微观层面推进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权一揽子权利束进行有效地分割与重组,以实现在不损害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福利的前提下增加某些成员的福利,即通过产权结构的有效改革,实现企业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双重帕累托改进。具体到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所有权分享和管理权分享推动公有制经济的分享式性增长;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利润分享和所有权分享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分享式增长。从而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资本与人口流动模型,本文研究发现,在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的条件下,政府出台改善大城市交通住房条件的单一政策,或者对大城市的倾斜性投资政策,将促使大城市生产和人口进一步集中,交通成本和住房价格进一步上升,而厂商和工人的福利并没有改善,即改善交通住房条件的单一政策或倾斜性投资政策具有无效性。这种政策可能导致虚假繁荣,即GDP上升,但大量社会产出被交通住房成本的进一步上升所抵消,除土地所有者外,绝大多数人的实际收入和福利没有改变。为避免交通住房等政策的无效性,应当采取多种其它政策相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