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西藏旅游》2006,(4):84-89
在西藏现代民居,特别是城市民居住中,住房风格及装饰已经与汉族很接近了,但是在比较传统或偏远的地区,我们还能看到很多特色鲜明的藏族传统民居建筑。西藏民居地处寒冷的西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房屋着重于抵抗严寒,所以西藏民居外部并不太追求细腻。但是,藏族是一个非常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内部的装饰十分讲究。我们看到的藏族传统民居建筑,墙壁多涂以白灰,门窗多饰以重彩,再加上那些华丽的藏柜,藏毯及各种摆设,五光十色,满室生辉。同时,作为一个重视宗教的民族,其装饰风格中到处洋溢浓厚而神秘的宗教色彩。可以说,藏族民居室内装饰讲究工整、华丽、亮堂,上至天花板下至与地板相接的墙角都采用雕刻、彩绘等艺术手段加以装点,尤其是横梁、柱头和大门等木结构空间是充分展示装饰才能的地方,在这里装饰效果尽其所能。此外寺庙重点佛堂,回廊墙壁上绘制彩画,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而百姓居室内的墙壁上用绘制花卉、彩条来取得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2.
藏刀是藏族男人的生活必需品,有生产、生活、自卫、装饰等用途,一定程度上藏刀也代表着男人的威猛。错那卡达乡,在深山密林之中,藏匿着一种精美的藏刀——卡达藏刀,它精美华丽,削铁如泥。  相似文献   

3.
神品酥油花     
藏族酥油捏塑亦称酥油花艺术,是藏族寺院宗教艺术和民间大众艺术中最受人们喜闻乐见,充满吉祥喜庆色彩的艺术珍品。它是地道的雪域本土民间传统艺术中具有独特表现手法、使用特殊材料、植根于高寒地域,属于藏民族独有的艺术奇葩。酥油捏塑是藏族艺人利用当地高寒气候条件,高原特产酥油具有凝结不化的特点,在酥油里伴以各色矿物颜料,以酥油代泥,用手捏塑的特殊雕塑造型艺术形式。是古老的藏族本土宗教——苯教文化、藏族民间文化的共同产物,藏传佛教艺术沿用了这一形式,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集宗教性、世俗性、实用性、观赏性、审美性极强的多功能的藏族造型艺术形式。酥油捏塑的形制类似于雕塑中的浅浮雕,高浮雕,透雕,贴塑,也有近似三维的立体圆雕形  相似文献   

4.
藏族民间面具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真实的写照、符号化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记录了自己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藏族民间面具艺术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他在发展中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彩.  相似文献   

5.
《西藏旅游》2013,(6):159-159
“美丽的蓝天是松石宝盆,灿烂的阳光是纯金的装饰。”一首藏族民歌这样唱道。来到高原,阳光会给你一个热情的拥抱,极具穿透力的阳光下,极目所至,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6.
古老的藏族面具艺术作为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载体,它的起源可追溯至1400年以前。“羌姆”面具艺术作为一种凝固着藏族悠久、凝重的文明发展史真实的写照物。  相似文献   

7.
玛尼石刻,是广泛流布于藏族民间文化中的一种十分普及而又喜闻乐见的宗教石刻艺术。也是藏族民间美术众多形式中具有独特表现手段和最有代表性的雕刻艺术之一。 藏族玛尼石刻泛指雕刻在石块上的佛语、造像和图符,是极具本土地域风格特色和民族民间风采神韵的藏族石刻文化的特殊形式。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藏传佛教美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化审美意义和神圣而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西藏旅游》2009,(8):43-47
布达拉宫是珍宝的海洋,里面收纳了从7世纪以来,雪域高原最珍贵的宝藏,如果要一一细数,三天三夜也难以穷尽。藏区的宗教活动和藏族人民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宗教文化对藏族艺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政教合一的政治形态,也留下了许多富有浓都西藏特色的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9.
“神变画师”郎卡杰,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题材涉及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其中,郎卡杰画派技法高超、风格独特,影响着以炉霍为中心,北至阿坝、南至理塘的广泛区域,传承至今已有近400多年的历史,是康巴藏族地区唐卡绘画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0.
《西藏旅游》2012,(10):64-65
雅砻文化是藏民族文化的源头,歌舞艺术则是藏民族文化的一大亮点。在这里,无论男女,也无论是上至80多岁的耄耋老人,还是下到三五岁的小孩,能歌善舞似乎不是后天的技能,而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正因为如此,在雅砻文化节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能看到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参加雅砻文化节,就仿佛走进了藏族歌舞艺术的博物馆。”第四次来山南的重庆游客栾玉树这样总结自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它俨然就是西藏的代言,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它也是藏族文明的代表和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它成为许多人去西藏的理由。我也是那无数人当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多年前,在成都琴台路的西藏卡鲁酒吧喝酥油茶、啤酒,被那里的弹唱艺人打动。小伙子个儿不高,有着与藏族青年强悍性格不同的内敛与腼腆。据说他曾求师于藏地有名的弹唱艺人,而成都的卡鲁酒吧,只是他流浪的“打工”之地。他的琴声是低徊缠绵,喃喃私语而又透澈明净的。他的藏袍、帽子、忧郁而温和的面庞,轻巧精雅的琴、腰带和靴子每晚只出现一次,只唱两支曲。似乎在表明他只是一个“传播古代民间传说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婚车装饰应运而生。有些人在装饰婚车时只顾豪华、漂亮,却很少顾及交通安全。许多经过装饰的婚车前挡风玻璃上悬着彩条、彩绸,贴着大红喜字,引擎盖上摆着花盘、花篮,使驾驶员的视线严重受碍,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婚车装饰首先要保证行车安全,否则只顾风光美丽会把喜剧变成悲剧的。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切勿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紧。装饰婚车应顾及交通安全@汪孝东  相似文献   

14.
八角唐卡艺术村位于拉萨市八角北街15号。八角街是拉萨民族的商业繁华之地,寸土寸金,店铺多如牛毛,且多为经营藏族艺术品。在这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八角唐卡艺术村的规模使它具有了宠大与细致结合,华丽与粗犷兼容,前卫与乡村并存的风格。八角街的店铺大多是方寸之地,以经营某一类物品为特色,或藏族服饰,或手工装饰品,或民间工艺品,与此不同,唐卡艺术村则显然是一种独特的思  相似文献   

15.
八角唐卡艺术村位于拉萨市八角北街15号。八角街是拉萨民族的商业繁华之地,寸土寸金,店铺多如牛毛,且多为经营藏族艺术品。在这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八角唐卡艺术村的规模使它具有了宠大与细致结合,华丽与粗犷兼容,前卫与乡村并存的风格。八角街的店铺大多是方寸之地.以经营某一类物品为特色,或藏族服饰,或手工装饰品,或民间工艺品,与此不同,唐卡艺术村则显然是一种独特的思  相似文献   

16.
在你的心目中,藏族的阿佳们都是什么模样?“西藏旅游形象大使大赛”是个绝佳契机,这项大赛经过三年的成熟举办,而今已是藏族姑娘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展示西藏风采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里,你可以看见雪域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勤劳、善良、美丽和朴实的藏族佳丽们。  相似文献   

17.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不仅为开发祖国边疆、巩固祖国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以自己非凡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风格的精神财富——藏民族说唱艺术、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18.
格萨尔是藏族传说中的一位英雄人物,《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史诗,格萨尔说唱是藏族民间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格萨尔说唱艺人西藏历史上的一大奇迹,格萨尔研究是中外藏学界十分重视的一个课题。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一个绚丽的格萨尔文化。  相似文献   

19.
面具,藏语称“巴”,是指用纸、布、木、泥、石、金属等为材料制作而成的可戴在脸上进行宗教仪式、歌舞、戏剧等表演或供悬挂供奉、祭祀用的神灵、人物、动物的模具造型艺术形式。藏族面具艺术作为藏族民间宗教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的载体,以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个性、独特的表现手法、深邃的哲理象征内涵、质朴的艺术感染力,折射出了雪域人民崇尚真、善、美,唾弃假、丑、恶的强烈的爱憎。  相似文献   

20.
《西藏旅游》2006,(3):56-61
藏式建筑历史悠久,结构特殊,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突出表现,是祖国建筑艺术之珍品. 藏式建筑艺术方面的伟大成就不仅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建筑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