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介绍了中阳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概况与成效。在三北工程实施中采取了大规模作战、高标准实施、严要求管理措施。工程管理中采用押金制、奖惩制等5项制度,确保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度实施。在三北工程中,将兴林与富民相结合,实施核桃富民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林业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时“三北”防护林工程资金使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三北”防护林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结合“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工程建设的主要影响,并对“三北”防护林工程投资管理改革的方向、重点和内容作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8.
针对现阶段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工程资金管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现阶段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工程资金管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十五”投资执行及管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十五"期间三北工程建设成效及投资执行情况、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十五"期间三北工程建设具有投资增加、投融资渠道更加广泛、投资突出建设主攻方向等特点,但也指出了三北工程目前所存在的规划与计划脱节、投资总量不足、单位投资标准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对工程建设投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将三北工程纳入公共财政框架、进一步提高投资标准、优化投资结构、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北方园林彩叶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是制约北方园林彩叶树种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概略介绍了植物受冻害的机理、植物抗寒育种、生理生化指标在植物抗寒性研究中的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抗寒的影响、彩叶植物抗寒生理等研究进展;提出了植物抗寒性研究的问题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的大江截流是举世瞩目跨世纪的水利工程。如何开发、利用截流后的巨大水面,发展渔业生产,作者从移民安置、集约化经营、环境保护、资金筹措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设想,为建设三峡渔业产业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代华北乡村教育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华北的乡村教育,经历了由旧式教育至新式教育的转变,其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式教育曾经对古典文化的传播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近代,它已极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了新式教育的障碍。新式教育是在同旧式教育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也是农民对新式教育由敌视到接受的过程。总之,近代华北乡村教育仍然相当落后,要使乡村教育有重大发展,关键在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以及转变农民忽视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浅议水文遥测技术在苏北灌溉总渠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文遥测技术在苏北灌溉总渠的应用和实践,探讨其社会效益、节约管理成本及提升科技含量等优点,展望遥测报汛信息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调查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秉锋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3,16(1):11-13
文章综合分析了华北地区 (包括北京、天津二市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和除东三盟和赤峰地区外的内蒙古自治区 )的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构成和资源分布特点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未来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五个方面的需求 ,即基础地质图件更新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评价 ,矿产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 ,重大地质问题研究 ,中国北方生态环境管理配套工作等。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与京郊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郊区的退耕还林工程涉及7个区县,近60万山区农民,其成果能否巩固,后续产业如何发展,关系到能否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总结了北京山区退耕还林的成效和模式,阐述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华金叶榆是目前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景观园林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彩叶树。现主要存在苗木繁殖速度慢,育苗成本高,苗木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综述了北方寒地扦插育苗快速繁殖中华金叶榆的简易技术和方法,为高寒地区繁殖和生产中华金叶榆苗木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CHARLES POST 《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2009,9(4):453-483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ians have debated whether the rapid growth of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commodity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a continuation of or a radical break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patterns of British colonial North America. At issue is whether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reconditions for capitalist industrialization existed before, or emerged only after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dependent US state. The two major interpretive models – the 'staples/commercialization' and 'frontier/demographic' models –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olonial North America. However, their inability to root their analyses in specificities of different forms of social labour leave them inadequate. This essay attempts to root the pattern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dynamics and transformation and preservation during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of different social property relations (independent household production, petty-commodity production, plantation slavery)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相似文献